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396章 十一月,村里有一股不正常风气

从进入十一月开始,大坪村里热闹气氛有些不一样了。

张家秦家李家王家蔺家,平均下来,差不多隔五天就有人家办酒席摆桌,全村人趁热闹。

从三月到十一月,大家憋着的一股气儿终于要发散掉了。

大家不是走在去谁家吃席的路上,就是坐在谁家院里吃席。

到了十一月底,大坪人吃席吃的有些厌烦了。

秦建文先烦,嘴里抱怨:“川子,我怎么感觉我每天都在吃席?一摊子工作再干不顺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你要管管。”

侄儿瞪眼:“我管得着吗,我又不是村长。”

要管也是张春管的事。

秦书记手底下的工作不光是收高崖棉花,整个乡十三个村里的事儿多了去。

你天天坐桌吃席,喝两盅酒开小车呼来喝去,川子说的,总觉得哪天要出事。

侄儿听到亲叔抱怨,稍稍有些疑惑。

“三叔,你怎么可能每天都吃席?我在咱们村也就五六天吃一次。”

秦建文瞪眼睛:“你还说,外面咱秦家亲戚办酒席,你推在我身上让我去,我能不去吗,我一个人记两份礼,可不是天天坐桌?”

秦川这才意识到,外村亲戚,七大姑八大姨们也在十一月有七八家事情,大坪村秦家这一门人都要出人情随礼,秦建文要去的礼,小川也要去。

话说回来,自己父母也不在人世,外面这些亲戚们的人情往来,秦川也就是应付一下,婚嫁事情,人家请来了,让秦建文代礼金去,人家不请,秦川装作不知道。

可秦建文不能装作不知道,小川不去,他要不去,亲戚们关系就断了,这样不好。

十一月份出来,秦建文感觉每天都在坐桌吃席。

其实中间也隔了一两天没去,然后同一天去了两家,平均下来就是每天去一次。

大坪人摆桌,要提前两天做准备,大坪人感觉每天都在吃席。

大家说不影响小川老板的收益。

土高乡集散地每天进货出货,是定西洋芋和青椒,还有各乡镇的秋末冬初的韭菜,还有面包厂的一千多箱面包。

这些货要人力从集散场地拉到火车车厢跟前装货,主要劳力是大坪人。

三天两头参加酒席,肯定影响出货出车进度,张春看在眼里,也是忧虑。

“川子,十一月的收益肯定有影响,可你也不能挡着人家不办桌呀,都是嫁姑娘娶媳妇代满月的人家。”

秦川叹一口气,一个意思说明白:“春叔,这里面隐藏着一股歪风,你看出来了没?”

张春也叹气。

“我是大坪村的村长,我能看不出来,咱村四大姓差不多是四个家族,都在摆阔气搞攀比,李家摆了二十五桌,花了八百块,王家就要摆三十桌花一千块。

看谁家桌上的红烧肉冒的高,谁家的鱼大,谁家的菜不是十三个是十八个。

去年咱村里过了几个事情,桌上菜吃的光光的,今年一看,半碟子半碟子剩下端下去倒桶里,张旺拉过去喂猪,都不好意思喂了。”

秦川看在张春脸上,嘴上夸赞:“春叔,你能看出来这一点,你是好村长,当村长的你要带头,搞出来一些细则,把这股风气杀一杀,耍耍你村长的威风。”

张春摸摸下巴:“要不咱搞一场忆苦思甜动员会?”

“忆苦思甜?”

这种活动十年前的的以前经常搞。

张春是好村长没错,可脑袋里还是十年前的脑袋。

“咱打麦场上砌几个土灶,熬两大锅玉米糊子,放一碗酸菜,不要一点油水,让全村人从早到晚吃上一天,他们就能想起来六零年挨饿的光景。”

秦川皱眉头,不太同意春叔的意见。

“你的意思,咱们回忆苦日子,该结婚的就不结婚了,该嫁姑娘的就不嫁姑娘啦?”

