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黄金年代:奋斗吧!女孩! > 第257章 压垮一个农村汉子

黄金年代:奋斗吧!女孩! 第257章 压垮一个农村汉子

作者:胡辣油条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14 13:35:52 来源:书海阁

回到小河村,却一派热闹的景象。

这里的春种比周围的村庄都要早很多。

小河村是邻近几个村、几个乡镇、几个县市,离家务工比例最低的的一个村。

因为这里有一条生计:种菜。

从春节前后开始育黄瓜苗,正月里移栽到田里。

黄瓜,是小河村的经济支柱,单这一个品种蔬菜的采摘,可以从三月持续到五月。

黄瓜作为开春第一菜,产量高、价格好,支撑了小河村上百个家庭的生活。

天气升温后黄瓜就不能生长了,拔掉藤苗种粮食,除去口粮,多余的田土种花菜、莴笋、白菜、冬瓜等。

十里八村,小河村的种植技术最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是能手。

但同样的,种地、管理和采摘都是体力活,非常辛苦。

家里没有劳动力的就只能干看着,或者大面积种植口粮,仅仅图个温饱。

这就是为什么李秋红会因为生了两个女儿抬不起头,夫妻俩拼了命的干也只能全村垫底。

因此,这虽然是个生财之道,周围的村庄跟随的却很少,即使有,也只是少数家庭,不成规模。

小河村的日子跟周围村庄比起来只算中等,但胜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当然,随着外面的机会越来越多,也有有追求有抱负,或者在本地看不到希望的人出门闯荡。

其中年轻人比重最大,郁建国家的二儿子,郁从心的另一位堂兄郁从铮,就是其中一员。

郁从心已经快想不起他长什么样了。

她走在乡间小道上,一路跟村里的人打招呼。

到了小娟家却扑了个空。

问了邻居,原来他们一家都去了市里关晓舟处。

邻居是小娟堂三叔家,堂三婶倚着院门:

“听说小舟的生意忙不过来,他们过去过大年,顺便帮忙串菜那些。

丫头啊,那串串真那么好卖 啊?”

郁从心笑着说:“串串价格便宜,大家都消费的起,过年逛街的人多,肯定要比平时好卖一些。”

堂三婶露出心动的神色,郁从心没久待,折身回家。

唐医生说,伤口痊愈之前用那个药膏最好,她准备下午就给小娟送去。

因为面临黄瓜栽秧季,村民的心都飞到了自家的田地里,郁家的建房工作暂停三天,正好过个大年。

郁建华和李秋红难得在家,为明天的大年做准备。

正月十六下午,郁从容就要返校了,她的整个寒假,加起来不到二十天。

李秋红非常重视这个大年,买了许多菜,其中有不少,打算做完给郁从容拿去学校。

天气还比较冷,可以自己留着吃几天,或者分给别的同学。

郁从心先打了个电话,确定小娟在关晓舟那里,跟家里打了个招呼就出发了。

关晓舟和白荷,以及小娟父母都出摊去了,只有小娟因为伤口没有痊愈在出租屋里待着。

这里没有电视,小娟在听英语磁带。

收到药膏很高兴:“这瓶子好漂亮,哪儿买的呀从心?是不是很贵?”

郁从心帮她脱肩膀的衣服:“不贵,但听说很有效,咱们试试。”

小娟打开瓶盖,一股淡淡的幽香扑面而来。

那是一种混合了草药和多种花香的味道,小娟眼如银月:“还说不贵,光这味道闻着就不便宜。”

小娟的伤口已经结痂,各种凌乱的痕迹看起来触目惊心,郁从心看得难受,用指尖抠了小小一团,在伤口周围轻轻推开。

“痛不痛?”

小娟摇头:“不痛,你可以重一点,轻了有点痒。”

郁从心说:“先少涂一些,看看过不过敏。”

五分钟后,小娟没有不适的感觉,郁从心才将她的伤口整个涂抹了一遍。

抹完药,她拿出一个精美的小盒子:“前天我姐姐生日,我和她一起去了恐龙乐园,这是给你买的礼物,里面可好玩儿了,等你伤好了我请你去玩儿一趟。”

小娟打开盒子,见是一条精美的手链:“好漂亮!”

郁从心拉起袖口,将自己的展示出来:“姐妹款,我也给甘萍买了一条,开学送给她。”

太阳落山时,郁建华家迎来一位客人。

同村下冲的赵三明。

那是个老实憨厚的汉子,古铜色的皮肤和健硕的体格,彰显着他浑身使不完的力气。

他和郁建华年龄相仿,从小一起长大,一直谈得来。

郁建华家的田地,就以每年两百块的价格租给了他家耕种。

每次见面他虽言语不多,却总给人可靠的感觉。

这次郁家打地基和建房,他帮着忙前忙后,但初九那天下午开始就没来了,说是她媳妇儿郑二生病了,带去县城看病了。

郑二娘家在县城边,这几天两人都没回来。

时隔几日,赵三明愁容满面的找来。

郁建华将人迎进屋,泡了杯热茶:“这是咋的了?”

素来顶天立地的汉子红了眼眶:“我们家郑二,年前一直说胃痛,我们以为是肠胃炎,张医生那里拿了点药。

初九那天突然痛得不行,我带去县里做了个检查,医生说……可能是胃癌。

我不相信,马上带她去市里重新检查,市里也说是胃癌。”

郁建华张开嘴发不出声音,正在剪辣椒段的李秋红和郁从容也惊呆了。

郁建华呆了半晌才回神:“我听说,早期还是能治的。”

赵三明抹了把脸:“已经中期了,医生说可以治,但未必治得好,让我先准备五万块钱。”

郁建华看向李秋红,李秋红放下竹筐,颤着声问:“治吗?”

赵三明点头,眼泪砸到地上:“治!她跟我这么多年,受了那么多苦,我砸锅卖铁也要给她治!”

李秋红松了口气。

她真怕赵三明一句没钱,就放弃了。

这在农村太常见了,不是不想治,谁也不想放弃一个活生生的人。

但动辄几万块的巨额医疗费,几个家庭承担得起?

到了此时,两人也大概明白他所谓何来。

郁建华看向李秋红,后者向他点了点头。

郁建华说:“你是不是想……”

赵三明泪流满面:“兄弟,你们家的地我怕是种不下去了。

我育了很多黄瓜苗,本打算把你家地也一块种上,但我媳妇儿手术不能拖,后面还要化疗,不能再干重活。

还有……你们能不能……借我一万块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