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测字有道 > 第8章 险栽跟头

测字有道 第8章 险栽跟头

作者:郑伯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4:57:56 来源:书海阁

这段时间跟着三舅贴身学习,收获颇丰。

三舅人称“仙师”,果然名不虚传。

三舅让我看的书,不到二十多天,我已经全部熟读三遍了。

我也为自己取得飞速进步而沾沾自喜,看来我还真有慧根啊,哈哈。

有时候看完了书,除了舒缓筋骨的功夫,我也会来到三舅展览藏品的博古架旁边转转。

刘秘书的工作细如毫发,每天都会把三舅的那些宝贝,用拂尘,丝绸软布擦拭得一尘不染。

每次看到我靠近那些宝贝,刘秘书都会贴心跟在身边,我猜测她应该是怕我上手把玩,失手损坏了宝贝,她担当不起失职责任。

但是她每次又是面带微笑,贴心提示,语言轻柔,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我心里暗暗称奇,归真堂这个女子真不简单!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这些天日子真是过得飞快,不知不觉跟着三舅已经研习快一个月了。

月底了,三舅让刘会计给我一个工资袋,我打开一看,厚厚的一沓八千元大钞。

里面还有额外一个两千元的大红包,我有点不好意思。

三舅说:“给你的你就拿着吧,这是你应得的”。

“谢谢三舅”!

我感受得出来自己身体震颤,语音发抖。

我上班以来,可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工资啊,想起来以前去做苦力工,累死累活,一个月才给几百块辛苦钱。

还经常被人吆来喝去,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我心中不禁感慨,同样生活在一样的平行时空里,大家命运各不相同。

有的人生来荣华富贵;有的人衣食无忧,有的人有车有房温饱小康;

还有人背着车贷房贷,生活如牛;还有人食不果腹,为一日三餐发愁。

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岁同人不同命!

三舅看出我的表情变化,走过来说:“向东,上次你不是问我为什么从小乡村里走出来吗?”

“嗯,当时村里那些谣言是真的吗?”

我好奇地问道。

三舅轻轻捻动手里玉牛,缓缓说道:“亦假亦真”。

喔?

见我疑惑。

三舅接着说:“你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孟母为什么三迁?

那是因为孟子和他妈妈最开始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妈妈看到了,觉得晦气,影响孩子成长,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

孟子妈妈知道了,觉得低声下气,影响孩子成长,就搬到了学校附近。

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终成一代大儒”。

“这故事我上小学都听过,当时也没想那么深”,我接话说道。

三舅说道:“这说明一个道理,接近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当年我在家乡,因为我勤奋好学,积累了一些声名,原本我也想悬壶济世,造福乡里,为乡亲们解忧。

后来出现的事情,我才发现乡村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越是小社会,越有大乾坤,人情世故,人心险恶。

乡村很多人文化粗浅,容易人云亦云,嫉贤妒能,你做了好事,别人觉得应该的,如果你错了一次,就会万劫不复。

所以我开始背井离乡,游历四方,辗转多地,遍访名师,慢慢学会了处世,察人,观心,看相,医卜,鉴赏,测字,周易,等本领。

下医医人,上医医心,人心最难医,所以这是一辈子的学问啊”。

“嗯,我会牢记三舅教导,用心研习”。

三舅轻轻点了点头。

随着时间流逝,我研习了三十多本各类书籍后,基本的术业已经能熟练掌握。

师傅就把一些简单的单子交给我来做,比如婚丧嫁娶,选取吉日,孩子取名,寻物找失等。

这些无非就是拆字加减,会意联想,生辰八字,四柱六爻,黄道吉日之类。

三舅交代我:“万事不可去较真,说话切记过满,凡事切留三分,

说白了我们的这个行业,也是一种语言和心理的艺术。能够测字如神,断卦辞灵验者,都有自己的解说之法。

凡事不要偏执一端,要学会灵活变通。”

“下午三点,有人约去东塘镇看动工吉日,你跟我一起去吧”。

“好的”,我应和道。

下午,我和三舅一起下楼,约定地点,司机已经打开车门等候了。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归真堂里面学习,也没有出来走动过,师傅说今天带我见见世面。

“这是司机小高,跟我十多年了”

“高师傅好”!