“也不是嘛,让大家有这样一个心情,现在的日子好是好了,但不要攀比浪费。”

秦川觉得这种事儿用吃忆苦思甜饭不能解决,张春肯定白忙活一场。

“你听我说张村长,一个村里人过日子,过的就是一个人情往来,大家收入高了,日子好过了,手里有了活钱有了积蓄,谁不想风风光光?所以说,你的那招吃忆苦思甜饭只能让人笑掉大牙。”

张春刚刚有的兴奋劲儿被小川两句话浇灭了。

“那你说怎么办?”

“写倡议书,大字报那种,贴在村道里的通知展示栏里,五讲四美,勤俭节约,二十桌能办完的坚决不办三十桌,十三个碟子已经很阔气了,没必要上十八个碟子,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细则上你跟我三叔在想想,再细化一下,咱大坪人还是听你话的,谁的五讲四美搞在前面,给谁发红五星,戴大红花,就是大坪村文明之星。”

张春仔细琢磨小川侄儿说的意思。

“这行不行呢,怎么感觉跟学校里搞的一套一样。”

大坪学校里,这一学期李青就搞这一套。

通知栏里用红纸贴出来“进步之星,希望之星,璀璨之星”等等。学校里孩子们都有奖状拿,大坪村学生一天到晚朝气蓬勃满脸兴奋,那精神面貌好的说不成。

当然了,孩子们精神好,还因为学校里每天早上给他们发鸡蛋牛奶面包。

他们不在家吃早饭,就在学校吃,就这一点,八六年九月以后的大坪学校的学生春光满面,个子蹭蹭往上飙了一截。

张春认为川子这个提示很重要,就这样搞。

十一月底,给大家领工资之前,平安集团兼大坪村委总部院子里,展示栏里三张红纸上的通知贴了出来了。

小到不在村道路边随便大小便,大到酒席上盘子里菜吃光吃尽,再到婆婆不凶儿媳妇,儿媳妇不给婆婆脸色,再到大坪人听村委安排,听小川指挥,争取明年每家每户收入翻一番。

这三张红纸立马吸引了大坪村三百多人围观。

他们来领这一月的工钱。

“噢哟,明年咱的收入要翻一番?不可能吧?”

“翻一番就是六万,我的天,小川老板要带咱搞什么产业收入翻一倍?”

“这还用说?咱跟着小川老板的路子走下去,别说翻一番,翻三番都没问题呀。”

“对对,翻三番都没问题,去年十月,咱每家平均下来收入过万,今年过来,咱每家收入都是三万,这都不是翻三番?”

大家看着红纸大字报,正这样议论,后面一个声音嘟囔:“咱明年收入翻倍,张春和小川老板又让咱一家买一辆货车,他在一辆车子上赚一万块。”

大家转过脸一看,说这话的是王华雄,他似乎不是好心情说这话。

他说的意思谁听不懂?

大坪人的收入,小川老板绕个弯赚走了。

明年大家收入超六万,他让大家买货车。

大家看清楚没,大坪村口的加油站越来越正经,小川就是为了每家都有货运车做准备。

“王华雄,你什么意思,你家六万块钱能买来一辆货车?”

王华雄哼一声:“明年这个时候,每家收入有十万八万,他肯定让大家买货车,他自己又赚一把,这是他赚钱的手段。”

大家仔细一想王华雄说的话,小川老板好像就是在走这条路子。

“可我家有了货车,我连人带车拉货出车赚钱,一个月下来要挣六百块呢,这一块一年下来就要挣**千一万呢。”

“就是呀,你们看看张保中,每天出一趟车,他一个月领八百块,一年就挣一万。”

“话说回来,咱大坪村每家都有了一辆拉货车,说出去谁不羡慕。”

张春在后面听见了他们议论纷纷,瞪着眼睛骂:“他娘的你们就看到了明年收入翻一番,从三万翻到六万,你们咋不看前面写着什么?”

几个人嘴上乐呵:“村长,看着呢看着呢,你的意思就是少摆阔少攀比,多忆苦思甜嘛。”

“关键要牢记咱是农村人,勤俭节约啊同志们。”

“就是就是,我们能不听你村长这个意思么,一定勤俭节约。”

一院子人乐呵呵,看张村长亲切的不行。

今天领十一月的工钱,张村长说什么他们听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