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地表最白炮灰 > 第73章 众妖怪守株待兔,虔诚徒入寺拜佛

地表最白炮灰 第73章 众妖怪守株待兔,虔诚徒入寺拜佛

作者:琴立春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5:00:58 来源:书海阁

话说巫王山山脚下的中军帐里,北平王听了岑军师的计谋,道,“来人!”之后,一连几个信使飞马向京城奔去。又过了几日,江湖上传出风声,说巫王寨的匪首孔京死了!死在巫王寨那把大火里,连同他的手下响马几百人,都烧成了焦炭。北平王还派人运了几具面目难辨的焦尸去京城,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官家是这么说的。

江湖上还传闻,孔京同罗成大战九九八十一个回合,最后同归于尽,两人的尸身都成了焦炭。有罗成的仇家听了,拍手称快。争天下第一的对手,又少了一个!有罗成的粉丝听了,暗自暗叹,少保生得如此俊俏,想不到如此薄命,真是天妒英才云云。

这时候,在离孔京等人驻地没多远的地方,大概也就十里地的山间,有一处茂密的树林。林中树木极多,枝丫参天,暗无天日。其中,有一株大得异样的树,周围有好几道身影蹿动,长着翅膀和尖牙的小妖在附近上上下下,给大树传递消息。

“大王,小的探到”一只小妖跳上大树的枝丫,低声报道,“心相贵人带众多人马,向少林寺方向去了。”

“嗯。”大树出声了。这可不是普通的树木,认真看看,正是前两日袭击南阳公主一行人的大树。严格来说,应该叫南川大王。在这方圆数百里内,他是响当当的一号妖王,称王上百年,在妖界也是有些名号的。为何盯上南阳公主?说起来有一番缘由。多年前,他就听妖界传闻,木性与天上的心宿契合。自己是木性树妖,要是吞了带有心宿之印的贵人,那就能得道升仙,摆脱妖身进入仙界。

带有心宿之印的人,在妖界叫做“心相贵人”,可不好找。据说上百年,上千万人中才出一人,极为稀少。而且,此印记偏爱富贵之家,也不知道是寻求保护,还是被贵人家的富贵气吸引。

南川大王听说,当朝皇上的大女儿南阳公主就是个“心相贵人”。可是,公主常年住在深宫,层层保护,哪里是他能靠近的?他的外观是一株大树,身形庞大,也不方便去别的妖怪的地盘上抓人。于是他苦等了二十年,这才等到南阳公主游经自己地盘,这个千载难逢的下手机会。

后来,他设伏擒了公主,可是消化吸收公主身上的“心相之印”并不容易。怎么说,他也只是个下级妖王,以他的道行,至少也要六六三十六天。谁知,就在这段时日里,不知哪里来的男子,竟然看穿了他的妖术伪装,虎口夺食般抢走了公主。

这男子,究竟是什么来头?南川大王闭目思索,自己的妖术天衣无缝,不可能被一界凡人看穿。除非——他忽然想到另一种可能,除非对方的道行比自己更高!或者是有道行更高的靠山助他!那是什么?仙?佛?神?魔?

南川大王不明白,他同那男人只有短暂接触。对方刺了自己一剑,没有灵力、仙力、神力什么的,就跟凡人砍柴一样,不痛不痒。可是,他隐隐感觉,这男人不是那么简单。对方身上有东西,令他看不透。

那是什么呢?南川大王不想了,睁眼下令道,“追!”他忽然很想,再去会会那男人。另外,他实在舍不得,等了二十年的“心相贵人”就这样飞走。错过这次,下次升仙的机会,还不知道要等上多少年。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故事又回到孔京这边来,他指挥人马昼伏夜出,走在山道上,避人耳目。这同公主的官家人习惯刚好相反,她抱怨了多次,可是没用。孔京说不走就不走,由于生死结的限制,公主没法扔下他自己跑路。

孔京这边人多势众,打也打不过,不可能把这人绑了跑路。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她只能走一路,抱怨一路。两天下来,周围人感觉耳朵都生了茧子。

