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395章 一百万卷地膜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1395章 一百万卷地膜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30 17:25:28 来源:书海阁

四月底最后两天,一场雨下透了大坪村周围方圆二百公里。

八七年似乎风调雨顺。

平安集团总部院子里排两队人在张春手里领工钱。

都是小水人村人和红沟村人,辛苦一个月,到了最后这两天,一个一个脸上喜笑颜开。

“张村长,我一天工都没落,三百块有吧?”

说好的一天十块。

等他从路晶手里拿走三百五十块,满脸惊讶:“有这么多吗?不是说三百块?”

“嫌多退回来。”张春气哼哼。

后面的人呼啦啦围上来,刚刚排好的队又乱掉了。

“能领三百五十块吗,我一天工都没落,张村长你可不能算错。”

“我也能领三百五十块。”

张春站起身大声喊:“谁不排队谁最后领钱,乱嚷嚷什么?”

刚乱掉的两队人又整整齐齐排在院子里,路晶喊一个名字,进来一个人领钱。

“张广发,380块”

“李环娣,340块。”

“杨艳,325块。”

……

路晶喊人名,钱从张春手里往出领。

一个大肚子妇人叫石小蕊,领18块钱,张春认出来她是小水村张瑞成的儿媳妇。

“瑞成家的,你咋领18块?”

“我就干了两天,本来领二十的,我跟我们村长借了两块花掉了。”

这让张春一肚子疑惑,她干两天活,跟张响借了两块,干么记在领工钱册子上?

张春抬眼看旁边的张响,给他没好口气:“张响,你手底下人跟你借钱,你别在他们领的工钱里扣掉,他们领了工钱再还你。”

张响乐呵:“好好,听你张村长的。”

张响是怕他们借的钱给自己不还,报工资花名册的时候就把借的钱直接扣了,他自己多领一百三十块。

小水村有十家人开十辆三轮车,也算一个劳动力,出车出人的家户多领一百块。

四月份的工资参照辣酱计件法,三个人一组的烤炉上,哪一组出的面包多,哪一组工资高。

张响想多报面包数那是不可能,装箱出库,最后一扎账,少一个算张响吃掉的。

这份工作让张响一天到晚精神绷紧,出的面包数算了又算才敢报数据。

去年劳教三个月的下场时时刻刻提醒他,在秦老板手里干活,不敢有丝毫差错。

在面包厂干活的第一个月,小水人的十辆三轮车往乡上集散地拉面包箱子。

从四月份开始,是一辆货车拉上去,一天出两万到两万三千块面包,包装箱码在车厢里,缺一箱多一箱清清楚楚。

大家伙领工钱也就领的清清楚楚。

一个月保底出两万块,大家领工钱保底三百块,超出这个数,按比例多领钱。

四月份出了两万八千八百个面包,大家多领三十到五十。

领了工钱的人把一沓钱在手上拍的啪啪响。

“听说县里工人的工资又涨了一茬,不知道有没有咱们的高。”

“他们工资再涨能涨到三百八?县长的工资才是三百八吧?”

“瞎扯,县长的工资都没三百五!”

三百八的工资在他们心里高高在上。

这两天,张春累的喝不上一口水,赶今天五点半终于把领工钱的人打发完了。

与此同时,给辣酱厂发工钱的秦家叔侄俩一块回村里。

秦川手里的一沓单据递给顾秀秀和路晶,嘴上问:“春叔,一切正常吧?”

“除了一个怀娃妇人领了十八块不正常,其他人都正常,张响扣一些人借的钱算在工钱里,我训了他一顿,下个月不能这么干。”

秦川接过面包厂工资花名册,在上面刷刷签了字。

张春嘴上抱怨:“川子,发工资之前你先看看再签字,发完了你才签,这个程序不对。”

秦川没说话。

秦建文给张春解释:“他签的这个字是给巡查组的人看的,你以为他计较给谁发的多给谁发的少?”

