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398章 雪天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1398章 雪天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11 15:56:24 来源:书海阁

一下午过去。

外面的雪又下厚了半尺。

秦川给家里的炉火又添了一膛煤炭,三个孩子围在身边听爸爸读小人书,一家人暖乎乎过下雪天。

周园园嘴上抱怨:“川子,城里人住楼房烧的是暖气,我们大坪人住楼房还烧火炉,怪怪的。”

“因为我们是村里人,即便住楼房也要烧火炉。”

小媳妇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川,建生叔说,因为住楼房的人就咱们这几家,烧暖气划不着,等明年开春,咱大坪有一半人家搬进楼房来,就挖暖气管道装锅炉,明年冬天大家都住暖气房子。”

秦川夸她一句:“媳妇儿真聪明,这几栋楼房装暖气管道是明年建生叔的活,今年没干,是因为今年太忙了,咱村里人腾不出手,明年就有人手了。”

明年不用发展一万亩粮田,不用铺村里的硬化路,也不用修护田堤坝,不用挖奶独山搞面包厂。

从三月到六月,五栋楼房的暖气管道完善好,明年冬天住正常暖气房子。

今年的冬天还没过,就说明年的冬天,小两口自己都失笑。

这个冬天,秦川满脑子想明年春天的土地产业。

“小川,园园,都在家不?”

楼底下是秦建文大声喊话。

侄儿脑袋伸出去给三叔回话:“大冷天的你让我开窗户给你说话,你上来说不行吗。”

“川子,我先问你在不在,你在家了我再上来嘛。”

秦建文坐在了小川家客厅沙发上。

“川子,我先跟何局谈,再跟香山镇的杨书记说半天,这一圈跑了一下午。”

“下雪天,你就不能电话里跟他们谈?”

“不行的川子,何局是副县级干部,我是正科级,我给他打电话说这事儿不合适,还说我一个乡干部在他跟前拿大。”

周园园给秦建文下了一把面条,一碟子酸菜炒肉片拌在上面。

秦建文边吃边说这半天冒着十二月大雪跑新安县的情况。

何局对他不冷不热,说香山镇种不种棉花,不是他农牧局人一拍脑袋就能做决定的事,得综合各方面因素全盘考虑。

香山镇只是一个中心点,那三万亩沙地牵涉到三个乡镇,何局要跟这三个乡镇的干部好好沟通。

当然了,秦书记你要说一亩地种棉花的收益比种西瓜的收益好,这话没错。

今年香山的三万亩西瓜卖的不温不火,总体算下来一亩地有两百块收入,虽然比不上种棉花,但很明显比种小麦要好许多。

农牧局也在考虑明年的土地产业怎么走。

秦建文给他们递过去意思,他们今年种西瓜的土地,明年最好种西瓜。

明年种不种棉花,何局的意思明年春天再看。

秦建文觉得跟何局沟通起来,有一种绵软无力,一点都不畅快的感觉。

相对来说,香山镇的干部要比何局热情一些。

他们表达的意思很明显,你们秦家叔侄俩要能带起来香山镇的土地产业,肯定跟着你们秦家叔侄俩的步子走。

可他们又说,县委县政府下发的文件很明确,香山镇的农业产业,在大方向上要听农牧局的统筹安排。

这份文件,秦建文拿回来了,拿出来给小川侄儿看。

虽然土地各家是各家的,但新安县走的路子挺特别,他们县有一片国家级商品粮基地上,农牧局说要种小麦,这片地里只能种小麦,你就不能种胡麻种谷子。

牵扯到香山一带的沙地,也是农牧局说了算,这一片地种西瓜,你别的东西就不行。

“川子,你说他们县奇不奇怪,种什么不种什么,香山镇的农户竟然说了不算,咱土高乡没这个规定吧?”

耳朵里听三叔嘴里抱怨,秦川的眼睛盯在文件上,脑子里想马上是八七年了。

农业方面,土地改革更深一步。

农户种庄稼的决策权完全自主,相关部门不能插手干涉农户的自主农业生产,更不能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谋取利润。

这份文件好像就是八七年春天发出来的。

到了明年三月,何局你敢插手种棉花产业你试试?

别以为你不贪钱你就是好官。

秦建文说完这一下午的情况,一碟子酸菜拌面条也吃完了。

抹一把嘴,他说另一个意思。

“川子,我怎么觉得这事让我搞到斜路上去了,我给何局把话头递到他嘴里去了,怎么说呢,我把咱叔侄俩卖了还帮他数钱的感觉。”

秦川眼睛微微一闭:“你把咱俩卖了?”

