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地表最白炮灰 > 第68章 第六十八回 王后殿里识计谋,郡主蜀地遇神算

外传南阳公主传

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正篇开始十一年前。扬州晋王府里一片混乱,侍女和下仆们在走廊里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乱作一团,人人嚷道,“不得了!长郡主自缢了!”

这时,一位衣着华贵的妇人带着一群随从,正急匆匆地赶往郡主居住的千秋殿。这位妇人姿色极艳,头上各种繁复的饰品令人目不暇接。虽然衣着极其华贵,面上却是一派气定神闲的从容神态,人上人才有的尊贵仪态显露无遗。这时,几位侍女匆匆走来,对着妇人屈膝行礼道,“王后娘娘,御医已经救起了,说长郡主没有性命之危。”

闻言,萧王后用别人难以察觉的动作,轻轻吁了口气。转眼之间,又恢复了平日那气定神闲的表情。她随手示意,不等侍女们起身,又道,“走,看看去。”

侍女们行个礼,跟在队伍后面,一行人直直地走入千秋殿,长郡主的寝宫。这里,已经乱做了一团,人们进进出出。见到萧王后一行,纷纷停下脚步,鞠躬行礼。

萧王后没空搭理他们,径直走入郡主卧房,只见里面也有几人立着,有的是侍女,有的是侍从,还有人作医师模样。众人一见王后,纷纷行礼。御医也站起身来行礼,低声道,“微臣方才给长郡主把过脉,也开过方子。幸好发现的及时。以微臣之见,没有性命之危。”萧王后点点头,沉声道,“都给本宫出去!”

众人一听,如释重负。郡主上吊闹出好大动静,幸好侍女发现的早,抢救下来。他们也不想待在这个是非之地。正好王后娘娘赶人,于是纷纷退下。转眼间,房里的人就走了个一干二净,还带上了门。

萧王后径直走到床榻前,看见她的大女儿正躺在床上,双目紧闭。算起来,这个女儿年方十三,正是豆蔻年华。如果按现代人的岁数来算,才是个初中生。

女儿生得唇红齿白,面目周正,活脱脱是自己这个模子按出来的。看着女儿的俏脸,萧王后不由地想到自己这个年纪的时候。那时,她刚好与当朝皇上完婚。哦,那时他还不是皇上,还是二皇子,晋王。那是多么遥远而又幸福的往事呀!她暗自庆幸,当年幸好嫁了给晋王,将来才有机会施行自己的大计。

如今,女儿也长到了当年自己出嫁时的年纪。自己和皇上合计,千挑万选,想给女儿找个合适的好人家嫁了。算去算去,朝中只有宇文家的三公子,当朝丞相宇文化及的亲弟弟宇文士及配得上女儿。那年,宇文士及年方二十五,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听说此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才学居宇文家三兄弟之冠。若不是如此人才,又是出身豪门,哪里配得起她这金枝玉叶的女儿。

可是,女儿大概是被自己和皇上自小教惯坏了,性子十分任性。也不知道这娃儿想什么,自从前月用膳时,她提过出嫁一事,女儿就闷闷不乐,一脸的抗拒,也不知道同宇文家有什么仇怨。后来更是同她吵过数次,扬言死都不嫁。非要她嫁,只能收她的尸骨云云。闹得母女俩不欢而散,心里至今有芥蒂。

现代人说,女人的把戏无非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不,今天还真上吊了。

萧王后盯着女儿的俏脸,望了一阵,发现女儿的眼珠转了一下,便沉声道,“既然醒了,怎么不起?”这时,郡主睁开眼来,望着母亲笑道,“儿臣刚醒,参见母后。”

萧王后哼了一声,道,“你不嫁就不嫁,演这戏做什么?”郡主望着母亲,一脸无辜道,“母后何出此言,儿臣不明白,只是心里难受得慌,不知怎的就干了傻事。”

萧王后盯着女儿,心想,你就演吧!我是你娘,难道还不知道你这点小心思么?她是不懂,为什么好端端的婚事,女儿就是不嫁。或许,不该让女儿看那些佛经,乌七八糟的东西,乱了心神。好端端的女孩儿家,去读什么秃头和尚才念的佛经,真是莫名其妙!

