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测字有道 > 第152章 偷梁换柱

测字有道 第152章 偷梁换柱

作者:郑伯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57:56 来源:书海阁

我听到这里

打断了张国强的讲述。

我说:“我爹他就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瓷器爱好者,他说的话你也能全信?

张国强望着我,表情面带疑惑地回答我:

“话也不能这么说,叔叔虽然业余学鉴定,知识可不业余,叔叔说的这一些专业观点,还是非常有分量的。”

上一次我去古玩城,买了一个瓷制的鼻烟壶。

找叔叔鉴定,他说是乾隆时期的鼻烟壶,那一个鼻烟壶我后来又转手卖给其他藏家,就挣了六千大元呢。

所以说,叔叔在我心目中就是研究瓷器的专家。”

我听他说话跑题了,就不耐烦地问道:“那你说的这次鉴定晋朝瓷器的事情,还有什么后续吗?”

张国强听到这里,突然变得神情紧张起来。

“唉,这次都是怪我太贪心了!

叔叔鉴定完成之后,我还有点不放心。

我就跟叔叔说,让他装作是我的朋友,跟我一起到现场去看一看。

我说:“你这招高啊,因为我爹的造型一看就像老农民的形象。

你的朋友们,也不会把他和研究瓷器的专家联系起来。”

“你真聪明,向东,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我的意思,当时让叔叔只是去看看,鉴定一下,然后也不现场说话表态。

我那天下午和朋友约定好时间,就和叔叔一起到他的收藏店里参观。

朋友还当时给我介绍他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收来的,还给我讲了讲专业的瓷器鉴赏知识。

我还专门留出时间,让叔叔上前去观摩看了看。

叔叔想上手摸的时候,我的朋友还委婉提示不让上手摸。

我当时还问了我的朋友:“像这件藏品想多少钱出售?

朋友说:“像这样的东西,怎么着也得卖个百十万吧?”

我们在看完了那件瓷器之后,为了掩饰我们的目的,我们还看了其他里面收藏的,不同朝代的瓷器。

回来以后我请叔叔去吃饭,我们在包间里的时候,我还问了问叔叔这个东西保真吗?

叔叔告诉我:“这个东西。以他现场来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这件藏品上面所产生的光釉来看,不像是已经出土多年的东西。

倒有点像是最近半年才出土的,因为上面的包浆和釉色发色,还没有完全氧化变色。

其次,是像这件作品,根据历史上的拍卖场景来看,如果这件是真品,在拍卖市场上至少是五百万以上起步。

这个朋友所开出的开价,明显不符合在国际市场上拍卖的价格行情,说明他对这个晋朝瓷器,并不是特别懂行。

最后,从这个朋友说话的由头来看,这个东西并不是它有主要的所有者。

听话头,更像是其他人在这里代卖的。

所以说我们询问他出手的具体价格的时候,他说还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我说:“兄弟,你说话太绕了,说了半天,我倒还没有明白你说的这句话什么意思?

那后来发展怎么样了呢?

“后来,后来我马上说到嘛,你别催我嘛。”张国强支支吾吾说道。

“我不是一听叔叔一说,想着这个事情能够捡漏,我就给我以前的一个房地产老总说了。

我这一个客户,叫杜余民,他之前是做房地产的,家底比较丰厚。

他也平时喜欢研究一些古玩,收集一些瓷器和青铜器。

我就想和我朋友一起商定给他介绍介绍,促成他们交易。

过了两天,我就拿了照片,又去找杜余民去了。

他第一眼就看上了这件瓷器。

他激动地说:“我收藏的有不少元青花,还有宋元时期的瓷器,现在就唯独还缺少晋瓷。”

他还问我:“什么时候能见见真实的实物。”

作为中间人,价格还没有谈拢之前,我肯定不能马上带他去引荐收藏的朋友啊。

但是杜余民是不见兔子不撒鹰。

我就和收藏的朋友商议:“到时候能不能咱们一起带着藏品,登门拜访,但是你不要现场给他报价。”

收藏的朋友听了我的话,瞬间明白了我的含义,他就说:“放心吧老弟,道上规矩我懂,这件事情你做成之后,咱们五五分账。”

说完张国强顿了顿,又喝了一口茶。

我从旁边提起茶壶,给他添满。

我对他说道:“长话短说,那后来怎么样了?

你促成这种买卖不也是好事一桩吗?

张国强把茶杯往桌子上一放,叹了一口气:

“唉,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哦?

我有点疑惑。

“继续说下去,说说看。”我示意道。

张国强擦了擦头上的汗,继续说道:“我们约定了那一天下午,在杜余民的办公室见面。

我和朋友带着珍藏的宝贝,来到杜余民的办公室。

到了地方才知道,他还请了另外一个古瓷的鉴定专家。

当我们相互寒暄,走进内室以后,朋友从箱子里拿出来了那件瓷器。那个专家是拿着放大镜,戴上手套,左看右看,里里外外拿着放大镜,又打灯,又看底款。

但是他全程没有说一句话。

看完以后,地产商给专家使了个眼色。

两个人就走向里屋去了。

我和朋友两个人也不知道他们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朋友就说:“你介绍这人靠谱吗?

怎么看了半天,也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我安慰他:“你别着急啊,等我去问问原因。”

我喊来了秘书,让她进去通报。

等秘书回来,领我进了另外的办公室。

只见杜余民正在和来鉴赏的专家在讨论着什么。

我一走进他的办公室,他们两个讨论就戛然而止。

杜余民和这个专家又寒暄了几句,专家。起身告辞了。

专家走远之后,杜余民才跟我说:“你朋友的这个东西,我现在不能马上给你答复。

你这样吧,回去等两天,我到时候会给你一个准确的回复。

他还问我:“你朋友的那个藏品,能不能在他这里存放两天?

如果不能存放,能不能拍一个360度的高清照片,这样方便其他的专家鉴赏。

因为你也知道,收藏一件这样的东西,不是一个小数目。

关于藏品的真伪,需要细致的鉴定,还希望你的朋友能够理解。”

我接过话头:“这不是很正常吗?几百万买一个藏品,又不是咱们去超市或者路边的小摊贩买菜,几块十几块的。

肯定需要多人权威鉴定才出手啊”

张国强听完,面带忧郁说道:“后来问题就出在这个节骨眼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