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水浒御魔师:别人御兽,我御魔 > 第50章 大宋全境知名!震惊全国

……

宋军雄州大捷的捷报,很快便传到了东京汴梁。

当时,大宋徽宗皇帝赵佶正在皇宫大内的睿思殿之中,与太子赵桓商议御辽之策,不想雄州大捷的捷报便在这个时候呈了上来。

徽宗赵佶看了之后,龙颜大悦,精神瞬间振奋,本来潜藏在眉宇之间的乌云也顿时消失无踪。

他长出了一口气,将捷报递给旁边的太子赵桓。

已经是一百多年的耻辱了!

如今,大宋健儿终于在雄州城外扳回一局,打了一个漂漂亮亮的胜仗!

徽宗赵佶顿时觉得天也晴朗了,大地也辽阔了,自己也耳聪目明了起来,仿佛这个世界一下子便亮堂了许多。

太子赵桓看完了之后,脸上也是一阵欣喜。

不过,他的眉宇之间很快又蒙上了一层阴云。

毕竟,这一次的雄州大捷,是在以监军身份出使雄州的三弟郓王赵楷的指挥下,方才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的。

他一直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稳。

如今,三弟郓王赵楷又在边城雄州建立了如此军功,那么,将来,郓王赵楷携着在北宋边防军之中所建立的威望,会不会继续向着政界发展呢?

通常情况下,如果一个皇子在军界很有威信的话,那么,他也必然会将在政界混得如鱼得水,风生水起。

想到了这一点,太子赵桓虽然表面上万分高兴,但是,心里却已经开始越来越慌乱了。总感觉自己的太子之位越来越不稳了。

“真是没有想到啊!”

徽宗赵佶高兴地来回踱步,然后,突然停下,对着太子赵桓道:“桓儿,只恐怕是你也没有想到吧。这楷儿竟然能够指挥一次边城防御战役,而且还最终大获全胜。看来,楷儿不但能文,而且能武啊。”

想到自己的三儿子郓王赵楷,不但能够以平民身份参加大宋的科举考试,取得状元,而且还能够以监军的身份指挥雄州城外的防御战役,并击杀六万辽兵,杀退耶律大石和奚王萧干,徽宗赵佶也不由地感叹了一声:

这的确是厉害。

徽宗赵佶想到如今的大宋军中,也算是名将如云,但是,却没有一个能够向郓王赵楷一样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的。

因此,他更加看重郓王赵楷的才干。

太子赵桓见父亲徽宗赵佶如此高兴,也只好吹捧三弟郓王赵楷两句:

“三哥郓王以监军的身份,出使雄州,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先是法办了贻误军机的三路宣抚使童贯,又迅速组建一支一万人的精锐部队——大宋选锋军,在不到三天的时间内,便将之训练成特别作战部队。

紧接着,又指挥三大名将种师中、折可存、姚平仲,一举屠斩辽军精锐重装突骑兵铁鹞子军,再次击败奚王萧干,最后四路围歼耶律大石五万大军!

这般计谋策略,实在是天纵之才啊!

我这个当哥哥的,在感到万分震惊的同时,也是两万分的佩服的。”

徽宗赵佶听了太子赵桓的话之后,更是感到高兴,心情万分激动之下,也不由地对这个郓王赵楷越来越欣赏了。

不过,他默默地想了想,又问太子赵桓:

“我与楷儿也时常见面,从未听闻他有军事指挥方面的才能,更加不知道他竟然还会练兵……

这一次,他在雄州城中,组建大宋选锋军,又在雄州城外,指挥种师中、折可存、姚平仲大破铁鹞子……

这些真的都是楷儿的谋划吗?

还是种师中他们的计谋……

毕竟,种师中,折可存,姚平仲,这三个人可都是我大宋三大将门之后,从小耳濡目染,学习的就是兵法战略啊……”

徽宗赵佶不太相信郓王赵楷具备如此高超的军事指挥的才能,是以有此一问。

太子赵桓沉吟着道:

“爹爹,捷报上写得都很清楚。

虽然上面刻意地略写了三哥郓王的战略之功,花大篇幅描写了种师中、折可存、姚平仲三大名将以及十万将士奋勇用命的作战过程,但是,仍然可以看出来,最高决策者就是三哥郓王。

这一点是丝毫不用怀疑的。

从三路宣抚使童贯被三哥郓王法办了之后,雄州的军政大权其实一直在三哥郓王的一手掌控之下。

若是没有三哥郓王高屋建瓴的指挥战略,这一次,我大宋边军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因此,归根结底,还是三哥郓王在起着关键的作用。

只是可惜了这位三路宣抚使童贯童大人了……”

太子赵桓前面的这些话,都是在夸耀郓王赵楷,然而最后一句话却是为三路宣抚使童贯感到有些惋惜。

自然,徽宗赵佶也听出了太子赵桓所要表达的意思,他当即沉吟着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楷儿临阵决策,便宜行事,法办童贯,夺取十二万大宋边军的指挥权,也是适当之举。

最终,楷儿以绝对的胜利证明了他的做法是对的。”

听徽宗赵佶如此一说,太子赵桓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很快,雄州大捷开始从宫廷传到了朝堂之上,又从朝堂之上传遍了整个东京汴梁。

在不到半天的时间内,东京汴梁全城官民,都已经知道大宋十二万边军在雄州城外大破八万辽军,打得耶律大石和奚王萧干龟缩在析津府之中不敢出来。

而雄州大捷最高指挥官——郓王赵楷的名字,也很快传遍了整个东京城,并且又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从东京城传遍了整个大宋境内。

很快,大宋治下的四百军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郓王赵楷的威名。

大宋境内凡所有官民,人人都知道指挥雄州大捷的最高将领是徽宗赵佶的第三个儿子郓王赵楷。

人人都在议论这位十七八岁的三皇子是如何地骁勇善战。

无论茶寮饭馆之中,说书人在眉飞色舞地加工着郓王赵楷指挥十二万大宋边军大破八万辽军的故事。

在大户小姐的深闺里,郓王赵楷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她们的闲谈之中,无数花季少女都在幻想着能够嫁给郓王赵楷这样的少年皇子,随他一起戍边镇守雄州,打退进犯的辽**队。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屈辱之后,大宋的老百姓们终于能够发自内心地笑出来了。

人们在道上见了面,都很高兴。

雄州大捷为大宋官民带来了一股雄风豪气,使得人人都以自己是大宋之汉人而感到万分地自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