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381章 一斤一毛三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1381章 一斤一毛三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24 19:58:39 来源:书海阁

定西洋芋收上来六千万斤。

一毛钱收购价里,包括了三万卷地膜的投资。

放出去的一百万定金在给农户们付钱的时候扣除掉了。

总共算下来,花掉了秦总手里六百三十万。

来回的车载运费和人工装卸成本有七八万,还有一些隐形折损,收回来六百五十万就算收回了本金。

到二月底,两毛钱发出去了两千七百万斤,秦川掐指头一算,还有一百五十万才能回本。

发价从两毛钱降到了一毛三分,主要问题不是少赚了七分,是两毛钱发的货,突然降到了一毛三分钱,凭什么,为什么降价降了七分钱?

是这批货有问题?

你给北疆接货商怎么解释,给京都王总怎么解释,给西京李总怎么解释?

总不能说我们铜城市几个部门联合起来发了一纸红头文件,说这批洋芋我是一毛钱收回来的,批发价发出去不能超过一毛三。

秦川觉得这个解释很荒唐。

发这份文件的领导们肯定考虑到这个因素。

两毛钱发货这个情况不能变。

“三叔,这里面有一场阴谋。”

“嘘!就事论事,不要说这里面有一场阴谋,这是阳谋,枪打出头鸟,我想了一夜想出了有一个可能,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秦川眼神里鼓励三叔说出来,什么可能。

“川子,有人会插手进来,用一斤一毛三这个价收走你手里的这批洋芋,然后两毛钱发出去,他们赚七分钱。”

秦川瞪眼睛:“谁敢这么干?”

“高局说他在调查咱农牧局的新任领导是什么来路,过两天肯定有消息。”

秦川觉得三叔说的有道理。

秦建文的这个意思刚说完,景宁县农牧局新任领导贺局发了一纸书面公函,说要跟秦总洽谈三千万斤定西洋芋的收购问题。

“收购问题?贺局,我不明白你说的收购问题是什么问题?”

秦川坐在贺局眼前,抽着一根烟喝着一杯茶水。

嘴上跟新任领导笑呵呵交谈。

“秦总,我知道这批洋芋你手里还有三千万斤,你一毛三给接货客商发是有些不合适,咱农牧局一毛三从你手里收过来,两毛钱发给对方,这样就不会扰乱你发货的市场,咱农牧局再给你返还一分钱利,你在定西土地上的投资就能收回来。”

领导一脸为秦总考虑的和蔼表情。

秦川知道,从三月一号开始,往出发的洋芋不能超过一毛三。

这批货你还不能压着惜售,三月一过,定西地区的天气变暖,洋芋会发芽,品质受损,问题更严重。

新任贺局认为秦总肯定会接受。

要不然,他一毛三给这几个地方发货,运送成本折下来,损失更大。

让对方白白赚走七分钱?

“贺局,货怎么给你转手,全部拉来给农牧局?”

“不是不是,没这么麻烦,秦总只需要跟咱农牧局签一套协议,一毛三转手给农牧局,货该怎么运就怎么运,该谁接手还是谁接手,但七分钱的差价收益不能划在你账上,要划在农牧局。”

还是两毛钱一斤发给北疆、京都、西京。

秦川有一个感觉,这位贺局跟新安县的何局是一个窝里的。

他们商量好了这一圈事情后,铜城市就发了这一份文件。

秦川嘴上乐呵:“贺局,你有四百万资金拨给我?”

没想到贺局胸有成竹:“暂时没有,咱先签货运转让协议,一个月以后,四百万一分不少划给你。”

一个月以后,四百万划过来,加以前出售的货款五百万元,这茬洋芋不但收回来了六百多万本钱,赚到手的钱差不多有两百万。

看贺局的眼神,秦总你赚这些钱就够了。

本来要赚六百多万的。

秦川没有一口答应:“何局,我考虑两天时间。”

离三月一号还有三天时间。

“行,你考虑两天,两天后你要不同意我的要求,这事儿我就不管了。”