三百人拿工钱,张响报上来花名册,谁领的多谁领的少,秦川哪能一个一个看过来再签字。

张春心里很吃力:“不是说巡查组的人前天就来铜城了吗,咱还不来大坪?把人等的吃力死了。”

秦川骂他:“你吃力个屁,该干么干么,就当他们不来咱大坪。”

张春还想在村口立两个杆子,挂一条红布条,上面写“欢迎京都巡查组莅临指导视察”。

被秦建文拦住了,说张春你别给咱川子找不自在,该干什么干什么。

中午那会儿,高林祥悄悄递来消息,巡视组一行五个人,来大坪村就到五六点了。

“春叔,他们来大坪是最后一站,看样子戚主任带的这几个人干的很扎实。”

一些情况,张春翻来覆去想不明白。

“川子,你说巡查组这次走过来,会改变一些情况,我实在想不通有啥情况要改变。”

秦建文又给张春解释:“不允许农牧局领导插手包产到户农户的自主经营权,小川要的就是这个改变。”

张春觉得不可能。“川子,建文,农牧局不管土地生产,那他们管什么?”

“春叔,他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你慢慢会明白。”

张春若有所思,嘴里嘀咕:“有所为有所不为?好深奥,是那个诗人教你的吧?他老说这种话。”

秦川纳闷之极,诗人海子嘴里说出来的话,怎么就成了有所为有所不为?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瞎扯犊子。

路晶从隔壁财务室跑过来,给川哥递一张货运单:“川哥,这是今年出售地膜的数量,你肯定不信。”

她觉得今年出了多少地膜川哥不是十分清楚。

川哥心里有个数是五十万卷,比去年多了二十万卷。

路晶盯在川哥脸上看,川哥吃惊的表情让她心里很激动。

川哥果然不信:“一百万卷?这么多吗,不可能吧?”

秦川再看出地膜明细。

泉水市宏达地膜厂生产的地膜,景宁秦总从去年开始当唯一代理人。

铜城市范围和铜城以北的三个地州市土地上的地膜,都从秦总手里拿货。

铜城市范围内,地膜拉到土高乡货运集散地,再给各县区各乡镇送货,铜城市范围的土地上销售了二十五万卷,威市拉走了三十万卷,泉水市拉走了二十六万卷,定西地区二十万卷。

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种地农户就开始拉地膜化肥农资,平安贸易的三辆货车从宏达地膜厂拉出货,再给各地州各县区乡镇送货,到今年的三月底才消停。

货运司机每天交上的货运单子和账务单子都录在计算机数据库里,到了月底扎个总账,秦川看一眼签个字,没仔细算这几个月的总数。

到了四月底,拉地膜的货运业务停了,路晶在电脑里抄下来一张总数,自己吓一跳,再递给川哥看。

一百万卷,十块钱一卷进货,十五块钱卖出,这笔利润五百万。

秦川摸着下巴,这时候意识到未来十年,农资货运贸易是赚钱大头。

秦川看出来一个问题:“没有新安县的要货数量,他们的土地上嘴上要铺掉二十万卷。”

张春气哼哼:“你还给姓何的好脸色?香山镇就要三万卷地膜种棉花,商品粮基地有三千亩种包谷,各乡镇各村子谁家不要三五卷给地里铺?

跟咱景宁县一样,他们新安县也要二十几万卷地膜,都是何远民从西京拉过来的,哼,他干什么都要跟你对着干。”

张春对他没好口气,他们新安县窜走地膜生意也是主要原因。

新安县的很多种植户想要景宁秦总的地膜,想跟着景宁秦总种赚钱庄稼,可挡不住何远民是农牧局的领导。

种地农户谁敢不听农牧局的安排?

“川子,看明白了吧,要不是何远民插手进来,新安县的这二十万卷地膜就是从咱手里出去的,姓何的抢走了你的一百万。”

铜城市三县两区,唯有新安县的地膜不是从秦总手里拿宏达地膜。

“春叔,没什么大不了。”

张春不明白侄儿的没什么大不了是几个意思。

到了今年八月,农牧局不会再插手给农户卖地膜。

除非何远民不当领导干部,当农牧局下面的农商货运的领导,那更好,没有公权,咱明大明搞市场竞争。

不会存在农牧局发一纸红头文件,说香山镇三万亩土地必须种棉花。

秦总说他们种棉花他们就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