即使走得缓慢,三天后的拂晓,他们终于来到了少林寺地界。这时,天还是一抹黑,南阳公主就吵着要入寺拜佛。孔京和众人商议了一下,觉得少林寺是天下名寺,白天或许香客众多,人多眼杂,搞不好会暴露行迹,被官府得知他们的去向。

要入寺,最佳时间就是现在。夜深人静,避人耳目。可是,夜里没有日光,是妖怪出没的时候。想到不久前那场人妖大战,孔京又觉得,不能不防。

于是,趁队伍在寺外扎营,他陪着公主入寺,后面跟着数十人,有公主的侍卫,也有孔京的亲信和单雄信的弟兄们。一行人打着灯笼走在寺外的台阶上,拾级而上,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分外清晰。看着眼前的景致,孔京忽然觉得有趣,想不到自己也会有夜里进佛寺的一天,这种体验真稀奇!

前世,他在旅游时去过佛寺,都在白天,周围还挺多香客。如今,他在另一个世界,半夜摸黑进佛寺,就跟做贼一样。

不对,在官家人心中,自己或许就是个贼,不然怎么叫匪首呢?只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他这个贼有操守,不屑干什么偷鸡摸狗的勾当。他的目标很大,那是——全天下。关于这点,三天来,一路上,公主同他吵了多次,彼此都说服不了对方。这时,走在他前面的公主突然回头,望了他一眼,神色复杂。天黑看不清楚,孔京也不知道,公主想说什么。结果,什么也没说,两人就这么默契地走上山去。

孔京不愿承认的是,彼此吵多了,竟然吵出感情来了。论年纪,公主大自己几岁。但要论见识,他前世今生加起来,比公主高上不知道多少倍。翻来覆去,公主的道理很简单,她信佛,又是皇上的女儿。所以她认为,孔京这样造反是不对的。造反,难免要杀生,犯了佛门戒律中最忌讳的“杀戒”。

孔京直言不讳,自己是杀过人,杀过不少兵卒。笑话,北平王带着十万大军打上门来,他不杀人,莫非伸长脖子等人来砍?他承认,自己是不把杀人当回事。他清楚地记得,前世,他中风了,在病床上躺了三年,并没有任何人真在意他的死活。就连亲人,最后也抛弃了他。那么,自己为什么要做什么菩萨心肠,在意别人的死活呢?

无人理他,神佛也没有理他,所以他前世死了。这段前世经历,令他看穿了世间真相。以前别人对他笑脸相迎,他对别人陪笑脸,那都是演戏。一旦没了利益,谁也不会对他演戏,立刻变回一张冷脸。因此,他前世死过一次,悟出个道理,万般皆是戏,唯利一点真。

这世间,只有牟利才是真的,其他可能都是别人演的戏。所以,他要造反,要把天下的好处都握到自己手中!这个道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怎么可能明白呢?

所以,公主用佛家那套来唠叨他,说什么犯“杀戒”,死后要下地狱,他只当公主在放屁。

妈的,老子前世死过一次,没见到地狱长什么样!要真有阎王,阎王也没收他,所以今生他无所顾忌。谁要挡他道,别说杀人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公主当然不知道孔京想什么,她只觉得这人不可理喻。自己动之以情晓之以礼,高官厚禄且不说,甚至多次暗示以身相许,可是这人就是不听,铁了心要造反,要同父皇作对。她甚至怀疑,这人是不是疯了。

从小到大,她从没见过谁敢说半句对不起父皇的话,可是眼前这人非但说了,还说得理直气壮,面不改色心不跳。究竟是谁给他那么大的胆子?公主觉得好奇。也许是他声称的先祖,那个孔庙里吃冷猪肉的圣人。圣人真的在为他撑腰壮胆吗?