司机小高只是点头示意,并没有热情回应我。

上车后我们一路向北,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到达了东塘镇。车辆停稳,小高走下车,轻拉车门,左手单手护着车门框上面,三舅缓身下车,主家已经在大厅门前等候了。

为首的人西装革履,头戴礼帽,圆形墨镜,皮鞋锃亮,看起来颇有气派。

见到仙师,来人脱帽行礼。

“郑仙师,欢迎光临寒舍指导。”

师傅略微一笑,抬手示意回礼。

我这时候定睛一看,这人好像有几分眼熟,转身回头之际,我发现了他脖子耳朵后面的的一颗红痣。

这不是我在郑将军火锅店认识的郭经理吗?

郭经理引领我们前往包厢,这包厢周边环境清幽,布置有小桥流水,雕梁画栋,还有各种盆景,生机盎然。

院子中间还有天井,从窗户往外看,四面风景各异,外面往里面看,却看不到包间内景。

真是曲径通幽处,幽静又让人安心舒心的地方。

因为三舅和郭经理中途另有要事相商,我就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往包厢走去。

等我进入包厢,里面已经有其他三位客人在座了。

我进入包厢之后,里面人也没亲热寒暄,郭经理忙去前台嘱咐之际,我们其他人一起坐着喝茶。

我眼睛余光观察几人,服装颜色两深一灰,两位年纪大点的还戴着金边黑边眼镜。

若是以经验来看,说是书生,学究,术士,文人皆可。

我落座之后,其中一位戴金边眼镜,长着八字胡的老者张口问道:

“敢问阁下可是归真堂的弟子,敢问贵姓?”

正是,免贵我姓钱,!我应声道。

“早有耳闻,归真堂有一位钱师傅,擅长测字断卦,今天得见,幸会幸会!”

我拱手致意。

眼看主人还没有进厅,这个金边眼镜男又说:“可否玩个游戏,测一字算下我们的职业?”

我一想,仙师带我来见世面,我肯定不能给他丢脸,试试就试试,也让他们见识下归真堂弟子的实力。

我说:“献丑了,请写一字”

只见金边眼镜男右手中指沾水在桌面写一“堂”字。

然后,右手捋须,幽幽说道:“就以本字为测,还请钱师傅解字测之”。

我定睛一看,这个“堂”字,字尾朝向我。字头朝向对面三位。

稍微思索片刻,我说:“以字观之,三位都是有学识之人,堂,上至庙堂,下至学堂,三位都是传道授业之职业。”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嘛”

喔?

金边眼镜男抬抬眼镜,轻挑嘴角说道“那敢问钱师傅,我们三个人中谁是谁的老师呢?”

我说:看先生写的“堂”字,上面一个小,又像是三个人的座位位次,下面是一个口字,土字加口字,就是谈吐的吐,说明正说话的人为一堂之主。

所以以字面观之,先生就是三位人中的老师”。

“哈哈哈哈”金边眼镜男爆而发笑,让人脊背发凉。

这时候,郭经理和三舅也正好推门而入。

听闻笑声,便询问究竟,我把刚才的测字又给三舅讲了一遍。

三舅一听,淡然一笑说:“徒儿年幼,雕虫小技,席间戏言,三位切勿当真。”

这时候,一直不说话的黑边眼镜男拱手示意:“郑仙师高徒,果然见解不凡”。

“哪里哪里,以后还请周师傅多多见教”。

说话间,开席上菜,宾主言欢,但是我注意到三舅脸色略显苍白,

殊不知,因为我的 冒失,险给师傅丢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