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水浒御魔师:别人御兽,我御魔 > 第68章 一阙新词,灵气纵横

郓王赵楷见潘金莲说着说着,开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起那些有的没的风话来,心里便觉得不妥,慌道:

“潘大姐不要再说了。

我不催促武松兄弟出家就是。”

潘金莲闻言一笑,乜斜着眼睛看向郓王赵楷,略有些轻佻地道:

“哼,这还差不多。”

潘金莲又哪里知道,武松虽然没有出家,却已经拜郓王赵楷为师,学习修仙之道,成为一名真正的行者了。

郓王赵楷不再说话,他想着这潘金莲离开了清河县,命运也该有所改变才对。

虽然这潘金莲并不是一百零八个魔君之一,不过,郓王赵楷有心想要收这位潘金莲为自己的外门弟子。

——天罡地煞一百零八个魔君是“修真御魔系统”指定的训练对象。

而像潘金莲以及后来的托塔天王晁盖,并不在这天罡地煞之列,但是,自从郓王赵楷来到了这个世界之后,他便想改变这些人的命运。

目前,他所能够想到的就是收这些人为三合会宗门的外门弟子。

想到了这里,郓王赵楷的心里便打定了主意。

接下来,他在心里默默地盘算着该如何说动潘金莲加入三合会。

目前,郓王赵楷在潘金莲面前,身份泄露极少。潘金莲尚且还不知道郓王赵楷是皇子身份,更不知道他的修仙者身份。

就这样,想了一路,郓王赵楷却也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依旧没有一个比较稳妥的法子。

他心里自叹:这件事情,可能并没有那么容易。

仅仅是一个潘金莲就已经让他感到有些不好办,更何况后面还有一个不在天罡地煞之列的晁盖呢。

他承认,说服潘金莲修仙,并且加入三合会,将是一份极富挑战性的“工作”。

几日之后,一行人便来到了东京。行者武松先将金银财宝以及一封家书,尽数妥善交给清河知县的家人。

郓王赵楷则暗中让鼓上蚤时迁去清河知县的家中蹲守探查,看看他们会将这些钱财厚礼送给京中哪位大臣。

鼓上蚤时迁欣然领命而去。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行者武松顿时觉得身上重担一轻,便与哥哥武大郎、嫂嫂潘金莲商量如何游览东京城。

郓王赵楷给他们出主意,道:

“游览东京,必逛御街!

必去樊楼!

如果还有闲情逸致,也可前往早市、夜市、鬼市耍耍。”

潘金莲问:

“御街上都有什么?

樊楼敢是个青楼?”

郓王赵楷笑道:

“我倒是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东京梦华录》,上面记载了东京的繁华之处。说道这御街乃是天下第一街,极宽极阔,两旁店肆一家挨着一家,路上行人更是摩肩接踵。”

潘金莲听了,十分感兴趣,不由地笑道:

“这御街是必定要去看看的。”

郓王赵楷又沉吟着道:

“至于这樊楼,可不是什么青楼,而是东京最有名的食肆,能接待上千名客人,通宵达旦都不打烊,里面天南海北的美食,应有尽有,任君享用。”

潘金莲恍然大悟:

“原来是个酒家。

说什么任君享用,没有银子也只好干瞪眼。”

郓王赵楷一笑,道:

“说的也是。”

潘金莲又问:

“这早市,夜市,奴都明白。只是这鬼市,敢情真有鬼吗?”

郓王赵楷一笑,解释道:

“鬼市并没有鬼。只是因为这个鬼市每天五更点灯开张,一直到天晓便散,所以人称鬼市。”

潘金莲点了点头,道:

“原来如此。明天起个大早,却好去鬼市瞧瞧。”

武松道:

“我们初到东京,还是先找一家客栈住下,从明天开始,我带着哥哥嫂嫂好好游览一下东京汴梁。”

潘金莲点了点头:

“也好。连日骑马,真的有些累了。”

武松便就近找了一家客栈,给赵楷安排了一间客房,让武大郎和潘金莲睡在一间客房。武松自住一间。给那五六名送货来东京的土兵也安排了两间客房,吩咐他们第二天便可离开东京,赶回清河县。

此时,郓王赵楷虽然已经来到了京城,但是,并没有急着返回自己的府邸,或是前往皇宫内省去见父皇徽宗赵佶,而是准备先以禅师的身份,微服私访一番。

时值冬季,瑞雪飘飘,落满大地,到处银装素裹,白茫茫一大片,真干净。

寓居客栈的郓王赵楷赵楷,看到大雪飘扬,悲中从来,走到客栈大堂,便叫店小二拿来纸笔,准备挥毫泼墨。

店小二铺好宣纸,磨好浓墨。

郓王赵楷从小便受过良好的书法教育,作为现代人的他更是爱好文学,当下,拿起一支狼毫笔,饱蘸浓墨,当即在宣纸上龙飞凤舞起来。

他写的却是一首词。

词,在宋朝最为流行。

赵楷所写的词是《沁园春·灵山齐庵赋》: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赵楷一气呵成,写完搁笔,举目回看,只觉得那行草书法,比起草书来,少了许多狂放恣肆,却多了几分风流落拓。

一人突然鼓掌大赞:

“好词!好词!

灵气纵横,别有新番,意境壮美,豪放奔腾。

胜过东坡多矣!”

紧接着,便是连绵悠长的喟叹之声。

那人说话的语气,是极为服膺的。

东坡,即是苏轼苏东坡,宋朝有名的大词人。

郓王赵楷向说话的那个人看去,见他是一个身穿锦袍的老者,约莫六十岁年纪,面容清矍,双目有神,便道:

“先生喜欢这阕词吗?”

锦袍老者抚须笑道:

“不仅仅是喜欢,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夫周邦彦,敢问禅师法号?”

郓王赵楷一笑,道:

“不敢,在下只是俗家修行,并无法号。

周先生才是本朝大词人,在下闻名久矣。”

“惭愧啊!”

周邦彦以激赏的目光,看向赵楷,道:“老夫看你年纪也不过十七八岁上下,竟然能够写出如此灵气满满的大手笔!那气韵,已经将苏东坡、黄庭坚也压下去。当真是豪放已极。”

而郓王赵楷所写的词,正是豪放派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时,辛弃疾尚且没有成名。作为现代人穿越而来的赵楷,正好借助这首辛弃疾的词来抒发情怀。

而周邦彦没有见过这首词,便误认为这是郓王赵楷所写。

郓王赵楷也不争辩,便当做是自己所创作,正好心里先暗爽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