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 第94章 不太实际

朱棣是我爹,豪横点怎么了? 第94章 不太实际

作者:君子不扶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4 13:05:43 来源:书海阁

朱高煦语气不忿,这句话骗苦了他,奉天靖难时,由于这句话,他多少次把脚迈进鬼门关,悍不畏死的与敌人厮杀。

朱高爔看着发牢骚的二哥,有些无语,该说不说,老爷子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即便没这句话,奉天靖难打仗,二哥也会倾尽全力帮忙。现在倒好,一句话,搞得两个儿子都快成了仇人。

“二哥,慎言…”朱高燧出声提醒,即便喝了酒,他也颇为谨慎,担心隔墙有耳。

这发牢骚的不满,要是传进皇帝或者太子耳中,这可不是什么小事,被有心人听了去。

太子府的那些属官,能不想办法弹劾搞事?

“慎言个球,我不怕!”

“即便是老爷子在我面前,我也敢说!”

朱高煦猛灌一口酒,皱着眉头,似乎想用这种方式,来发泄心中的郁气。

换位思考,谁是老二都心里不舒服。打仗的时候就忽悠说些好听的话,仗打完就变卦了,这谁能接受的了?

朱高煦生气,倒不是他对这皇位有多执着,到了非坐不可的地步。

而是他不能接受,同样是儿子,老爷子却厚此彼薄。为了保大儿子的太子位置,就哄骗自己。

“你们说说,老爷子为什么偏心,我哪里比老大差?”

“论文治,我承认比不上老大,但也不是说大字都不识几个。”

“但要说起打仗,十个老大都不如我!”

朱高煦再次猛灌几口酒,对着两位弟弟说心里话。

每一个字被外人听见,告到皇帝那,都能定他的罪。

朱高爔皱着眉头,说到底这事,解晋得背点锅,他一句好圣孙,老二便彻底跟皇位无缘了。

听着耳边兄长的话愈发离谱,他沉声道:“二哥,你喝醉了!”

“我没醉!”朱高煦红着脸,说得激动,声音都大了几分,好在这里是汉王府。

“老四,不说我,即便是你也不比老大差。”

“老爷子将来留下的皇位,就是你来坐,我觉得都比老大强!”

这……

朱高爔听得头疼,越说越夸张,他犹豫片刻,最终还是选择沉默,让二哥把心中的郁气撒出来,只是一个劲儿的冲他说你喝醉了。

有些事憋在心里久了,是会把人憋坏的。

“老三老四,要不咱们联手,与太子分庭抗礼。”

“有你们帮助,我有把握把老大从太子的位置挤下来,我要是能做皇帝。”

“咱们哥三儿,一块把这天下分了!”

听到这话,朱高爔与朱高燧陷入沉默,丝毫没有答话的意思。

什么分天下,都是扯淡,上一个跟兄弟这么说的人,正是老爷子。

选择相信的兄弟,是宁王朱权,如今整日躲在府里烧香拜佛,生怕引起皇帝的猜忌。

分天下,这三个字不论谁说,听听就行了。

谁当真就是大傻子。

朱高爔盯着喝醉的二哥,轻声笑道:“你就别再说笑了。”

朱高煦脸色一变,无比认真,“没有说笑,我说的都是真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想当年,李世明也只是个秦王,他能谋划玄武门之变,咱们为什么不行?”

“天下老爷子能抢,咱哥几个为什么不能抢?”

朱高爔摇头,在心中叹息,自己这位二哥还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做不了李世明,老爷子也不是李渊,大哥更不是李元吉。

李世明之所以能发动玄武门之变,是他常年征战,几乎大半个唐朝江山,都是他打了。

无论在军中还是朝堂上,李世明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甚至在军中,他比自己老子李渊更得军心,这样的人通过政变逼宫,成功当上皇帝,也就不足为奇。

再说老爷子,作为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永乐大帝,真正的马上天子,打出来的天下。

军队中,从将军到士兵,都将老爷子奉为神一般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兵变,开什么玩笑?

估计还没开始,就被士兵抓住,送到老爷子面前治罪了。

最后说大哥朱高炽,其对朝堂的掌控力,也不是大唐太子李建成能比的。

自打奉天起兵,到如今永乐十五年,这中间几乎二十年的时间。

老爷子几乎大半时间,都在外面打仗,内政都是太子处理的。

整座朝堂,哪个文官的心里不是向着太子的?

在这种武有老爷子,文有太子的情况下,谁能兵变成功?

别说现在了,即便哥三个去了封地,掌控了兵权。

再背地里偷偷招兵买马,最后合兵联手,也不可能造反成功的。

即便老爷子哪天走了,仁宗朱高炽登基,几人也没有丝毫机会。

他不是朱允炆,会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说到底,奉天靖难能成功,都是朱允炆自己作死,他得罪了天下宗室,大举削藩,所以导致最后无人勤王。

可朱高炽不同,他不会得罪天下众多藩王,若是朱高煦哥三敢造反,那众多藩王举兵勤王,几乎就是碾压的战争。

会打得几人毫无还手之力。

区区几处封地,就那么大点的地方,能跟整座天下比?

藩王手里的兵权确实不算多,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朱高爔这般,恩宠极盛,封了个塞王,兵精粮足。

但恐怖的就是藩王人多,一个两个没啥,倘若所有藩王一起出兵勤王,加上朝廷原本的军队,谁挡得住?

如今的大明朝,除去地方常驻部队,必须留下维护治安,防备外族,朝廷能调动的军队,大概有七十万。

每位藩王有两卫,每卫五千人,合在一起就是上万。

太祖爷时期,几十个儿子,这加在一块,又能凑出二十多万的军队。

整个加起来,朝廷都凑齐百万大军,这都是能战斗的,那些不能上战场的后备兵,都没算上。

这样庞大的数字,即便朱高爔兄弟三人,去了封地,联手造反,也不可能有丝毫胜算。

他们手上的兵马加在一起才有多少,如何敌得过朝堂上你百万大军?

所以,面对二哥说造反的话,朱高爔就笑笑不说话。

这不太实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