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咸恒纪:恒变无极 > 第214章

咸恒纪:恒变无极 第214章

作者:华林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8-03 19:35:37 来源:书海阁

沈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务,他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每一个指令都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了手下。待他安排妥当之后,手下们纷纷恭敬地退出了办公室。刘宏见时机已到,毫不犹豫地一把抓起沈策,身形一闪,两人瞬间飞出了办公室的窗户。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在刘宏的带领下,沈策一同登上了风行舟,向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杨烈的都城正位于日隐城的东南方位,此时,杨烈派遣的两名大宗师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已然离开了都城附近,浩浩荡荡地朝着日隐城的方向挺进。

刘宏驾驶的风行舟速度快如闪电,令人惊叹。普通军队需要历经一个多月艰苦跋涉的路程,刘宏却仅用了短短几个小时,就飞到了这支三十万大军的上空。

若以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来计算,这三十万大军目前所在的位置距离日隐城大约有一千公里。毕竟,这庞大的军队才刚刚从杨烈的都城附近启程。刘宏不禁回想起自己前世在华夏时的情景,从洛阳到上海的距离差不多也是一千公里。在那个世界,由于交通的便捷,无论是选择乘坐飞机翱翔于蓝天,还是搭乘高铁风驰电掣,亦或是自驾在高速公路上疾驰,都能迅速地跨越这段距离,让人感觉两地并非相隔甚远。然而,在这暗影禁域之中,情况却截然不同。所有的士兵都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铠甲,手持着厚重的兵器,依靠自己的双脚艰难前行。只有为数不多的骑兵,能够依靠胯下的马匹稍微减轻一些负重。但即便如此,他们的行进速度依然缓慢而艰辛。

这三十万大军若要穿越这漫长的一千公里路程,光是想想,便能知晓所需耗费的时间定然极为漫长。尤其是在这夏秋交接却又变化无常的季节,倘若遭遇雨水的淅淅沥沥,抑或土地泥泞难行,能在一个月内抵达都堪称是快速的了。

通常来讲,于情于理,在缺乏高效运输工具的情况下,众多当权者大都会将都城选址于国家的边境线近旁。要知道,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都的安危至关重要,故而需要大量的军队来拱卫其安全。与此同时,边境之地同样需要众多的兵力来抵御外敌的侵袭。正因如此,在冷兵器时代,各国的当权者往往会将国都安置在边境线的附近,国都守备就是戍边战士,这样可以缓解后勤压力和财政负担。

然而,如今的北方王杨烈起初的确是把都城设置在了边境线附近。可随着他和部下南征北战,所打下的地盘日益广袤,边境线也随之不断推远。要知道,迁都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又岂能天天为之?!于是,在北方大河东岸的二十万大军被全歼之后,杨烈无奈之下,只能从都城附近再度集结三十万军队,派遣他们前往日隐城投入作战。这其中,甚至还有几万人是从中央大河的前线抽调而来。

在如今三国鼎立的局势之下,都城的迁徙无论朝向何方,实际上都没有太过重大的意义。毕竟,在这瞬息万变的局势中,在自己的领地之内,任何一处地方都有可能在瞬息之间成为烽火连天的前线。故而,在确立都城之时,只需着重考量其是否安全,是否风调雨顺,地理条件是否适宜等关键因素即可,无需进行过多的思量与顾虑。毕竟,世间诸事变化莫测,计划往往难以跟上变化的步伐,倒不如顺应时势,灵活变动。

刘宏和沈策乘坐着风行舟翱翔于天际,从空中俯瞰大地,能够清晰无比地瞧见三十万大军的行军路线。这规模庞大的万大军自然不可能拥挤在一条道路上前行,而是明智地分成了三路,每路皆有十万人马。他们由东南方向朝着西北方向稳步挺进。每一路都互成犄角之势,彼此呼应,配合默契。单是从这井然有序的布阵和行进方式,便能一眼看出这中军将领必定是一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大将军,深谙行军作战之道,善于排兵布阵,能够根据地形和局势灵活调整战略,以确保大军在漫长的征途中保持稳定的态势,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从北方大河东岸延伸至日隐城,这一大片区域皆为广袤无垠的平原。然而,当日隐城再往东或是往东南方向延展,景象则截然不同,呈现出一片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这片丘陵地带极为广袤,自北面的海洋起始,一路向南径直延伸至中部的中央大河河岸。也就是说,日隐城的西南方向依旧是平坦开阔的平原,但从日隐城的东北、正东以及东南方向由北向南望去,却是一大片高低起伏的丘陵,其间矗立着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小山。这些山峰的海拔并非高耸入云,最高的也不过二三百米左右。

