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地表最白炮灰 > 第99章 第九十九回 王伯当神箭定胜负,轩辕剑絮叨百年史

话说李密同程咬金、王伯当等人,偷偷摸到战场外的山岗上,前方正是他们之前驻扎过的山门外平地。当初袭人抚琴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血海,无数响马汉子厮杀着,搏命着,俨然如同数月前十万大军进攻巫王寨的那一幕重现。

好巧不巧,他们在的位置刚好可以俯瞰敌营。只见远处下方有个大王模样的汉子,正背对他们,不断发号施令。落日余晖,刚好从他们背后射过来。

由于向阳,山下的众人看不见他们,而他们却可以将下面一览无余。不过,下面战场里好几万人厮杀,他们这十来人的小队伍,当然不敢轻举妄动。

李密眯着眼观察了一阵,低声道,“诸位壮士,你们看山下那人,可是头儿?”周围人一听,纷纷点头。以他们的江湖经验看来,山下那人毫无疑问就是敌军的大王。所谓,擒贼先擒王,要是拿下敌军的大王,那山下这仗,多半是敌军败了。

程咬金大咧咧地道,“各位稍等,待爷爷我冲下山去,一斧头一个,把头儿砍了,给山上的兄弟们带点礼。”王伯当一听,连连摇手道,“四哥,切勿鲁莽!”明眼人都知道,山下好几万人呢,你单枪匹马冲下去,岂不是送死么?

程咬金挠挠头,他也不是白痴,感觉砍下面好几万人,是有点吃力,于是嗫嚅道,“那你看,咋办?”王伯当单眼瞄了一下,沉声道,“这个距离,在下还想一试。”这话一出,周围人人摇头。他们在的这位置距离敌军大王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至少有五百米。寻常弓箭的准头,也就两百米左右。就算万中挑一神箭手,也只能射个三百米上下。再远,只能听天由命了。也因此,敌军大王周围的手下,并没提防远处山岗上的他们。

李密咪着眼打量了王伯当一阵。他虽然年轻,但出身豪门世家,颇通一点观人之术。过去,他耳闻过“当朝唯一文武双状元”的传奇事迹。虽然他不确定,那个传奇人物是否真是眼前这人。如今让这人试试,又有何妨?大不了,打草惊蛇,离得远,一走了之,敌人也追不上。于是他点头道,“王壮士有意,在下拭目以待。”

于是,王伯当纵身跃出,以半蹲姿势弯弓搭箭,对着山下瞄了一番。然后,只见他猿臂轻舒,一支利箭如闪电般射出。说时迟,那时快,顷刻间,这箭就贯穿了山下敌军大王的脖子。

可惜,距离太远,众人看不真切。只见山下乱作一团,手下们抬头四下张望,还不知这箭从哪来。这时,人人心中喝声彩,成了!

李密笑道,“真乃神技也!在下叹为观止!”王伯当转身拱手,谦让一番。周围人人道贺,心里纷纷赞叹,这般百步穿杨取敌人首级的箭法,天下怕是哪找第二人。

山下敌军失了统帅,阵脚大乱。单雄信和徐茂公乘胜追击,很快就率军把敌军打得一塌糊涂。可怜敌军浩浩荡荡开来的五万人马,两万多官兵借兵逃了,近一万死在阵上,两万多倒戈,成了瓦岗军的兵马。谁也没料到,李密的偷袭,无意中左右了战局。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在瓦岗山地底,孔京正端坐在营帐中,听那怪影把事情缘由从头道来。这番谈话,耗时颇久。由于怪影的两个身份时不时会自己吵起来,浪费不少时间,因此这两个时辰里,公主、紫妍和袭人进进出出好几次后,孔京总算从怪影前言不搭后语的叙述中,如同做拼图一样,把事件的全貌拼凑出来。

这期间,紫妍来问过他好次,夫君还好吧?孔京也不知道自己为啥这么做,或许是,无聊。又或许是,好奇。走到这里,再也无路可走,眼前只有个压在巨石下不知多久的妖怪,还有二十多人的尸骸。他十分好奇,这里究竟发生过什么。

