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148章 小洋芋大产业合作愉快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1148章 小洋芋大产业合作愉快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4 13:44:53 来源:书海阁

王莎拿了陇西县委开的介绍信,两个县委财务女干部带她,去了外面街上的农业银行。

办完财务对接手续就到中午了。

王县长办公室里,扶农办的黄主任,办公室的张主任,还有两个女干部围着景宁秦总。

谈事儿的谈事儿,做记录的做记录。

几个人身子探过来,就是想听听秦总在他们大坪村短短三年,怎么就搞成了身家几百万的大老板。

怎么就搞了那么大的产业。

这种情况扯来扯去扯不明白。

秦川嘴角一笑,不扯别的,就说重点。

“王县长,黄主任,我本来有心在定西搞洋芋产业,没想到年前腊月,黄主任亲自跑我们大坪村找我,我很感动,咱不扯别的,就说这三万亩地膜洋芋。”

王县长舒了一口气,秦总来了,他心上松活了一大截。

“秦总啊,你也看明白了,我们是奔着你的货运车和市场去的,洋芋我们能种成功,可拉不出去卖不掉,也是愁啊,所以我让黄主任先去找你的。”

秦川点头。

王县长说的对,洋芋丰收,拉不出去卖不掉,放到第二年三月发芽,喂猪都不吃。

“王县长,黄主任,三万亩,一亩给十块钱定金,这笔钱我今天就给你们,三万卷地膜,从今儿开始,一周时间我给你拉过来。”

王县长瞪眼,小心问:“三万卷地膜,算多少钱啊?”

“一卷是十六块,一亩地铺一卷不够,第二卷用五分之一,一亩地的地膜投资是二十块,其它投资算下来,最多五十块钱吧?”

王县长点头。

“即便铺地膜,投资也不会超过五十块,就看今年春夏雨水怎样,雨下的好,一亩地最多有三千斤洋芋,下的不好,就有些麻烦啊!”

这段时间,秦川使劲想八六年的春夏是不是风调雨顺。

虽然不知道陇西这一块具体什么时间下雨什么时间不下,但清楚记得,八六年前后两年,雨水还是不错,没有特别干旱。

洋芋还算丰收,再有铺地膜技术,那就是大丰收。

他们说的对,这块地方的产业就是缺运能缺市场。

秦总来了,这两项都能解决。

秦川给他们吃个定心丸。

“王县长,黄主任,相信我,今年你们陇西县的洋芋铺了地膜,收成肯定不错,多我不敢保证,就你刚说的,一亩地三千斤没问题。”

王县长还不相信:“秦总说的是真的?”

黄主任接上话:“王县,你放心,秦总搞土地产业,他说最少有三千斤,肯定就有。”

“一亩地最少三千斤,我一毛钱收货,一亩地保证三百元,比种小麦和其他作物效益好吧?”

秦总说的没错,如果一亩地有三百元收入,肯定比种其它作物好,我们这个地方种西瓜不理想,所以选择了种洋芋。

这些地方还不是水浇地,达不到高产。

种小麦,最好的年景,一亩地有三百斤收成就不错了。

小麦还不到两毛钱。

种地膜洋芋,一亩地上能保证三百元收入,对他们来说已经相当不错。

秦川这是保守估计,压了地膜,雨水充足的情况下,一亩地肯定能超过三千斤。

还不能说这个数据,前世的记忆还是有些不能百分百确定。

还要给他们教一项铺地膜技术。

“王县长,黄主任,叫几个人,拿几把铁掀,我看你们县委前面有菜园子,过几天种菜啊,我今儿就教你们铺地膜,三万亩土地上要照我的方法来。”

王县长一脸惊疑:“这就教我们?”