可别小瞧了这看似不高的连绵小山,正是它们的存在,使得路途变得不再平坦顺畅。这片丘陵的东边是一片广袤的平原,正因为如此,在这一片丘陵的每一个隘口,无需派驻数量众多的士兵,只需有几千上万人,便能牢牢守卫住一整个隘口。这也正是沈策在成功占领日隐城之后,并未打算向南继续进击,也不准备向东跨越这片丘陵地带发起进攻的关键原因所在。在日隐城的南边,平原和丘陵地带的交界之处,杨烈的军队巧妙地依托丘陵的独特地形进行着严密的防守。而在东边,同样有杨烈的军队严阵以待,守卫着每一个能够通过丘陵地带的隘口。因此,沈策若想要对这些地区发起进攻或是在此地作战,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切不可意气用事、鲁莽行事。倘若只是脑袋一热、不加思索地贸然行动,只会导致手下的士兵遭受惨重的伤亡,这是沈策绝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这片由北边大海一直贯穿至中央大河、直接横亘在暗影禁域北方地区的丘陵地带的正东边,又是一片辽阔无边的平原。在这片平原的南边,靠近中央大河的北方河岸,隔着一座巍峨的大山之处,便是杨烈的都城所在。

由此可见,这三十万大军的进击之路绝非坦途。他们首先要跨越眼前的这一片平原,接着还需穿越日隐城东南方向那地势复杂的丘陵,随后才能抵达日隐城南边的平原,最终才能够对日隐城发起进攻。

在暗影禁域那永无昼夜之分的中央大河以北,一支规模达三十万之众的大军正艰难地行进着。由于此地的特殊环境,这三十万大军无法像常规军队那样全员同步前行。他们采取了一种独特而有序的行进方式:一批士兵驻扎原地休息,另一批则向着前方迈进。当休息的士兵养精蓄锐完毕,而行走的士兵疲惫不堪时,双方就会进行交替。原先行走的士兵原地驻扎休息,原先休息的士兵奋起直追,继续前行。如此这般,三十万大军在一批走、一批停的交替循环中缓缓向前推进。

刘宏驾驭着风行舟,带着沈策,悄然降落在一个已经安营扎寨开始休整的营地之中。这个营地中,约有五万士兵驻扎,放眼望去,没有严实的围栏,有的只是一顶顶排列有序的帐篷。沈策满心好奇,不知刘宏究竟打算如何应对这些士兵。只见刘宏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柄小巧的旗子,此旗正是刘宏那准法宝级别的千魂旗。

刘宏和沈策所处之地乃是杨烈地盘的腹地,距离杨烈的都城不远,相对而言危险系数较低。正因如此,负责巡逻的士兵只是按例执行任务,巡逻人数也较为稀少,整个营地的防备显得较为松懈。刘宏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千魂旗递到了沈策手中,并把千魂旗的临时使用方法直接传入了沈策的脑海。

要知道,这千魂旗本是刘宏的灵器,沈策自身无法直接拿来使用。唯有刘宏将独特的操控之法传授给沈策,他才能够对其加以运用。而且,沈策所修炼的乃是灵魂与精神力,体内并无灵力存在。故而,即便沈策能够主导千魂旗的使用,所消耗的灵力依然源自刘宏。刘宏之所以选择让沈策代为操作,是因为他不想亲自动手。倘若一个不慎,过度杀伤这些凡人,极有可能给自己招来诸多不必要的阻碍,甚至是滋生心魔。

沈策闭目凝神,仔细消化着脑海中刚刚接收到的所有信息。片刻之后,他猛地睁开双眼,挥动手中的小旗子。瞬间,大量的阴魂鬼物从旗中汹涌而出,如一阵黑色的旋风,迅速飞向营地中的各个帐篷。与此同时,刘宏手握能量块,施展神通,释放出自己的太阴冥水,并将其转化为水雾。刹那间,刘宏和沈策的身边泛起了蒙蒙的白雾,从高空俯瞰,唯有这一处出现了一团朦胧的白色雾霭。

刘宏和沈策开始在这庞大的营地中穿梭起来。营地中的帐篷数量众多,即便每个鬼魂负责一个帐篷,也难以一次性覆盖所有。因此,刘宏和沈策只能一边前行,一边清理帐篷中的士兵。而那太阴冥水所化的水雾,巧妙地遮蔽了他们的身形,使得他们的行动更加隐秘和难以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