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322章 秦总,你在崔家山村里的亲戚是哪一家?

“黄主任,你是不是忘了你的身份,忘了你是干什么的?”

秦川冷言冷语问出这个意思,问的黄主任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微微张嘴愣神。

秦总怎么突然这样问话?

说洋芋产业,说范家坪今年增产了两万亩,又铺了地膜,今年能打个翻身仗。

他说的打翻身仗,是他们县委干部,是他自己。

他以为种洋芋农户也能打翻身仗。

秦川话头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问出这个意思。

“黄主任,你是扶农办的主任,副县级干部,你成立一个洋芋收购中心,中间赚差价是个什么程序?”

“秦总,你这话什么意思?这不是为了给你还六十万元吗。”

秦川苦笑。

“黄主任,听上去你是为我好,可九月份我收洋芋,不会从你手底下的收购中心收货,我直接从农户手里收,一斤洋芋一毛钱,装袋子装车,货款付给每家农户,顺便扣掉地膜钱,你的意思这样不行?”

黄中和瞪眼愣神,三秒中没反应过来。

“你这样收货?”

“对,我就这样收,你们要不同意,那就算了,这笔生意我不做也罢。”

黄中和大吃一惊:“秦总,直接从农户手里收货…这个,就是怕你麻烦。”

秦川呵呵笑:“黄主任,我不嫌麻烦,这就得麻烦你,范家坪三万亩洋芋,都在那些乡那些村,你给我拉个单子我看看。”

“秦总,这个……”

“黄主任,你是扶农办主任,你的目的是让你们范家坪种洋芋的农户增加收入,一亩地保底三百元,而不是让他们说一句,你们这些当领导的把他们往死折腾,往绝路上逼。”

黄主任满脸吃惊:“谁这样说的话?”

“下面种洋芋的农户。”秦川语气坚定。

黄主任眼神里满是不信。

“怎么可能,就是今年这样的雨水,不压地膜不种洋芋,种夏粮,一亩地也就收的两百斤麦子,折成钱是三十几块,可今年种洋芋,少说一亩地也有一百块钱收入。”

“黄主任,三月份的时候,我说的是一亩地保底三百元收入,你的一百元是怎么算的?”

黄主任说一亩洋芋三千斤,给他们算五分钱,就是一百五十块,这远远超过了一百块。”

秦川站起身,嘴上乐呵:“黄主任,我三月份见的那位王县长,他是主管农业这一块的领导吧?”

黄主任很疑惑,秦总你问王县长干什么。

“黄主任,坐在办公室里说破大天也是纸上谈兵,我拉你和王县长,咱三个去一趟你们的平川乡,你看行不行?”

这让黄主任一脸为难,非要去下面乡里?

“你不去一趟,你意识里种洋芋农户一亩地有一百五十块钱收入,咱问问平川乡的领导,一亩地是不是这个收入。”

秦川的意思,今天不去平川乡不行,事儿说不过去。

这才是秦总来这一趟的主要目的。

“行,我去叫王县长,我们去一趟平川,跟他们的于书记接洽一下。”

三万亩范围包括了平川乡,这让秦川心里安稳了一些。

“远不远?”秦川问。

“半个小时就到了,刚好赶上中午在他们那儿吃饭。”

黄主任出去了五分钟。

王县长进来了,满嘴乐呵,说他刚从外面回来,秦总说去哪儿咱就陪秦总去哪儿。

大坪人的黑色桑塔纳轿车从县委院里开了出去。

出了范家坪县城,跑了十几分钟,沙土路两边,大片大片黑沉沉的地膜洋芋秧子从车窗边闪过。

“黄主任,这有几千亩吧?”

秦川问的是黄主任,回话的是王县长。

“这里是主产区,你说的平川乡里有些土地贫瘠,浇不上水,一亩地哪能产三千斤,今年雨水好,产两千斤就不错了,算下来也比种麦子好啊。”

王县长的意思,平川乡土地上亩产两千斤,他们五分钱收回来,农户也有一百块钱收入。

秦川嘴里哼笑。

王县长你是真正高高在上当县长,底下什么状况真不知道?

“王县长,我听平川乡的农户说,今年他们种洋芋,要交十五块地膜钱,折两百斤洋芋,交五十块钱农业税特产税,折一千斤洋芋,这一千二百斤要交给平川乡,你们平川先乡干部再让我一毛钱拉走,是这个意思吗?”

秦总言语里有一抹不愉快的质问,王县长立马听出来。

赶紧辩解:“秦总,乡里干部落实政策,难免搞一刀切,一亩地有三千斤收成这样收没问题,不到三千斤,这样收特产税就有问题了,到时候我们会随时调整的。”

黄主任半天没说话,从他坐进车里开始,他沉着脸,不愿跟景宁秦总积极沟通,他以为秦总看不出来他是什么脸色。

这会儿听明白了,秦总赶着去平川乡,原来是想落实这个问题。

他跟王县长是一个意思。

“秦总,文件上说了,不种口粮,只种经济作物的家户,要收特产税,具体收多少,看各乡各村的具体定的,不是说一亩地上非要交五十块钱。”崔家老哥说他们家种了十亩地膜洋芋,要交五百块钱特产税。

当时秦川很不明白,洋芋怎么就成特产了?

黄主任这一解释,秦川听明白了,不种口粮,只种卖钱的经济作物,那就要收特产税。

这就有些让人不明白,既然交了特产税,干么还叫公粮。

“种洋芋农户说除了交特产税,包产到户的公粮一斤不少也要交,折成洋芋,一亩地也是两百斤,王县长,黄主任,你俩当领导的算算,崔家山农户今年要交多少斤洋芋?”

秦川顺嘴说出来崔家山这个村子,王县长一口接上:“秦总在崔家山有亲戚?”

“我们村里人在崔家山有亲戚,所以说我才去崔家山所在的平川乡。”

王县长追着不放:“秦总,你在崔家山村里的亲戚是哪一家?”

这让秦川很生气:“怎么着王县长,崔家山村里那家是我们亲戚很重要吗?”

秦川立马意识到麻烦了,他们肯定找出来谁给秦总反应情况。

不想着解决问题,想着把反应问题的人收拾掉,这种事情太平常多见了。

王县长明显感觉秦总语气不对,不敢多问。

说是去平川乡只有半个小时,顺着他们指的路绕了一个弯子,秦川感觉跑了一个小时。

七八个干部在乡府门口迎接。

秦川脸上疑惑,他们怎么提前接到通知的,说要迎接上面领导?

“王县长,你们平川乡装了电话吗?”

秦川嘴上问话,眼光在周围扫了一圈。

没看见有电话杆子电话线,这年头,定西地区下面的乡镇装了电话,那是不可能。

“哪有装电话啊秦总,你以为这儿是你们景宁县,出了一位你这样的人,让你们各乡镇都装了座机。”

只有一个解释,出发之前,王县长打发人提前跑来平川乡通了气儿。

肯定是有人骑摩托车绕捷路跑来的。

三个人从车里出来,七八个乡上干部一个一个上前跟秦川握手,脸上这种笑容,让秦川看出来,他们是迎接财神爷。

王县长嘴里解释:“秦总,这位就是我们平川乡的于书记,你想了解的情况,他给你一项一项做汇报。”

秦川心里明白,想了解的情况,在这位于书记嘴里了解不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