“这就教你们,过一会儿地膜拉进来,拿下来一卷铺上,你们县委干部,扶农办干部,一定要照我教的做,什么原因想都想清楚。”

县委干部叫来几个,铁掀找来几把,就在办公楼下,秦川教他们打板压地膜技术。

跟大坪村棚子里种辣椒一个技术,洋芋也是隔一尺种一棵。

“一学就会一看就懂,到时候地膜揭掉,挖起来也方便,如果每家是十亩二十亩,你们别愁挖,我搞机械,一趟过去挖十几亩。”

秦总这话听的他们一脸不相信。

黄主任嘀咕:“我们知道收割机收小麦,还有收割机收洋芋?”

秦川嘴上乐呵:“虽然不是收割机那种样子收,但也差不多,到时候看吧,能省人力就省人力。”

很快,半亩地的园子打起来一行一行高出来的板子。

两个板子之间低下去的垄沟,大家一眼看出来浇水方便许多,到时候挖洋芋也方便许多。

“可惜呀秦总,范家平这三万亩地多一半浇不上水,我们想着产业搞好了,一定要把水引上来,跟你们大坪村一样,旱涝保收。”

秦川随口一问:“引水工程要花多少钱?”

王县长直起腰解释这个情况。

“最少得两百万,可市里犹豫不决,他们不相信洋芋产业能搞出名堂,我就不信搞不出名堂,不管农村还是城里,家家都吃洋芋,只要东西好,就能搞起来。”秦川同意领导的意思。

“洋芋拳头大,可小洋芋大产业,咱集中力量搞三年,看能不能搞起来。”

定西洋芋二十年后全国出名。

秦总带头,提前二十年搞起来。

提前二十年的大产业,在县委这个小菜园里开始。

三辆货车停在县委外面的街道边。

迪生龙和杨长江张小亮跑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坐车坐的一脸疲乏的路晶姑娘。

“哇,川哥,你教领导们铺地膜,这就干起来了?我还以为你们在办公室喝茶聊这事。”

这些干部又围住了几个货车司机,给他们夸赞秦总。

“秦总务实,说的每句话,干的每件事,都是实实在在,从不来虚的。”

“是啊,有景宁秦总带我们,有运能有市场,小土豆大产业,一定能成功。”

迪生龙跟陇西县领导们握手友好,说自己以后就是这一块的带队人,把他这张脸认清楚。

车上的地膜卷子要全部卸下来。

王县长和黄主任发动县委二十几个干部都跑出来,赶中午下班前卸完东西,四千卷地膜,二十几个人怎么可能赶中午卸完。

王县长返回办公室,摇了一个电话,外面又进来十几个人,一股气儿将车上地膜都卸下来。

路边空地上码了一人多高。

半车韭菜蒜苗也卸下来,王县长让他们一人提一捆拿回家。

过来过去的人看,满脸疑惑,县委跟前路边空地上一卷一卷的都是什么东西?

王莎回来了,嘴里问:“川哥,东西干么卸到这儿?”

“没事,完了王县长他们安排去,咱们吃完饭就回。”

路晶贴到莎莎姐跟前,都是抱怨:“累死我了,我以后不来了,小亮非要我跟着,我跟着干么呀。”

王莎悄悄问:“你以前没这么累啊,你是不是怀上了不敢坐车?”

“你才怀上了。”

大家进县委食堂里吃饭。

能看出来已经是最好的饭菜。

“秦总,真没想到你们村的韭菜和蒜苗都拉来这么多?多谢,多谢啊。”

三月底了,韭菜蒜苗对干部来说也不算稀罕。

但干完活,中午下班,不在食堂吃饭的干部们,手里提一捆蒜苗一捆韭菜,还是相当心满意足。

食堂里,领导们陪着秦总和他的财务员司机们坐一桌子。

领导们要给秦总和货车司机们财务员们敬酒,被秦川拦住。

“我们要开车,不能喝酒,领导们谅解啊,咱以茶代酒,小洋芋大产业合作愉快。”

秦川很愁这样应付领导吃饭,实在不会说客气话恭维话。

没办法,人家先热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