“何局本来没想着种棉花,我这一说,他种棉花去了,可他把咱俩推一边去,咱俩跟他们香山镇种棉花没关系。”

这半天时间,秦川也在想到了这个问题。

秦建文主动去找新安县农牧局,说景宁县土高乡高崖塬上的三万亩沙地明年种不成棉花了,方便的话,让何局动员他们香山镇的人种棉花。

三万亩土地上,秦总掏钱铺管子引黄渠水,秦总的货车往景宁棉纺厂拉货,保证种棉农户在一亩地上有五百元收入。何局听完这个意思,当场决定香山镇种三万棉花,当时,不关你们秦家叔侄俩什么事儿。

明年春天,新安县香山镇种三万亩棉花,给景宁县棉纺厂交货,景宁棉纺厂还不能不收?

秦建文返回的半路,想到了这个问题。

“川子,我觉得何局肯定种三万亩棉,不让咱俩过去干涉。”

“三叔,你的意思,他一个副县级干部,在三万亩棉花上赚差价?”

秦川是问三叔,也是自己嘴里嘀咕。

明年收棉花,大差不差是十月以后。

十月国庆节以后,政企分开改革步子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官员不能干涉企业生产,也不能干涉农村承包户自主生产自主经营。

就是说,何局现在想在三万亩棉花上赚一笔,到了明年十月以后,他这个想法就得泡汤。

他只能当他的副县级干部,别想着给他们单位搞创收。

当然了,何局他们的工资在八七年以后翻了一番,跟随茅台酒涨价,估计能拿到一个月三百元。

“三叔,只要能让景宁棉纺厂扩产扩能,新安县种这一茬棉,咱收不收是一样的,这事儿还有三四个月时间跟他们磨合,行了,别忧虑了,回家好好看我三娘,怀孕八个月的妇人也不容易,听崔大夫说我三娘生在腊月了?”

秦建文嘴角一笑:“崔大夫说你媳妇也生在腊月了。”

“差不多,要不让他俩忍一忍,一起生个新年宝宝?”

秦建文乐呵的不行:“川子,这事儿怎么能忍一忍,你以为是上厕所呀忍一忍。”

叔侄俩哈哈笑。

秦建文突然说一句:“川子,你信不信,新安县的何局这会儿还在给他的手底下人开会,说明年种棉花的事。”

“三叔你瞎猜的吧,这都下班了。”

秦建文猜的没错。

与此同时,新安县农牧局的何局召开紧急会议,手底下七八个科长参加。

他们重点讨论新安县香山镇三万亩沙地上种棉花的事情。

“刚才来的是景宁县秦书记,你们对他都很熟。”何远明开局就是这个意思,言语里听上去很激动。

“何局,他跟你要钱来了?”一个科长赶紧问。

“要什么钱?”何局瞪一眼问这句话的干部。

“何局,咱不是欠着他十万斤粮吗,还钱的话还的是一万八千块。”

何局桌子拍的“啪”一响,恶狠狠凶说话的人

“不会说话就不要说,我欠他什么一万八?今年收小麦,要不是市委陆书记硬性要我用收割机收,我能用他们的收割机吗,你们知不知道,就因为他们收割机收麦的原因,咱香山镇的人少了多少粮食收入?”

几个干部不敢大声说话了。

往年七月,商品粮基地收小麦的季节,香山镇干部组织他们镇一部分闲散劳力当麦客,一天挣五块钱。

二十天时间里,他们挣五百斤小麦回去。

这是香山镇敢大面积种西瓜的保证。

可今年,市委陆书记拨下来五万块,说用景宁秦总的收割机收麦,速度快效率高。

何局不计较那五万块钱,但计较二十万斤粮。

大坪村的张春村长态度强硬,拿走了十万斤,非说还有十万斤。

何局心里骂,我给你大坪人有个锤子十万斤,给你十万斤已经不错了,是看在我们雷书记说了一句话的份上。

雷书记说,人家帮咱收了两万多亩麦,付五万块钱,算下来一亩两块多,是低了些,人家给咱借了两百万,给你们建新房,别忘了这事儿。

然后,何远明才答应给张春拨十万斤粮。

张春嘴上说不行,拨二十万斤。

秦总手里的粮食有几百万斤,真不明白他手底下的张春为什么这么计较。

这两个月里,何远明绞尽脑汁想,怎么能要回来拨出去的那十万斤粮食。

终于逮到了一个机会,一番弯弯绕操作,他们景宁县税务局多了五十六万收入,给自己单位争取两万块经费不是啥问题。

这件事,手底下这几个科长都不知道。

年底发一笔奖金福利,谁不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