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342章 瓜籽收回来很重要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1342章 瓜籽收回来很重要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23 18:52:29 来源:书海阁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周园园给三胞胎教诗词,先教会这首,三宝整天在嘴里念叨。

“园园,这首诗里的情景是骗人的,哪有大中午时间里在地里干活的道理?”

周园园瞪眼,不同意自家男人的手头。

“你是不是忘了以前?咱大中午还在地里割麦子,还在地里除草,我说我都热死了,大伯不管,啥时候大中午的不用这么辛苦在地里干活?”

媳妇儿这一提醒,秦川想起来了。

没结婚之前,和大伯一家在一起搅和,大中午在地里干活,汗水嗒嗒嗒滴在地里禾苗上,抬头看天空火辣辣正中午的太阳,秦川想,什么时候不用在大太阳底下干活。

大伯他们干到中午了还不回家,还催小川侄儿和周园园,快点快点,再加把劲儿就干完了。

大伯他们把亲侄儿当苦力,把当知青的周园园也当苦力,秦川现在想起那些情景,怒火从心底里往上翻涌。

既有大把收入,又不用在大太阳底下干活,这样的日子,大坪村已经实现了。

麦子不用在大太阳底下收割,三辆收割机过去过来,三天收完。

八百万斤夏粮在大坪村两百八十四户人家粮仓里。

昨天下午,秦建文拿着一张名单到村委房子里,说高崖塬上高家村,丁家庒,老牛沟的几个种棉花村子要口粮,平均下来一家要两千斤。

张春去了新安县收麦,这事儿交给土高乡书记秦建文,他在大喇叭上喊了几句,五家人开三轮车,各家的两万五千斤小麦拉到村委后面空场上装车,拉往高崖塬上。

“建文,咱大坪村是土高乡的粮仓啊。”

“小川走的这个路子好啊,上面抓不出他一个什么把柄。”

张家的李家的乐呵呵交粮。

他们每天交一千斤青椒,两毛钱地头付钱,每天拿两百块拿的手抖不好意思,谁敢说这笔粮食不是小川的?

王华雄竟然说这批粮食就是他家的,小川从他家粮仓拉走的话就要给钱。

大坪村人觉得他太不要脸了,大家就等着他怎么跟小川要这笔钱。

五辆车拉着高高的粮食袋子开往高崖塬上各个村庄。

秦建文贴到川子跟前,小声说话,自己都不相信的语气。

“川子,你瞧瞧,这十万斤粮食,一万八千块,一分不少收上来了,也是高支书做工作做的好,每家每户动员,说他们吃的口粮不能拿收的棉花顶账,直接现钱付过来了。”

秦川看他递过来账本:“每家交的公粮顺手也算在这笔粮食里了?”

“那肯定要算在这里面嘛,平均下来一家要交三百多斤公粮,交三十多块钱提留款。”

“三叔,他们能不欠钱不赊账,就是因为你这两年一门心思给他们村打水井打水窖,铺管子修水渠,投资了几十万,旱地能浇上水,旱涝保收,棉花卖了钱,你要多少钱他们都愿意掏。”

秦建文满嘴乐呵:“一斤粮就是一毛八嘛,我还能要多少钱。”

秦建文觉的土高乡人民幸福安康和谐美满。

说到根本上,都是侄儿这三年奋斗的结果。

秦建文眼里,大坪村每家每户的日子蒸蒸日上,一天一个样。

就下完三天雨的这两天,杨柳新村一百多人从早到晚抢修护田堤坝,从早到晚热血沸腾,有新房有粮田有两百块钱,他们这帮人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

从杨柳新村搬出来,谁不是晕乎乎脚下飘?

小水村和顾家善七八十人在奶独山挖窑洞,四面齐齐刷下来房檐高,三轮车能开进去的窑口,四面通风透气。

大中午时间他们都在里面干活,到了饭点,妇人们来灶上吃饭,男人们在窑屋里吃饭,那片场地里更是热火朝天。

他们不相信小川老板挖奶独山是为了建面包厂。

面包不是外国人吃的吗,难道小川老板做面包是为了拉到外国去?