直到两个多时辰后,他才吃力地理出个头绪。这是个很长很长的故事,简单来说,大概五百年前,还是汉朝的时代,三国还没出现。那时,有个长得像猕猴的大妖怪占山为王,自立为“齐天大圣”。后来的事,有些如名着《西游记》说的,有些不同,总之这妖怪不老实,大闹天宫,被厉害的神仙击败了。

然而,这妖怪命硬,神仙也弄不死他。又或者,他气数未尽,命不该绝。总之,神仙为了镇住它,设了个厉害的法阵,阵眼是一柄神剑,名为“轩辕剑”。

话说这剑大有来头,与昆仑镜一样,是上古神器之一。传说这剑是神仙赐予黄帝对付蚩尤用的,后来传给治水有功的圣人大禹,他的后人又开创了华夏第一个朝代——夏朝。因此,这剑同华族的历史,其实大有渊源,数千年来传来传去,又回到神仙手上。

此时,这剑已不是数千年前,神仙赐予黄帝时的模样。这么多年来,后世人用这剑斩杀过无数敌人,人血早已浸透了剑的每一处。这剑,原本就有神通力,能自行动作。如今饮了那么多人血后,它被重重煞气包裹。不知从何时起,它有了自己的意识,自称“轩辕”。或许应该叫它,剑魂才对。可惜,剑魂不能远离剑身,因此只能在地底游荡。所以,孔京一下到地底来,就遇见了在此徘徊的它。然而,煞气缠身的剑魂可不是什么善类,它只想着一件事,毁灭。

也许,数千年来它见过太多杀戮,认定毁灭才是世间唯一有趣的事。想到这,孔京总算理解了,为何一路上怪影都咒自己快死,还想方设法作梗。

继续刚才的故事,到了三国时代,魏蜀吴三分归晋。大概三百年前,有个叫慕容翰的贵族路经此地,偶然遇到被压在山底的大圣。当时,轩辕剑镇了大圣两百多年,无聊得很,剑魂就怂恿这人把自己带出去玩玩,它可以帮这人实现征服天下的愿望。

当然,剑魂也不是白帮他。他们有个约定,这人百年后,必须把剑归还此地。这,或许是大圣也无聊得紧,期望剑魂与它作伴吧。或是别的什么原因。

后来慕容翰运用轩辕剑的神通,建了番功业,想要在这瓦岗山自立为王。可惜,这人运气太背,又或许遇人不淑,称王前夕遭遇内讧,又被强敌围攻,内忧外患一起来。兵败后,他身受重伤,带着预计称王用的众多物事逃到地底来,最后饮恨死在地底,就埋在大圣附近。

光阴荏苒,又过了一百多年。大概五十年前,机缘巧合下,一位皇族美少年来到此地。这时,剑魂耐不住寂寞,再度怂恿少年,带它出去。再后来,少年手持轩辕剑,果然建了番功业,成了王爷。后世人称,百战百胜兰陵王。

然而,兰陵王没啥野心,明明自己有希望称帝,最终被当皇帝的弟弟猜忌,赐了鸩酒,三十来岁,年纪轻轻就死了。后来,他的亲眷遵他的遗愿,将他的遗体和轩辕剑一起送回这里。

可惜,谁也没想到,这是条不归路。或许是轩辕剑的煞气太重,这些人来到镇压大圣的地底,安葬兰陵王遗体后,不久就起了内讧。互相杀戮下,这二十几人竟然莫名其妙成了殉死之身,埋骨地底。

后来,某次地震中,地窟入口坍塌了。这里本来就十分隐秘,山中土着也不知道。洞口一塌,世间再无人知道此地的存在。

如今,轩辕剑在地底埋了四十年,常年寂寞中,它竟然分裂出两个人格。一个大人格,煞气很重,十分疯狂嗜血,自称“轩辕”;另有一个小人格,相对善良理性,自称“本王”。其实,孔京更想叫它——“兰陵王”。

也许这个人格,真是多年前埋葬在这里的善良王爷。可惜,“兰陵王”比“轩辕”弱得多,因此直到孔京找到镇压大圣的地方,也就是轩辕剑的本体所在,这个人格才变得稳定,才能告诉他那么多历史。

如今,时隔四十年,轩辕剑再度见到活人,它当然想孔京把自己带出去。毕竟,这暗无天日的地底,哪有地上的花花世界好玩?

