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测字有道 > 第241章 风水藏秘

测字有道 第241章 风水藏秘

作者:郑伯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57:56 来源:书海阁

我和苏总一起

跟着走向展柜,这才发现,里面陈展的是一个很小的斗彩瓷器。

鸡缸杯

我和苏总围着柜子,欣赏了良久。

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述了,这是一位神秘人物寄展的,所以上面没有标示价格。

我们当时就没有太多停留。

谁知道几年后,这个鸡缸杯,会刷新当时最高的明斗彩瓷器的天花板价格。

这是后话。

整个预展参观完成,苏总对我和苏富比的负责人表示了感谢。

然后苏总还邀请我,晚上和他一起拜会一位在港的高人。

苏总给我介绍,这个人,就是香港风水界的名人:“厉伯”。

我和苏总,根据联络好的时间,由苏总的秘书带着礼物,去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一个山上。

去拜访“厉伯”。

闲言少叙,厉伯的家,低调而神秘。

厉伯把我们引入他的家里,安排入座以后,仆人就退出去了。

看来,苏总也没少来这里拜访,顺便,还跟厉伯介绍了下我。

厉伯问了我的师承,肃然起敬。

原来,算起来,他师承和三舅基本同属一脉!

接下来大家熟悉了,厉伯话匣子就打开了:

他神秘兮兮地说:“你们不知道吧?

在港很多富豪,都信奉风水,并且常年聘用高人专人做局。

比如,维多利亚港的风水局中局。

维多利亚港的风水局,那在风水学圈子里面可谓是赫赫有名。

它有一个别称,叫做“绝命风水局”,当年这个风水局克死过一任港督,还让另一任港督病痛不断。

大家也知道,此地有“东方之珠”的美称。

因为历史原因,还有这里的经济发展良好。

大量的大陆旅客前往香港旅游,助力香港的经济跟旅游业迅速发展,让其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大都市。

而“中环”,是香港第一风水宝地。

这里有数不尽的金融中心,还有各种各样的品牌专卖店,是许多旅客跟香港本地人最喜欢的逛街场所。

在香港的商业圈,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中环者财运亨通。”

这场涉及三方的风水较量,战场就在中环。

有人曾用无人机拍下维多利亚港的俯视图,从高空看下来,珠江的水通过香港的“积水门”,流向维多利亚港。

在闯入维多利亚港之际,湍急的流水会突然放缓速度,并且在拐弯处,生成两个漩涡状的圆圈。

在风水学里面,这样的格局是非常典型的“天然迎财阵”。

而那两个“漩涡”,就是“聚宝盆”,谁若借了这里的风水妙用,财运自然顺风顺水,无须烦恼。

这个迎财阵,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九曲水”。

九曲水,风水学中曾有记载:“九曲者,屈曲之玄也,直号天心曲御街,此水极吉,主大富贵。”

“9”这个数字,极为特殊。

在个位数里面,它是极端,自古以来,都以“9”为至尊之数。

同时,它的发音还跟“久”相同,增添了永恒之意。

所以古时候,常有九为极,亦为吉。

维多利亚港存在“九曲水”的风水格局,但凡风水学有点小成的道友,都能看出来。

当然,看出来是一回事,香港那么多富豪都在盯着这块地方,想要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那就要各凭本事了。

香港这些富豪,极其相信风水学说。

基本上,只要是叫得上名的人物,背地里都有自己的御用风水大师。

想要把维多利亚港这里的风水彻底给利用起来,增加自己的财运,除了占据位置外,还需要结合风水设计。

当年参与争夺维多利亚港风水位置的,有三方势力。

其一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

其二是一手打造出中国银行大厦的贝聿铭;

其三是西方那边的汇丰银行大厦,它的建筑师是诺曼·福斯特。

这种风水上的较量,险而又险。

稍有不慎,就容易散财,甚至丧命。

这也是这场风水对局后来被人称为“绝命风水局”的原因。

最先抢占这里风水宝地的,是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在中环皇后大道中1号,建立了“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将这座大厦作为集团的本部。

只不过,这块宝地在隐蔽处,还藏着一块“凶险之地”。

任何风水宝地,不同地区,所拥有的气运亦有差异。

像龙脉一样,有主龙脉,也有从主龙脉分出去的“干龙”、“支龙”、“来龙”、“去龙”等等。

哪怕是小小的“支龙”,在风水学里面,也要物尽其用。

维多利亚港风水最好的地方,是北岸,南岸次之。

那些无法入驻北岸的富豪,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目标定在了南岸这里。

他们在南岸建造“香港会展中心”,并将这栋建筑的外形建成“乌龟脑袋”,形成“玄武入水”的风水格局。

然后又在北岸建了一个圆形太空馆,让那只南岸的“玄武灵龟”,去寻找北岸的“灵蛋”,这种相辅相成的格局,让南北两岸的风水流动起来,达到平衡。只不过,这也让中环面向南向途中,有一块“凸起”的地方。

这里,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凶险之地”,在风水学里边,被称为“三煞地”。

三煞地,也就是由劫煞、灾煞、岁煞结合而成的地方。

三煞地,不宜动土、破土、施工,否则,必有祸事发生。

汇丰银行在建大厦的时候,就买下了北岸五万平方米的地皮,其中一部分地皮,正对着三煞地。

为了抵挡煞气,汇丰银行找到我,寻求帮助。

我看过这里的风水后,给汇丰银行支了三招。

第一招,就是建造“皇后巷广场公园”,在公园里大量种植树木,利用密密麻麻的树木来遮挡迎面吹来的煞气。

第二招,以凶镇煞。

我嘱咐汇丰银行将铸造于1935年,曾被日军抢去的两尊“守门铜狮”被找了回来,放在汇丰银行大厦门口。

这两尊大名鼎鼎的“汇丰狮”,就像门神,守着门口,不让煞气进去。

第三招,则是避其锋芒。

也就是把汇丰银行大厦的一楼,完全架空,连一扇门都不留,只有两条扶梯。

上了二楼,才是真正的汇丰银行大厦。

这样,即便煞气冲进来,也只是一阵穿堂风,风过无痕,自然不会影响大厦的风水。

这个设计,巧妙绝伦,直接化解了这里的煞气。

1990年,香港还没回归,华人想要在维多利亚港分一杯羹,何其艰难。

然而建筑师贝聿铭在被英政府百般刁难的情况下,在一块又窄位置又差,交通不便的地方,迎难而上。

让1989年至1992年间,亚洲最高的一栋建筑物面世。

中银大厦面积不大,位置也不算特别好。

为了争夺维多利亚港的风水好运,贝聿铭将这栋大厦的外形做成“棱柱状”。

就像“节节高升”的竹笋一样,象征力量、生机、锐意进取的精神。

只不过,这种棱柱状,加上外层被玻璃幕包裹着,让中银大厦从外处看,就像一把尖锐的,冲天而起的大刀。

其中一面“刀锋”,直指当时的“港督府”。

风水学上,镜子是一个非常基础又特别实用的“挡煞”工具。

所以无论门也好,床也好,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都特别忌讳直对镜子,就是为了不冲撞煞气。

中银大厦建成不到一年,时任港督,身体从未有过大病的尤德公爵,骤然猝死,享年62岁。

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位时去世的港督。

下一任港督卫亦信继任后,立马找了风水大师帮忙化解。

最后决定,在面朝中银大厦的方向,种植柳树,来抵挡煞气。

诡异的是,这些柳树一直没能种起来,总是莫名枯死。

而卫亦信在位期间,也被病痛缠身,大大小小的手术基本没有中断过……

我和苏总听着厉伯的讲述,仿佛穿越回去那个年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