“顾家亲戚,你还不知道吧,大坪村的青椒就是拉到外国去了。”

小水人说的话让顾家善人很惊疑,五天一趟,一列火车,货是拉到外国去了?

用电视新闻里的话说,山窝里大坪村人做的是对外贸易生意,这可了不得。

一直往北走,走五天五夜就到老毛子国家去了,小川老板的青椒、西瓜都拉到外国去了。

挖面包厂窑洞这一摊子上,小水人和顾家善人男女掺和在一起干活,干了不到三天,相互扯亲家扯了七八对。

这让秦川很失望,给他们提醒,你们顾家善的小水的好看姑娘,都嫁给我们大坪村小伙,相互扯什么亲家,有没有一点眼力见。

秦川这个态度让他们笑翻掉了。

大坪村里从早上到晚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喜乐祥和。

背过他们,秦川脸上的笑脸收敛住,心里这抹紧迫越来越重。

答应了二姑,三天后永新表弟补完课,从县城李老师那儿返回大坪村表哥家。

两天过去了,还没听到高林祥递来的消息,魏保中死亡案子的处理结果还没出来 。魏保中死亡的真相查清楚,该抓的人抓掉,白永新才能回到大坪村。

秦川待在村里,从辣椒地到奶独山窑洞,再到五百亩西瓜地,表面看他在关心这些事,其实心里面分分秒秒惦记着关在警局的永新表弟。

在西山沟装西瓜的三辆货车都是迪生龙手底下调派过来的车子,青椒拉完,他们再拉西瓜跑定西市,一天拉出去七八万斤。

秦川跟迪师傅调派的司机聊这事,给他们再给一条关键性建议,范家坪三万亩土地上的种植户消耗咱这五百亩西瓜,越偏远的村子拉进去越好。

货车司机师傅们说老迪也是这个意思。

越偏远的村子里越珍惜一毛钱,他们一个瓜籽都不会吃都会交上来。

大坪村这五百亩瓜,难道真不给别的地方拉?

三楼的沈老师为这事儿跟秦川聊了大半晚上,这批西瓜种子最好一个瓜子都不要流到其它地方,牵扯到种子产权责任问题。

小川老板你应该能想明白,明年种西瓜,突然有一个地方种出来的

西瓜跟你大坪村的瓜一模一样,你怎么申请特色专利?

“金城一号”专利要是被别人申请走,你就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所以说,这批西瓜你一车一车拉出去,千万不能拉到兰城,你要给兰城那些厂子那些单位送瓜,也可以拉香山一带的瓜,没必要非拉大坪村的。

这三天,看着一车瓜又一车瓜拉了出去,他以为秦老板要拉去城里。

秦川给沈老师解释清楚,这五百亩瓜有三百五十万斤,全部拉到定西地区范家坪种洋芋的村里。

到了九月开始手洋芋,这批瓜籽最大可能都会收回来。

沈老师做了精确计算,一百斤重的西瓜挑出来了八个,掏出来的瓜籽晒干到能装包装袋的样子,有一斤六两。

一斤六两瓜子明年能种两亩地。

这一斤六两瓜子能卖出去二十块钱。

这八个瓜,小川你才赚的十块钱。

沈老师的意思是说,这五百亩瓜籽要能一斤不少收回来,顶你们大坪村种了一千亩西瓜的收入。

秦川想起春天里沈老师说过,这五百亩西瓜当培育种子实验田,一亩地顶三亩普通西瓜卖钱,现在怎么成了一亩地顶两亩。

沈老师说瓜籽收回来再说,凭你秦老板的本事,明年三月给香山种瓜农户卖瓜子,一亩地的瓜子卖二十块钱都有人抢着要。

秦川觉得沈老师太乐观了,土地上的生意,牵扯的小麦种子瓜籽种子,价格有相关部门监管,不是谁想卖多少钱就能卖多少钱。

不管怎么样,收回瓜籽的事马虎不得,能早一天收回来最好早一天收回来。

平川乡崔家山村里拉进去了两万斤瓜,照沈老师的意思,要收回来三百二十斤瓜子。

有二十天时间,这些瓜籽就能收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