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393章 农产品货运只能找秦总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1393章 农产品货运只能找秦总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30 17:25:28 来源:书海阁

新安县的一百亩大棚青椒在三月底结束了,照着景宁秦总的路子,这一百亩大棚里放两层菌料,点上一层平菇菌,二十天后,第一茬平菇长势相当喜人。

一百个大棚菌料的投资是八万块,照景宁秦总的路子,这笔钱都是农牧局出的。

让大家看清楚,农牧局在青椒产业上赚的钱,一分一厘都要返还给蔬菜种植户。

二十天后,何远民觉得这茬平菇比大坪村那三百个大棚里的平菇长的还好。

种平菇之前,何局还不知道他手底下的青椒绕了二十公里弯子拉给了景宁秦总。

他想着青椒拉完,继续给西京李总供平菇。

从大坪村回来后,他意识到这事儿有了麻烦,万一西京李总继续给景宁供货,走青椒一样的路子,赚钱不赚钱先不说,这事儿丢人的说不成。

不管怎样还是要跟西京李总沟通一下。

电话拨过去,何远民什么事儿都没有,一切正常的语气。

“喂,李总,我是铜城市新安县的何远民,现在开始出平菇,一天能铲八万斤,能出两个月,价格上怎么敲定?”

何局没想到,对面的李总对他很冷淡。

“何局,青椒出完出平菇,也是景宁秦总给你铺的路子吧,你问问秦总怎么收货的?”

“李总,秦总三毛一分钱在地头收,四毛钱往出发。”

“何局,那就给秦总三毛一分发掉,不好意思啊,咱签的是青椒收购合同,你的平菇我就不收了,你们铜城市农产品贸易的老板是秦总,你何必绕过他找我呢,你跟他好好谈,我挂了啊!”

对方先挂掉了电话。

何局知道大概率是这个情况,可心底还是气呼呼。

站在他旁边的小黄主任一脸紧张。

“何局,一天要出八万斤,拉不出发不掉是个麻烦啊!”

何远民不服气:“北疆、兰城、西京、京都的市场大了去,难道都被秦总占掉了,难道非要找姓秦的。”

黄主任有些不理解何局的意思,小心翼翼问:“何局,你不是跟秦总关系缓和了吗,他给你送了一个羊羔肉,你没必要还跟他顶着来吧?”

何远民啪一拍桌子。

“他铲掉了麦苗种棉花,这是犯罪,陆书记不管,周书记也不管,让这种人在土地上瞎折腾,迟早出事,别以为我在他们村吃一顿饭,他给我送一个羊羔子就把我嘴堵住,我何远民不是吃人最短的人。”

要不是在那份证明上签了字,何局立马跑省里告状,说一个私人老板在一万亩土地上瞎折腾,铲掉了麦苗种成了棉花。

何远民想在自己脸上扇一巴掌,怎么就在那张证明上签了字?

越想越不可能的事。

“黄主任,咱有四辆货运车,一辆装五万斤,这茬平菇拉出去,我不信发不掉?”

黄主任满脸忧虑。

“何局,你还不知道吧,咱新安县的蔬菜市场和菜铺子里,都是秦总的送货车送来的菜,咱陇省各地州市都有秦总的发货市场,是他用两年时间维护起来的,咱们根本窜不进去,咱只能给秦总发货。”

小黄的意思是说,咱新安县居民这段时间吃的平菇,都是景宁秦总发过来的,咱这茬菜在自己的县里都卖不出去。

这时候,何远民才意识到,秦总的货运贸易,农产品批发业务在三县两区大街小巷无孔不入。

在西北三省铺开了路子,迅猛发展。

他种平菇,咱们新安县也种平菇,如果不跟他合作搞贸易,货拉出去根本没人接手。

平菇是新鲜菌类蔬菜,铲下来后要赶紧发走,放到第二天第三天就不新鲜了。

“何局,你不能再犹豫了,先发这茬菜,资金回笼到手,其他事儿咱慢慢斟酌。”

当新安县产业领路人的计划不急这一茬菜。

何局觉得黄主任这次说的对。

脸上很不情愿的神情抓起桌子上座机,一串号码嚓嚓拨过去。

“喂,秦总吗?啊?是张村长啊,我找秦总有事儿说,什么,跟你说?不好意思啊,我找秦总说事儿!喂,喂?”

