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测字有道 > 第215章 错综复杂

测字有道 第215章 错综复杂

作者:郑伯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57:56 来源:书海阁

马副市长宴请我们以后

他跟二师兄和我说道:“张总,钱先生,我接下来还有政府的几个重要会要参加。

非常抱歉,接下来恐怕就没有充足时间陪两位考察了。

我已经把业务部分,交代给了我们旅游局的翟局长负责。

接下来他会和你们对接参观行程和业务,祝你们信城考察愉快!”

说完,信城旅游局副局长:翟凌峰

快步走过来和我们握手接洽,我和二师兄跟马市长握手告别。

翟局长本人,看起来也非常精干,西装革履,说话干脆利落。

通过刚才宴会介绍,我们才得知。

以前翟局是在恩施做旅游局副局长,因为业绩突出。

在的“全国百强县人才扶贫交流会”上,主动要求到信城市任职的。

接下来,翟局首先安排,陪我们一起去信城市规模最大的茶企:文欣茶叶去考察。

翟局长介绍道:“文欣茶业”,目前可是我们信城市的优势龙头茶企。

“企业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深挖信城本地深厚茶文化,推陈出新。

打造了豫南地区茶文化发展的优秀典范。”

二师兄听完,微微一笑:“翟局长,您说的没错!

其实我们上京文旅,和‘文欣茶业’打交道的日子也有些年头了。”

“喔?是吗?”

“看来我们叫英雄所见略同啊,这样看来,咱们企业政府之间,更有友好合作的基础了。”

翟局长开朗地笑着说道。

“那咱们就老朋友重逢,再听听老朋友的新故事吧!”二师兄和翟局我们一起走向了外面的考察车队。

车队一路奔驰,平稳抵达了文欣茶园。

文欣茶业老总,张文欣已经在茶园门口带人等候了。

“翟局,张总,钱先生,久违了!

欢迎你们光临文欣茶业,莅临指导。”

翟局长伸手和文欣茶业老总握手。

二师兄和我也依次和张总握手。

翟局长打趣道:

“两位张总,你们说白了,还是一家人啊,天下张家一家亲嘛。”

二师兄,张文欣,我们一起听完,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我们两家也算是老相识了,欢迎逸尘兄来文欣考察。

希望我们能够达成新的合作,为信城茶文化产业,增砖添瓦”。

张文欣张总说完,就引领我们走进了企业文化大厅。

他声情并茂地给我们讲述了“文欣茶业”的发展创业史:

“十四岁时,我就从初中辍学回家,成了家里的得力劳动力;

十七岁时,我离开乡村,走入城市,想要闯出一片天下;

二十岁时,我倾尽积蓄开了第一家茶庄,成了信城最年轻的茶庄老板;

三十三岁时,我获得了“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的称号;

四十一岁时,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说实在话,这是我小时候做梦,都想不到的成就。

我的一生,从一个一文不名的卖鸡蛋的穷小子,到一个信城茶文化代言人。

从一个不分日夜奔波于茶园乡间四处采购茶叶的商贩。

到进入人民大会堂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言献策的人大代表,我一直感谢国家的培养。

我与茶,互相成全,可以说:茶改变了我的命运,而‘文欣茶业’也改变了信城茶的命运。

张文欣张总声情并茂,饱含深情继续讲道:

“做茶叶是一次机缘巧合。”

“接触茶前,为了补贴家用,我养过鸭子,卖过菜,也卖过鸡蛋。

都没有赚到什么大钱。

那时候的我还不过是个十七岁左右的少年。

一个人到离家三十五公里外的信城市贩卖鸡蛋。

一枚鸡蛋能赚五厘钱,我常常提着鸡蛋穿梭在大街小巷,还得提防鸡蛋被打碎。”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一个做茶叶生意的姐夫。

我发现卖茶叶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卖鸡蛋,而且茶叶容易携带又没有打碎的风险。

就这样,我更弦易辙,卖起了茶叶。

开始的时候,同所有的茶贩一样,我们都是摆地摊卖茶叶。

但是不同的是,我处处留心,总是能先行一步,把自家茶叶抬高一个层次。

别人摆一个编织袋,我就摆两三个编织袋。

而在选择心理的影响下,顾客便容易被我的摊位吸引过来。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茶贩开始用报纸包茶。

我便做了市场调研,发现用塑料袋装茶,能防潮防虫,更受顾客欢迎。

其他茶贩换用塑料袋时,我又换用铁桶装茶,总是快人一步。

到最后,其他人还在路边摆摊时,我已经买了三轮,摆在三轮上面卖。

就这样,我的茶叶总是比别人的卖得好。

两年后,信城市提出建设“中国茶都”,决定举办第一届茶叶节。

并投巨资建设了幸福路茶叶市场。

当时,茶叶市场规定的商铺房租为一个月五百元,加上税收和水电费以及其他各项费用。若要维持这样一个市场,一年差不多得一万元。

而当时的一万元是笔大钱,所以在大风险面前,习惯了摆地摊经营的茶商们,没一个人敢进驻市场。

而这时候的我,凭借着三年的勤劳,已经积攒了一万多元钱。

拥有了进驻市场的资本,但是如果经营不善,那我三年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我经过认真思考,认为茶庄的消费群体要高于地摊,利润会更丰厚。

就这样,我选择进驻市场,成了信城茶叶市场最年轻的茶庄老板。

而事实证明,我的这一选择是相当正确的。

“茶庄的经营甚至好得超过了我的想象。”

生意虽好,却也是十分辛苦的。

为了确保茶叶的质量和信誉,在谷雨前的采茶时节,我常常深夜两三点就起床到五十公里外的大山茶区。

穿梭于茶叶批发市场,翻山越岭到茶园和茶农家中看茶样,挑选质量可靠的茶叶。

饿了,啃一个干馒头;渴了,喝几口清凉的山泉水。

有付出就有回报,我的生意在我的努力下节节上升。

而之后的信城每年都举办中国信城茶叶节。

从历年的茶叶节盛况中,我看到了茶叶的美好前景。

而长期与茶打交道,也使得我爱上了茶。

我认为经营茶叶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从那时起,我就再也没有改变过主意,决定一辈子都专心经营茶叶,推广茶文化。

1994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勾划和筹备,我成立了文欣茶叶有限公司。

我花三万八千元买了一间房,作为文欣茶叶有限公司的办公室。

从此开始了在茶途中漫长的征程。

张文欣激动地说道:“我把茶当做我的事业,干事业,最重要的就是专注、执着,才能达到‘水滴石穿’的目的。

才能在你所从事的那个行业成为顶尖。”

与茶结缘后,我就没再尝试其他行业,他相信只要方向选对了,再加上执着专注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

张总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述,让我们对“文欣茶业”的品牌和张总本人,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印象。

张总稍事停顿,热情邀请翟局长和我们走进文欣茶室品茶。

“来来来,翟局,张总,钱经理,一起尝尝我们最新款的信城毛尖。”

我们走进茶室坐定,被周边美景所陶醉:

放眼望去,四周都是茶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

我们一边品茶,一边听张文欣张总继续分享他的创业史:

“创业就像人生道路,没有所谓一帆风顺。

我们文欣茶业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