公主这么想着,对他越来越感兴趣,这是有生以来,头一次对男人感兴趣。天哪!十年前,爹娘给自己安排了宇文家的婚事,自己连正眼都没瞧宇文家那人。可是如今,自己竟然对一个反贼生了兴趣!公主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跟这反贼一样,疯了。

一行人在台阶上走了不远,就来到一处古寺前。目测古寺规模不大,寺门虚掩。公主信步上前,推开门。众人缓步入寺,眼前到处是残垣断壁,木材石块扔得到处都是,一派残破凋零的景象。

孔京见了,不由皱了下眉,心想,这里不是天下名寺吗?难道无人打理,竟然如此残破?他想起前世进过的佛寺,不说欣欣向荣吧,至少也是干净整洁,令人赏心悦目。看来,这个世界,同自己前世那个现代,还是很不同的。

众人又行了几步,进了个大殿,牌匾上写着几个大字。黑灯瞎火的看不清,也不知道是不是“大雄宝殿”。殿里有几尊佛像,看着破破烂烂的,头顶积满尘埃。孔京不信佛,说不上这是什么菩萨,只觉得这佛像连个金身都没有,半点也不气派,自己是不屑拜的。他心里默默吟了首诗,道:

佛要靠金装,人得靠衣装

客遇泥菩萨,不舍香油钱

公主似乎很虔诚,不顾殿里蒲团肮脏,倒头就拜。她的侍从们也跟着拜了拜,仕信有样学样,也想跪拜。可惜她的身形太可怕,进不了大殿,只能在门外拜了下。

“谁呀?”正在孔京冷眼旁观时,旁边忽然传来一声轻呼。众人转头,只见来者几人,打着灯笼,一身僧袍,似乎是这寺里的和尚。公主还没做声,随行的公公就上前搭话,一番寒暄,说明来意。

“阿弥陀佛。”和尚双手合十,热情了许多,“施主大驾光临,寒寺蓬荜生辉。”看来,公主驾到,和尚也要卖点面子。孔京忽然觉得好笑,说好的四大皆空呢?还是这个世界的佛门,同自己那个世界的佛门不大一样?

“请问,少林寺是天下名寺,为何这般景象?”公主快嘴,抢白道。和尚似乎面露难色,回道,“出家人不打妄语。自从数十年前,先帝下诏后,本寺众僧起了争执,寺中景象就越来越差。”

“原来如此。”公主点点头,似乎尽兴,告辞退出。众人跟在她身后,似乎被她的情绪感染,人人一言不发。孔京不知道,这个世界在三十年前发生了一件大事,史书上说,北周武帝为了振兴国家,做了件大事:灭佛。倒不是这皇帝对佛门有什么成见,而是当时佛寺人满为患,有好几百万人。这么多人,一不种田,二不交税,三还不当兵,如此下去,怎么得了?谁来建设国家,谁来保家卫国?

所以北周武帝下诏,强令僧人还俗,以至于像少林寺这样的天下名寺,都没多少僧人驻守。

公主走在下山的台阶上,心里苦闷。这般残破景象,她一路上见了不少。原本以为天下名寺会好一点,谁知也同她之前进过的佛寺差不多。早知道如此,她又何必心心念念地想着这里?

“阿弥陀佛!”想到这,她轻声吟诵佛号。佛法无边,普度众生。

在她看来,天下那么多纷争,就是因为信佛的人太少。虽然她可以对父皇撒娇,可是她知道,父皇也不信佛,不会如她所愿,下诏弘扬佛法。要是人人都信佛,哪有人造反?

想到这,她斜眼望了眼身后的孔京,心中忽然升起一种莫名其妙的使命感。说不清是怜悯,还是母性本能。这人不信佛,才会行差踏错,造什么反。本宫一定要从旁引导,让他知错,佛法才是对的。

孔京并不知道公主在打的主意,他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同前几日他踏入桃林时相似。那是种难以形容的诡异感。

“当心!”他冲到公主面前,抽出佩剑。在他身后,人人拔刀。这时,旁边林间一片耸动,大大小小的树木似乎都活了过来,挥舞着枝丫向众人扑来,如同前几日的那一幕,再度上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