对方把电话挂了。

何局一肚子火:“一个大坪村的村长,敢挂我电话,哼!”

何局哐一下也把电话也挂了。

“我还就不信,我问问京都的王总。”

何局有京都王总的电话,是原来的刘科长从秦建文手里要过来的,还没联系过。

当新安县的产业领路人,何局认为迟早跟京都王总有联系,打一个电话过去问问。

这次他绕个弯儿问。

“喂,是王自强王总吗?您好您好,我是新安县农牧局的何远民,是景宁秦总的蔬菜供货商,我就是想问问,咱们京都市场里,我们新安县的平菇最大量能发出去多少,什么,有多少发多少?

呵呵,那王总,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用五辆货运车给你直接发到京都,什么,跟秦总接洽,我不能直接发给你…好好,我跟秦总接洽!”

何远民想进一步说明白,秦总的运能有些跟不上,新安县的这茬平菇,能不能直接给他发往京都?没想到京都王总对他还是很冷淡。

何远民一肚子沮丧。

“他娘的我就不信非要找他姓秦的。”

何远民又给北疆的客商打过去电话,同样的话问了一遍,对方的意思跟京都王总的意思一模一样,这事儿要跟秦总接洽。

对方的意思,景宁秦总是你们铜城市的蔬菜产业领路人,你新安县干么绕过秦总,莫名其妙。

“为什么会这样?”

黄主任叹一口气。

“何局,定西洋芋给这几个市场发货,秦总让他们在一斤蔬菜上多赚了七分钱,他们也答应秦总,咱铜城三县两区的农产品,只能接手秦总的货。”

“什么?他们是这种态度?”

何远民软塌塌坐在椅子上。

自己县里农产品货运贸易,竟然是一个私人暴发户老板说了算,这叫什么事儿呢。

“何局,黄桥乡等着出菜呢,不能犹豫了。”

如果是棉花,出现这种情况,保存好了,棉花放到明年这会儿都不急。

黄主任的意思直接联系秦总。

与此同时,大坪村里,张春拨通乡上辣酱厂的电话,说刚才新安县的何远民又找来了,口气大的很,说就找你说话。

秦川在辣酱厂看一台新的灌装机生产线,今天拉进来的,花了八万块,效率一下子提了上了。

一天能出三万罐辣椒酱。

小水村去年摘的辣椒还有三十万斤,京都王总的货运车不能空车跑兰城,又拉过来了三十万斤干红线椒。

到了今年七月底,小水村的新线椒采摘供货,要把这这六十万斤辣椒在接下来五天用完。

新装一道生产流水线,从一天两万罐增加到一天三万罐,赶七月底,这茬辣椒就能消耗完。

秦川在厂里忙一早上,刚回到办公房,这时候就接到了张春的电话,他满嘴抱怨何远民不把他当大坪村长。

“行了春叔,我给他回过去。”

秦川嘴角哼笑,肯定是新安县一百亩大棚里的平菇让何局找来了。

从他们新安县出去,方圆八百公里范围,他一斤都发不出去,他只能找景宁秦总。

电话本从兜里掏出来,找何远民手底下的座机号码,嚓嚓嚓拨过去。

“喂,何局,我们张村长说你刚才找我?哦,收平菇的事儿?你一天能拉过来多少斤?八万斤,货不少,地头价三毛钱一斤,收之前不要洒水,用竹筐装货,拉到集散地过秤。”

电话那边,何远名口气很急,说他哪有竹筐装平菇,用塑料袋子装起来为什么就不行。

秦川说这是对方接货人要求的,都是用竹筐装起来的,好方便运送。

“何局,一个竹筐五块钱,能装二十斤菜,我给你拉过去五千个,这两万五你必须现钱付给我的接货人,你要不乐意,你自己去找竹筐,去兰城东部市场拉。”

对面的何远民想了三秒,嘴上答应:“行吧,你拉五千个竹筐过来。”

新安县的平菇一天产八万斤,拉到土高乡货运集散地,一转手四毛钱发掉,新增八千块收入。

“何局,别以为我不收你的货,我跟八千块钱有仇啊!”

新安县、景宁县都是农业产业县,不管你农牧局领导是谁,铜城市三县两区的农产品货运业务,只能是我平安贸易。

九零年以后,铜城市农业产业上乱七八糟的情况不会再出现。

供需失衡谷贱伤农,种植户动不动苦不堪言那种情况不会再出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