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水浒御魔师:别人御兽,我御魔 > 第85章 欲办蔡京,先斩童贯

郓王赵楷已经猜到父亲徽宗赵佶会如何处理,于是,他便痛心疾首地道:

“爹爹,这样处罚童贯,实在是太轻了。难以让天下人心服啊!即使是三路宣抚使童贯可以免了杀头的大罪,但是最低也要将他流放到岭南,永不叙用,方能以示惩戒啊。不然的话,以后还会有边军将领玩忽职守,拿我大宋国运不当回事。”

听了郓王赵楷的话之后,徽宗赵佶的脸上颇有些挂不住了。

他是大宋国的皇帝,想要怎么处理童贯,他自有主张。

但是,如今,这位三儿子郓王赵楷似乎是有意挟持着在雄州之战所建立的军功,要他重重地治罪童贯。

当下,徽宗赵佶脸色不怿,看向旁边的道门神霄派祖师林灵素,语气淡淡地问:

“国师认为该如何处置童贯呢?”

林灵素听了,眉头微皱,看了郓王赵楷一眼,然后方才对着徽宗赵佶道:

“官家,三路宣抚使童贯虽然在西北边境建立了一些军功,但是,他在民间的名声可并不好啊。贫道经常在民间听到老百姓们议论,说这童贯太监出身,根本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奸臣。这一次,童贯在雄州贻误军机,玩忽职守,拿大宋国运当儿戏,将十万宋军性命也丝毫都看不再眼里,官家正好借机治他的重罪,将他流放岭南,以儆效尤。”

徽宗赵佶听了,不由地沉吟着道:

“国师也是这样的看法吗?童贯在民间的官声真的如何不堪吗?”

这时,郓王赵楷急忙道:

“臣自从离开了雄州之后,一路南下,经过无数乡村,百姓几乎人人都痛骂童贯是一个大大的奸臣。听说,梁山泊一带的山贼,更是因为官家重用童贯这样的奸臣,因而他们落草为寇,在梁山泊一带打家劫舍,冲撞官府。看来,这童贯的确是天怒人怨。官家如果不重重地处罚童贯,正好给那些山贼以造反的口实。”

徽宗赵佶听了林灵素和郓王赵楷的话之后,默默地点了点头,半晌沉吟不语。

童贯是太监出身,曾经在徽宗赵佶的身边服侍,谨小慎微,几乎很少出现差错。

因此,徽宗赵佶很是欣赏童贯,并不以他是太监之身而轻视,反而经常跟他说一些自己的真心话,把童贯当成是自己的好朋友一般相处,没有想到童贯在民间竟然遭到了老百姓们的一致唾弃。

而此时,郓王赵楷还没有说及这童贯跟蔡京沆瀣一气的事情。

他的策略上先扳倒童贯这个蔡京的门下走狗,然后,再除掉权相蔡京,还大宋政治以清明。

此时的郓王赵楷毕竟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而来的,他知道如果不尽快处理童贯,待到后来童贯做大之后,童贯便会掌控军情机构——枢密院,控制兵权,发号施令有时候甚至会越过徽宗赵佶的制敕。

因此,像童贯这样的奸臣,当然是越早处理越好。

郓王赵楷除掉童贯,便可以就此解除大宋帝国的一大隐患。至于其他奸臣,诸如高俅,蔡京,杨戬等人,则可徐徐图之。

考虑了半天之后。

徽宗赵佶其实心里并没有拿定主意,他的内心深处其实还是不想过重地处罚童贯。

毕竟,他在军事上还是十分倚仗童贯的。

不过,现在,自己的三儿子郓王赵楷在军事上的才能,其实是远超童贯的。

这个童贯在民间的官声如此不堪,弄得天怒人怨,那就不如舍弃这个棋子,保全他皇帝的英名。

这倒也是一个两全其美之策。

只是苦了他的好朋友童贯。

但是,徽宗赵佶既然是大宋帝国的皇帝,那么,就要为全体国民考虑,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交而耽误了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

想到了最后,徽宗赵佶总算是想通了。

于是,他便道:

“既然如此,那么就将童贯发配岭南吧。”

说完了,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这时,郓王赵楷突然又道:

“爹爹,万一公相蔡京反对怎么办?”

他已经提前想到权相蔡京会为童贯说情的。

而蔡京一旦在徽宗赵佶面前摇唇鼓舌,那么,很有可能再次会让耳朵软心软的徽宗赵佶收回成命。

徽宗赵佶此时感觉到自己被郓王赵楷逼迫得有些太紧了,于是,故意又沉吟了一番,道:

“既然是蔡京反对,我也不会收回成命的。”

得到了徽宗赵佶如此明确的答复之后,郓王赵楷的心里方才彻底满足。也不再谈及童贯之事。

不过,他仍然没有打算放过童贯。

他已经决定,就在童贯流放岭南的路上,将之彻底地斩杀,以永远地为大宋帝国断绝这个天大的祸患。

心下想定之后,郓王赵楷方才又继续说道:

“爹爹,我听说有拜火教的人混进了皇城司的探事人队伍里……”

“唔。”

徽宗赵佶默默的点了点头,“这也不能怪你。毕竟,在这一段时间里,你不在东京,而是去了雄州。”

的确,宋徽宗也不想把拜火教渗透进入皇城司之事怪罪于郓王。

郓王赵楷毕竟是他的爱子,又统领皇城司近万人马,掌管天下机要秘闻,非同小可,万万不可有失。

“话虽然是如此说,但是,臣仍然有逃脱不了的罪责……”

郓王赵楷顿时做出了一副痛心疾首状。

“拜火教的人,为何突然想要行刺于朕呢?”

宋徽宗百思不得其解。

长期的权谋斗争,让宋徽宗不能不防备,并心生各种匪夷所思的猜测:

有可能是拜火教想要造反,故意行刺天子,以求天下大乱;

也有可能是太子赵桓欲谋权篡位,故意与拜火教勾结,蛊惑皇城司的亲事官加入拜火教,行刺皇帝,同时嫁祸给郓王赵楷;

也有可能是掌控了皇城司上万内廷禁卫的郓王赵楷,想要图谋篡位;

也许是自己的哥哥或者兄弟们想要谋夺自己的帝位:

也有可能是辽国或者西夏与拜火教互相勾结,搅乱大宋朝堂,趁机渔利……

……

宋徽宗越想越是头大,一时感到心情无比的沉重。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这大宋天子的帝位岂是能够轻轻松松就坐得稳的。

赵楷见宋徽宗心事重重,忙宽解道:

“爹爹勿忧!

臣与国师林道长愿意为爹爹分忧,彻查这次拜火教行刺事件的幕后主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