这点,孔京没什么异议。他边听剑魂的诉说,边心里琢磨。他不像旁边的公主,可没什么菩萨心肠,才不会同情大圣和轩辕剑在这地底关了几百年。他在意的事只有一件:怎么出去?

因为,剑魂的煞气十分可怕,之前他就见识过两次,盈盈和十来名手下都死在煞气爆发引发的内讧中。困在这里,他们迟早会同兰陵王的亲眷们一样,饮恨而终。在逃出生天这事上,孔京同剑魂倒是一致。

他心念急转,毫不理会周围几名女眷诧异的目光,忽然伸手,对着怪影道。哦不,应该叫剑魂,“我可以带你出去,可是,咱们得约法三章。”

剑魂闪了下,也不知他有没头,或许是点头道,“说来听听。”孔京朗声道,“一,你不能伤我。二,你不能伤我的手下。”剑魂沉默了,片刻后,他又道,“这个,本王可以答应你。只是,你必须带我杀敌,让我饮血,才能发散煞气。”孔京点头道,“这个容易。”

他又想起数月前,巫王寨前对阵十万官兵的一幕。那时的战场上,他杀了几十人。前世,连鸡都没杀过的他,如今杀人如麻,心里却没任何不适。也许,他的本性同剑魂相似,都是嗜血的。如今,他要称王称霸,杀人还不是迟早的事么?

“第三嘛,出去后,你得听我号令。”孔京对着剑魂,嘴唇翻动,吐出最后一个条件。这次,剑魂没有应答,反倒不屑地哼了一声,反问道,“你有何德何能,要本王听你号令?”

孔京语塞,道,“你若不听我号令,我又为何带你出去?搞不好,养虎为患。”

然后,孔京与他争辩一番,互不服输。最后,孔京只得说,“此事暂且搁置。如何出去,你有办法么?”这时,剑魂总算闭嘴,低声道,“笑话!本王要有办法,早就出去了,还用找你么?”

这时,孔京早已精疲力尽,也不理会周围众女,倒头就睡。由于周围环境太过怪异,紫妍也没心情缠他,于是一夜安眠。次日,也不知道什么时辰,孔京醒了。刚睁眼,就看到几名女眷关切的目光。

他懒得解释,也没兴趣向众女解释,昨天从剑魂那听到的历史。简单洗漱用早餐后,他叫上众人,“走,看看去。”走出营帐,抬眼就是一圈人,围着被巨石压住的大圣。孔京挤上前去,只见好几名手下正在逗弄大圣,如同前世里游人参观动物园里的猴山那样,投食给它。大圣似乎无聊得很,玩得兴高采烈。废话,谁被关了五百年,怕是也都无聊至极。谁往他头上拉尿,他也能评头论足一番。

孔京盯了大圣一阵,忽然想起前世在电视剧里看过的情节,心念一动,冲着大圣朗声道,“大圣,我们放你出去。出去时,你给这上面开个洞,也让我们出去,好不?”这时,大圣转头过来,对着孔京叽叽呱呱说了一通,不知什么意思。

这时,一道声音从旁边传来,“此路不通,本王劝你作罢。”孔京转头,只见剑魂飘在头顶,明显听见他刚才的话。只是,他不懂,反问道,“为何不通?”剑魂又道,“它要是想出去,两百年前就出去了,哪用等到现在。”

孔京一听大惊,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问道,“你说什么?我不懂!”剑魂又哼一声道,“哼,想你们这些短短数十年命的凡夫俗子,怎可能懂大圣的心思。它至少活了上万年,早已厌倦人世,又在这里困了近五百年,它根本不想出去!”

正是:

餐风又饮露,闲看日出没

洞中五百年,谁道吾愿走?

这话声音不大,但在孔京听来,却如同雷鸣。什么?齐天大圣竟然不想从五指山下出去!这同他前世看的《西游记》完全不同。既然大圣不想走,他又有什么能耐让人家从这里出去?一时间,他望着巨岩下压着的怪物,没了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