农牧局何局的意思,这事儿他是帮秦川。

贺局为什么非要盯着三千万斤定西洋芋,而不是大坪村里三百个大棚里的平菇,也不是两百个大棚里的春韭,更不是景宁县其他各乡镇的韭菜蒜苗。

因为三千万斤洋芋在定西市的集散地,是秦总花了钱已经收回来的东西。

秦总没有办法将收购价抬高到一毛五分五收,再两毛钱发,这样他赚五分钱,不但没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涨价,还是原来的价发货。

贺局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考虑两天。

铜城市相关部门考虑了半个月,这是解决秦总这三千万斤洋芋麻烦的最好办法。

贺局心里想不通,他给北疆发货要一毛三发吗,给京都王总发货要一毛三发吗,给西京发货也是要一毛三发吗?

他让这几个客商赚走七分钱差价,也不愿让这笔钱在农牧局转腾?

留在景宁县农牧局三百万,可以给景宁县农业产业做更大的贡献。

贺局认为这是双方利好的事情。离开农牧局,秦川回自己办公房。

与此同时,新安县的何远民刚接到一通电话。

他脸上笑容收敛,嘴里嘀咕:“难道秦总不同意这么干,考虑两天是几个意思?”

文件发下来后,最高兴的人是新安县何远民。

他没想到市级部门能发出来这样振奋人心的一份消息。

这几天他就琢磨这件事。

既然秦总只能一毛三往外发他手里的三千万斤洋芋,那么他一毛三收回来,再给北疆两毛钱发过去。

转手给秦总返一些收益。

秦总在土地上搞产业,打着让种地农户收入过万的口号,那么,这笔钱通过新安县农牧局,再还利给种植户。

跟他的理念是一样的。

新安县和景宁县农牧产业不能分家。

新安县给景宁县棉纺厂种了三万亩棉花,那么,这批洋芋收购的情况,何远民认为能跟景宁县农牧局很好合作。

一家一半,一人收一千五百万斤,给秦总付两百万。

一分都不会少。

何远民等这个消息等了一整天。

秦总说等两天这个情况让何局有些忐忑不安。

与此同时,秦川回到了自家平安院办公室里。

张春、王莎、顾秀秀、路晶脸上都是愁云惨淡。

当叔的赶紧问:“川子,跟农牧局咋谈的?”

“新来的领导叫贺远志,从铜城市委调过来,说一毛三收走我的货,再给我一些运费和地膜投资的补贴什么的。”

张春蹭一下站起来:“你答应了?”

“我说考虑两天。”

秦川说的风轻云淡,什么事儿都没有的口气。

“川子,我也在考虑这事儿,我和建文的意思是一样的,与其给农牧局转手货运,不如不揽这个破烦,你想嘛,北疆那两位客商大老远跑来咱大坪跟你接洽,不就是看上你这个人了,他咋没先跑去农牧局接洽?”

那边人一听秦总手底下的三千万斤洋芋转手给别人发货,心里不爽,觉得秦总你这人不够意思。

“我三叔也是这个意思?”

“你三叔这会儿跟周书记吵架呢,说这么严重的事儿发生了,周书记咋不管?”

秦川觉得春叔瞎猜测秦书记,他怎么可能抱怨周书记不管这事儿。

周书记怎么管?

最好什么都不要管,最好对秦总今年开春遇到的麻烦不闻不问。

“春叔,我听你和我三叔的意思,货该怎么发就怎么发,这中间的七分钱差价,让北疆的朱总,让京都的王总,让西京的李总他们先占着。”

张春点点头:“你可能要挨农牧局人的骂,说你胳膊肘往外拐。”

“春叔,我在乎他们说什么?”

秦川提起电话,先给北疆客商打过去。

“喂,朱总,给你通知个事儿,从三月一号开始,我给你发的洋芋不是两毛钱发了,是一毛三,谁说我赔本?我赚了两分三厘。”

朱主任语气惊讶,说他想着洋芋要涨五分钱,这怎么还掉了七分。

“嘿嘿,没事,今年九月的洋芋又会涨起来,这笔钱你先赚着,以后有的是机会还我。”

对方沉默了五秒,一句话说的坚定有力。

“秦总,你放心,以后有机会会让你赚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