可惜,她后悔晚了,女儿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心思,不是当年那个追着她后面转的乖宝宝了。如今就算令人把佛经烧了,恐怕女儿又会演一出上吊戏。这次幸好救起,下次就不知道了。她不敢去想下次,只得轻叹一声。唉,随他去吧。反正,郡主多的是。此女不嫁,还有别的郡主嫁给宇文家嘛。

作为母亲,她可不愿眼睁睁看着女儿死在面前。于是,母女俩一番寒暄后,萧王后就从千秋殿退了出来。

母后一走,长郡主就从口里吐出一枚药丸,信手扔到床前的痰盂里。这是她花了好大力气从民间搜罗到的秘药,据说有一个时辰内假死的功效。刚才她用了,感觉药效也不怎么样。或许瞒过了别人,可是母后一眼就看穿了她的把戏。

果真是知女莫如母,自己这以死相逼的把戏是瞒不过母后的。那么,如果母后还要她嫁宇文家,她是否应该真的死上一回呢?她也不知道,说不清。

反正,自从几年前她开始了解佛法后,对世间的男女之事,就没有多少兴趣了。如果要她委身于一个连长相都不知道的男人,为他生儿育女,不管母后把那人说得多好,她都宁愿去死!反正人死,也不过一次轮回。红尘俗世,本就不值得留恋。两年后,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长郡主年满十五,行及笄之礼。先皇为表庆贺,赐封号“南阳”,于是世人称她为南阳郡主。话说两年前她以死相逼,父王母后怕了,退了婚事,让别个郡主代她嫁了宇文家,倒是如了她的愿。自此之后,“长郡主的婚事”成了宫中的禁忌话题。谁都知道,这个郡主不得了,王后娘娘都怕。她的婚事,万万提不得。提了,等于摸老虎胡须,不知道会惹出什么祸事。

南阳郡主乐得清闲,不是读经礼佛,就是游山玩水,谁也不敢说她的不是。这不,她才刚领了封号,就借口“宫中住久了烦闷”,吵着出去散心,还专门去蜀郡的峨眉山拜佛,说是听闻那里佛光普照云云。母后也懒得阻挡,反正这个女儿住在宫中也不令她省心,于是跟送瘟神一样送走了。正好,蜀郡有个她的熟人,好像叫袁天罡的,十几年前,还是自己与晋王的合婚人。多年不见,正好让女儿去拜访下。

话说南阳郡主从扬州出发,一路游山玩水,入寺礼佛,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蜀郡。一路上,各地官员好生伺候,各种好吃好玩的东西上贡了一大堆。她也花不完,好吃的都吃了,用的嘛,都打发随从送回王府了。

这一行人刚到蜀地,就有官员来迎接他们了。只见接应的官员是一队数十人的队伍,领头的貌似位书生,见到郡主就是躬身行礼。郡主好奇,问道,“你们怎么知道我今天到?”书生拱手道,“前几日,我家老爷夜观天相,说心宿显亮。再一卜算,郡主不日将到此地,要我等在此接应。”

郡主好奇,道,“这么说,你们早就知道我今天来了?”书生道,“我家老爷向来料事如神,从不虚算。”

郡主听了,心想,他口中的这位老爷好神奇,自己一定要见见。哦不,应该说,必须见。因为,这是母后亲**代的要事。她于是道,“领路!带我见见你家老爷。”一行人颠簸了两个时辰,直到太阳西垂时,才行到一处偏僻的小县城。队伍左转右绕,最后在一处县衙门前停下。

郡主推开轿帘,望着官邸,快嘴道,“你们这个资官县,也不怎样嘛!比我父王的扬州城,差远了。”书生微微一笑,拱手道,“巴蜀穷乡僻壤,自然不能同富庶天下的江南比。不过,我等弹丸小地,还是有斋饭为郡主接风的。”说着,他引路,一行人进了县衙,只见一桌丰盛的宴席早就摆好了。

郡主是少女心性,来到与江南迥然不同的巴蜀,见什么都稀奇。她转动着眼珠子,盯着桌上的大餐,不住问道,“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书生为她一一介绍,说那盘炒鲜笋一样的菜叫“玉人吹箫”,那盘好像是蘑菇煮的汤叫“金钱万两”,总之都有个好听名字。再一闻香味,令人馋涎欲滴。这些都是自己平生未见的山珍,主人似乎听闻自己信佛吃素,甚至没有上荤菜。

颠簸了一天,郡主和随从都饿了,一番风卷残云。不出半个时辰,酒席上的盘盘碟碟都见底了。郡主拍着隆起的肚皮,站起身来在大堂里散步,信口问道,“你家老爷呢,怎么还不见?”

