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007章 没真凭实据可不行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1007章 没真凭实据可不行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4 13:44:53 来源:书海阁

饭店包间圆桌,三个男人刚围坐一起。

几盘菜一瓶酒。

不管什么问题,吃一顿饭要谈不妥,那就吃两顿。

这就是他们三个坐一起吃的第二顿。

看样子他们是商量重大事情,一个个脸上气氛凝重。

“杨科长,你早就跟秦老板打过交道,知道那小子什么脾气,我也跟他打过交道,我能不知道他的手段?”

发起饭局的王冲先给坐在旁边的杨科长提个醒。

杨军嘴上一抹苦笑。

“两年前,他还是开菜铺子的小老板,没想到现在是身家千万的秦总,人跟人没法比啊,王主任,你上次说的事我考虑了,咱这样干真没问题?”

王冲端起酒杯,乐呵呵:“我先敬杨科长,合作愉快。”

两人喝一杯,另一个人是兰城东城货运的胡主任,王冲介绍他给杨主任认识。

“杨科长,这是老胡,手底下开货运部,今年有两辆挂车了。”

杨军笑呵呵给胡主任点点头,他已经听出来了,王冲叫胡主任过来,就是三个人合作搞这批货运。

杨军直接问:“棉花让胡队的车拉?”

“没错,胡主任拉出去最合适。”王冲口气坚定。

杨军脸上笑意凝重,不太肯定的口气:“咱拉秦总的棉花,你觉得真没问题?”

王冲摇摇手:“杨科长,你这个说法不对,高崖棉花不是秦总的,是景宁县供销社的,是棉纺厂的,刚好我现在负责供销社这批棉的出入库,我什么意思你能听明白。”

杨军当然明白,十天前两个人已经说的很清楚。

两人的意思换一个思路跟秦总合作。

从他手里大赚一笔。

李向前当景宁县县委书记时,王冲在水利局出了点事,他一番弯弯绕,六月份调到了景宁县供销社。

这两个月,他重点琢磨秦总收棉花的手续,从里面捋出来一条线。

高崖棉花有一半过景宁县供销社,再从景宁县供销社发给景宁棉纺厂和其它下面的供销社,还可以发往其它县区。

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就大了去了。

“杨科长,胡队长,秦总的收购手续办的一点毛病都找不出来,谁不知道他在上面赚了一块钱差价,可这个差价含在棉布里,在成衣价格里,什么把柄都抓不到。

再说了,现在的景宁县是周援朝说了算,公安局是高林祥说了算,有这两个人,咱就别费劲告秦总贩卖棉花,人家明大明往外拉棉花贩卖,你能怎么着?”

杨科长点头同意,他就是这么想的,他接上王冲的意思。

“别想着整秦总,没好果子吃,安稳点吧。”

王冲赶紧挑明自己的意思。

“从咱供销社这一块出库我负责,棉纺厂布料统计这一块你负责,胡队长有两辆货车,一辆能拉三万多斤,我说的够明白吧?”

杨军当然明白。

喝一盅酒说道:“不过,还是挺冒险,被秦总抓住把柄,咱三个就死定了。”

“放心,死不了,听我安排,一点问题都不会出。”

王冲给两人一番安排,这顿饭吃的越加安心。

……

第二天一早,秦建文顶着黑眼圈贴到侄儿跟前,一脸担忧的神情。

“咋了三叔,一夜没睡折腾我三娘?想生二胎好歹等一年以后。”

秦建文一肚子火:“你这小子给外面人当秦总,说话怎么没大没小,我是你亲叔。”

“是是,我亲叔,啥事儿把你愁的赶紧说。”

“我昨晚琢磨一件事儿,越琢磨越不对劲,我给你说说,你看我的担心有没有多余。”

秦建文将昨晚一夜的担心说出来。

咱高崖棉花,有五百万斤给兰城美芳纺纱,这个咱们想管也管不着。

可景宁棉纺厂不一样啊,一百五十万斤拉过去在储存点要存大半年。

手续上两块钱从农户手里收,三块钱给棉纺厂交,虽然所有表面的手续都是走供销社收购,供销社给棉纺厂发货。

但所有收购款是咱掏的,整整三百万。

你是等这批棉花纺纱成布料做衣服卖掉才能回款,战线拉的太长了,真不出问题?

去年不出,今年也不出?

