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378章 其它村里人当万元户哪有那么容易

秦川和秦建文高崖人在一起,已经种过去的两亩大蒜都铺上了地膜。

白花花两片耀眼。

地边围着几十个高崖村的村民。

秦川直起腰给三叔和高村长再说一遍:“就按照我的这个路子栽,地膜压瓷实喽,别让三月的春风都卷到天上去。”

三月里,高崖塬上的风说大也够大的。

秦川眼睛远远看过去,从今天开始,这一万亩土地上栽大蒜。

高村长有些不相信:“种这玩意儿真比西瓜收益好?”

“试试看呗,不管怎么样比种小麦好。”秦川咧开嘴笑。

就怕新安县泾川县等地方,听到这个消息一窝蜂涌上来种大蒜。

“这玩意儿不费地力,与其今年什么都不种休耕,还不如种一茬大蒜。”

大家知道,秦老板种这茬大蒜,是因为他有北疆、西京、兰城、京都这些地方的市场。

往北望出去十里地,往南五六里,说是一万亩,其实比一万亩面积大,嘴上就这么说而已。

有一部分是荒滩草甸,再过几年也开成了土地,再过十年又大片撂荒掉了。

一万亩,说多不多,说小也不小。

如果能保证旱涝保收,一亩地产两千斤大蒜。

这片土地包产到户给八个自然村的村民,一千四百多户人家的土地,原来的情况,种小麦、胡麻、糜子,广种薄收,十亩地顶不上水浇地一亩。

三年里面有一年丰收就不错了。

各家种各家的,相互不干扰。

这三年翻了天变了样,有秦总出钱投资,秦书记亲临现场干活,打机井铺水管,还引上来黄渠水,电力水力运力齐头并进。

秦书记说让大家种棉花大家就种棉花,说让大家种大蒜大家就种大蒜。

他们没意识到这种种植方式,叫做规模产业。

一头连接外面的市场,一头连接产地,跟其他地方的土地产业已经有了本质区别。

少一环都干不成。

其实,高支书内心里面相当忐忑,一方面,他不敢违拗秦书记和秦老板的安排,不敢说不种大蒜。

另一方面,他身上压力很大。

去年种棉花,平均下来,这八个自然村的收入有一万块,传出去拉风的不行。

实际上收入超过一万的人家占一少半,多一半超过了五千,少一部分是三千,大家吆喝来吆喝去,说秦老板带领高崖人搞棉花产业,收入超过了一万块。

今年过来,大家使劲吆喝,说这片土地上的收入要翻一番,今年超过两万块。

秦书记说一亩地能挖出来两千斤大蒜,可现在的价格,市场里买是四毛到五毛,地头收最高就是三毛,两千斤也就六百块,还要除过地膜和蒜种六十块,还没第一年种棉花好。

怎么可能翻一番嘛。

“秦书记,咱不要再吆喝这个意思了,我算了算去,咱的收入不可能有两万块,开玩笑,两万块是什么概念,想都不敢想。”

秦建文也呲牙皱眉看向远处:“我侄儿就是这个意思嘛,他说种大蒜能让大家的收入翻一番,我也怀疑呢,一亩地能卖一千块,那一斤大蒜得多少钱?”

高支书不敢大声说:“五…五毛,七月会涨到五毛钱?不可能吧?”

秦建文吐一口气:“高支书,你愁什么哩,这茬大蒜是发到京都市场上去的,大城市嘛,物价高嘛,东西拉到那边去卖高价。”

高支书嘴里嘀咕:“不就是大蒜嘛,怎么可能一亩地有一千块收入,我觉得不可能。”

秦支书嘴上乐呵:“高支书,地膜不用你出,蒜种也不用你出,鸡粪是我们大坪的三轮车给你拉过来的,你尽管种出好大蒜,要长到拳头大。”

高支书瞪眼睛:“哪可能长到拳头大。”

夸张的说法嘛,这个老高!

秦建文拍拍高支书,给他吃个定心丸:“相信咱侄儿秦老板。”

秦川离他俩不远,顺风吹过来他俩悄声嘀咕的意思,嘴角斜到脑勺后。

“三叔,正经事儿给高支书说了没有?”

秦建文给侄儿回话:“正说呢。”

再转过脸给高支书说正经事儿:“你们村的富裕劳动抓紧组织起来两百人,按照川子的意思最少每家每户出一个,咱在乡上盖高楼大厦。”

“啊?盖高楼!”

“啊什么啊,盖二层住宿楼,还有仓房、厂房,你组织二百个人没问题吧,小水人有一百个,抓紧些,三月就要动工。”

高支书这下听明白了,秦家叔侄俩说的每家收入翻一番,包括劳动力工钱收入。

在秦老板手底下好好干活,一年出来能拿三千块,这笔收入也占大头。

“秦书记,今年轮到我们高崖人每家出一个劳动力了?”

秦建文点点头。

“我侄儿走的路子,你们这一片人来乡上干活,早上来晚上回,相对来说方便一些,过远的不方便回去的你慎重考虑。”

“明白了,我肯定组织起来好好干活的攒劲小伙们。”

秦川拍拍手上吐,朝三叔喊话:“我先回去了,今晚跳火堆,三叔你别忘了早点回来,咱一家人要齐齐整整。”秦川开三轮车,刚回村里进平安院,张春贴上来,他自己一脸愁闷。

“川子,何局半个小时前打来的电话,你肯定不想听。”

秦川心里一紧,何局给张春传递了让川侄儿不想听的消息,只有一种可能性。

“他们不种三万亩棉花了?”

“何局说他们不要你手里的地膜了。”

秦川心里一怔,他们不要三万亩地膜,就是不种三万亩地膜棉花了吗?

香山镇种不种棉花,是他们县的农牧业局说了算,这个情况在今年六月份才能改变。

“川子,何局说了,棉花他们还是要种的,六十万斤棉花种是你给他们拉过去的,他要不种,他们县委书记还不把他撤了,他就是不要你手里的地膜。”

秦川开三轮车,一路上在沟沟坎坎捡了些碱篷水篷干草,准备拉到楼房住区去。

张春这么一说,秦川无所谓的口气。

“我就没想着靠新安县卖地膜赚钱,去年给他们拉了三万卷,一卷十块,到现在还没付清这笔钱,说是划在雷书记的借的账上,划呗,我看他能欠到什么时候。”

张春要跳起来:“就说呀,农牧局开个会做个决定,这笔钱说让雷书记给你还,跟他就没关系了。”

“春叔,地膜的事儿你别操心了,新安县不可能花十五块买一卷的,他给西京拉青椒,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在西京拉地膜,估计已经拉回来了几万卷,才跟你说这个意思。”

“西京都有地膜了?你不是说你是唯一代理人吗?”

秦川苦笑:“我是泉水市宏达厂的唯一代理人,不是西京地膜的代理人,地膜这一块从今年开始不是那么好挣钱喽,第一年我做大西洋牛仔裤挣钱,可今年你瞧瞧,牛仔裤我不做了。”

张春想不明白,这跟你做牛仔裤有什么关系?

张春跳上小川侄儿三轮车,一起去楼房住区。

“春叔你干么跟着我?天快黑了,你不在你家门前跨火堆?”

“什么你家我家,咱们三家一起跳,今年不分开了。”

“瞎闹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