书生皱了皱眉,人家客人饭都吃完了,主人竟然还没露面。这,确实不合礼数。于是搪塞道,“我家老爷公务繁忙,或许抽不开身,等鄙人再去催催。”

郡主摆手道,“罢了!领路,我自己去。”于是,两人在不大的县衙里穿梭起来,暗淡的月光撒在两人身上,分外明亮。不多时,书生就将郡主带到一处屋子前。这屋子没点灯,黑咕隆咚的,也不知里面有没人在。

书生拱手道,“郡主,老爷就在里面。”郡主是少女心性,也不敲门,抬腿就闯了进去。书生在她身后,连忙点灯。只见屋里到处都是卷宗,中间有一张案几。一名发须全白的中年男子低头趴在案几上,似乎被郡主的脚步声惊动,这人抬起脸来,露出一张苍老的面容。

郡主一见,心里不由地抖了一下。这人怎么这么老,听说他是父母的合婚人,如今算起来应该也就四五十岁。可是面相如此老迈,说他七八十岁了,也不足为奇。而且,这人好大架子,区区一个芝麻官,却敢不来迎驾她这个郡主。要不是看母后的面子,她早就发火了。

这人望着郡主,微微一笑,行礼道,“资官县令袁天罡,见过郡主。令尊夫妇,安好?”郡主点点头,举手回礼,道,“都好。母后听说孩儿来蜀地游玩,让我一定来探望先生。”

袁天罡点头,忽然小声问道,“令尊现在还是晋王么?”郡主回道,“嗯。”她心里奇怪,这人为什么这么问?父王不是晋王,还能是什么?哦,父王去年做了太子,可还是晋王呀。

袁天罡又是微微一笑,不再追问。他在多年前做合婚人时就看出,晋王有帝王之相,迟早是当皇帝的。这些天机,万万说不得。他也就心知肚明得了,不可被第二人得知。两人一番寒暄后,郡主心直口快地道,“听闻先生工于相术,天下无双。一定请先生为我看看,看我前程如何有。”这是她出门前,母后特别叮嘱的要事。至于为什么,她也猜到母后的心思。无非不就是,看看她以后不嫁人,还能有什么归宿。自己什么归宿,这还用看么?大不了,出家当尼姑去。

袁天罡闻言,将郡主拉到灯下,目光在她脸上转了好几圈,仔细打量了好一番。他看了许久,久不做声,看得郡主心里发毛,忍不住出言问道,“我这相如何?”袁天罡这才放开她,用手掐着胡须,沉声道,“已有分数,只是,郡主贵相复杂,在下可能看错了,不知当讲不当讲。”

郡主好奇,催促道,“讲!”袁天罡这才说,“郡主你这相,大富大贵,日后必定是母仪天下的人。”郡主不解,母仪天下?难道是做王后么?她一个郡主,怎么可能做王后?莫非,莫非是和亲,嫁给蛮夷的王?

这么一想,郡主不爽了,翘起嘴道,“我看先生这相,侃得也不如何准嘛。”袁天罡微微一笑,搪塞道,“夜了,老眼昏花,或许是看错了。”

两人一番寒暄后,匆匆别过。袁天罡望着郡主离去的背影,心想,在下才没有看错,只是,天机不可泄露。

正是:

神算闻名天下知,贵人千里来求问

莫道在下算不准,天机真相不可漏

四年后,先皇驾崩,晋王以太子身份继位登基。民间一直有谣传,五年前,晋王用计逼先皇废太子,改立他做太子。然后又害死先皇,自己做了皇上。只是这种说法无凭无据,或许只是反王们拿来造反的理由罢了。总之,皇上登基,郡主封号不变,只是世人改称道,南阳公主。郡主变公主,按规矩来说,确实升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