三叔这一提醒,秦川眼睛瞪圆:“三叔,收购手续,不要落一张纸给我再捋一遍。”

秦建文赶紧拿来档案袋,小心翼翼抽出来一沓,一页一页往过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从这儿到这儿,还真有空子钻,这要给我当供销社粮棉供销科长,这就赚大发了。”

秦建文身子绷紧:“这口子要堵不住就麻烦了。”

“三叔,谁给你的提醒?”

“**昨天提醒我的,他说水利局的王冲调到供销社负责这一块,棉纺厂的纺纱厂厂长叫杨军,这两个人都跟你有过节,他说让我提醒你,注意着这两个人。”

**对县里各部门的领导很熟,这个提醒相当重要。

秦川一拍大腿:“三叔,我想起来了,你说过**和王露露在十月结婚,看了个日子是十月一号,这都十月二十号了,他俩咋没动静,没请咱俩在家里随便过掉了?”秦建文斜眼看侄儿。

“川子,你怎么这么想**和王露露,他俩结婚怎么可能不请咱俩?不知道又看了那个二百五阴阳,说十月一这个日子对他俩不好,就挪到下个月了,正好这个月把收棉花的任务完成。”

秦川斜嘴哼气儿,十月一这个日子不合适,还那个日子合适。

“川子,别打岔,说收棉花的事儿呢,我就这个意思,供销社的王冲和棉纺厂的杨厂长一勾结,这批棉花拉出去倒手,太容易赚钱了,咱俩又没权利查他俩。”

侄儿看一眼三叔:“你的意思让周书记查他们,这事你去安顿。”

秦建文说行。

秦川想了一下:“难道他俩还不消停?王冲从一个局长降成了科长,他还不收敛?”

秦建文哼一声:“狗改不了吃屎,他想再晋升不可能了,他更想捞钱。”

三叔说的对。

他们在这上面做手脚没那么难,纪委查账,也是查账面上数据,难道还能在储存仓库里复秤一百多万斤货。

秦川眉头一皱。

三叔说的对,每天拉十七万斤给景宁县棉花储运点,到现在已经拉了十天,一百七十万斤拉够数了。

剩下的全部拉往兰城美芳纺纱。

秦川想了半天,再把手续捋一遍。

心里有了一幕不好的预感:“王冲要做手脚,绕不开从储运点往出拉棉花,得找个人盯着。”

“盯着也没用,咱铜城市三县两区的棉,周书记已经有批示,从咱县拉出去。”

秦川吓一跳:“这么重要的事周援朝不给我说一声。”

秦建文哼气:“跟你怎么说,是你的棉?他给我递话了,二十万斤棉的货款悄悄给你,咱别声张。”

问题的症结就在这儿。

他们拉出去的肯定不止二十万斤。

叔侄俩顺着这个意思分析下去。

“他拉棉花倒差价,肯定拉到西京纺纱业发达的地区,两块钱卖三块四块,赚大发了。”

他们不敢在本市范围倒卖,也不敢用本县的车子。

有这个意识和没有这个意识大不一样。

于此同时,王冲给供销社社长打报告,说给三县两区供棉花,最少拉出去二十万斤,请领导批示。

报告打上去,回复立马下来,给三县两区各级供销社及供销社的代收点发货,批了二十万斤。

王冲手底下往外发货,就不是秦家叔侄俩能管的事。

这二十万斤棉花发出去,按理说应该给秦川一块钱差价。

秦总怎么敢要这个钱?

不要亏本,要了违规,冯闯将倒了拉出去三千斤,倒手三千元,被关了半个月,秦老板敢要这二十万,王冲就想往死杠,关他个十年八年。

趁此机会,王冲运出去的棉花肯定不止二十万斤。

秦建文坐在了周援朝眼前,乡府小书记一脸忧心。

“周书记,有个情况不知道能不能说。”

秦建文考虑再三,决定给周书记说明白他们叔侄俩的担忧。

周援朝听的皱眉头,半天没吭声。

秦建文觉得情况不妙。

“秦书记,你如果没有真凭实据,最好不要对同行干部心生怀疑,这是大忌,你这种心态可不行啊。”

这个意思吓的秦书记再不敢有半句谗言,有一种感觉,站在眼前的人还是前任李书记。

他心里骂亲侄儿,你把你亲叔能坑死,怪不得你自己死活不来说这些话。

回到侄儿身边,他抹一把额头上汗珠子。

“挨训了?”

“你知道我会挨训,你还让我去?你安的什么心?”

当侄儿的笑得那叫一个乐呵。

“川子,周书记说的对,没有真凭实据,不敢说杨厂长怎么样王科长怎么样。”

侄儿眼神一沉:“三叔,那咱就搞个真凭实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