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1414章 六月二十六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1414章 六月二十六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8-10 14:41:51 来源:书海阁

王莎出门在外,牵着一根线是他儿子小丁丁,拉心扯肺,天还没黑就回来了。

川哥对她满脸嘲讽:“你不是不回来吗,你不是看你爸妈去吗?咋一转身跑回来了?”

王莎瞪眼。

“奶一胀就想娃了,我明天抱上小当当去办手续,祥哥说派两个警察保护我们母子。”

自家媳妇儿不在身边,川哥悄悄地一本正经问:“我看看有多胀?”

王莎愣一下,看在川哥脸上,骂一句:“不要脸!说正经事。”

王莎说的正经事让秦川有些疑惑。

“川哥,市农业银行哪有这么多钱给财政局划,要跑省里提款,一天拉两百万,三天拉完,用专门的运钞车,从兰城拉到市里,再从市里拉到财政局,我就纳了闷,这搞的哪一处。”

秦川也想不通这是哪一处。

“这么麻烦?我以为走的都是账面上的支票手续,钱不用实打实提出来跑路。”

王莎嘟着嘴,背着身奶小丁丁,嘴上给川哥说话。

“反正挺烦的,陆书记说别嫌烦,说是为了防止出现乱七八糟人挪用这笔资金的事儿,怎么小心都不过分。”

陆书记想把这笔钱正正经经用在修路修水利工程建设上,手续上就走的繁琐一些。

王莎还要跑两天。

他拿来一个附带在胸前一绑,小当当挂在身上。

抱着孩子在银行和财政局之间跑,还要跑去见市委领导,那个情景实在无法想象。

周园园说,小当当吃一肚子奶,小四儿就不够吃了,饿的哇哇叫,两个娃都不咬奶瓶,没办法,小当当只能被妈妈抱走。

几百万款子流程,辛苦王莎一边奶娃一边办理。

紧紧张张两天,王莎和顾秀秀早上出去晚上回来。

六月手底下这一摊子产业,到了最后收尾三天,秦川不能离开。

从六月十二号开始,收发高崖蒜薹,原计划最多用半个月时间收完发完。

平安贸易的三十辆货运车都在出动,大坪村的一百辆三轮车也在出动,高崖塬上的地秤跟前,土高乡集散地上的地秤跟前,县城杂货集散地场子里,从早到晚车声不断人声鼎沸。

一百万斤收购量,八十万斤发货量,三四十万资金流。

景宁县农业银行的专业提款车三天时间跑一趟土高乡政府财务室,一麻袋一麻袋现金扔在财务室房子里。

王露露从早到晚神情紧张,吃饭的时候,王露露拿筷子的手都是搓十元大团结的姿势。

给交菜农户只能结现钱,一半人在乡府办公室领钱,一半人在地秤跟前的帐篷里领钱。

土高乡派出所的民警三个人一组,荷枪实弹,帐篷左右两边站了两组。

这茬蒜薹十二天收完,大坪村大窑冷库里存储了八十万斤,用五天时间发完。

最后一车货发完,最后一户人的钱结掉,张春和秦建文长出一口气,心有余悸。

“川子,往年收棉花,消停收消停付钱,哪有赶的这么紧张。”

张春吃饭,手里拿筷子,大拇指虽然不是搓钱的姿势,但也是微微抖动。

满脑子想着一沓一沓钱,都是一万块。

往年收高崖棉花,农户摘两天棉交一次货,棉花不怕太阳晒蔫,不用赶着早晚发也是同一时间早晚收。

路晶坐在计算机前,十二天的收发货量调出来,资金流也调出来,用手抄在一张纸上,这张纸放进旁边的打印机里,嚓嚓嚓打印出来一份,打印件递给川哥看。

有了这台打印机,就不用盯着电脑重复抄一遍一模一样的数字。

打印机是六月初装好的,还不是连接计算机直接打印的机子,手抄下来再打印出来多份,这样的操作已经省下了财务员们的大量时间。

王莎和顾秀秀才有时间开着车子跑外面银行办理对接业务。

秦川看收蒜薹数据,一目了然,看完了再递给张春。

“哦?一亩地有一千两百斤,产量这么高的吗?”

“春叔,说是一万亩,肯定比一万亩多了,具体数据保证超过一千两百亩。”

“川子,这片土地说是一千三百多户人的地,其实是八百多户人的土地,多一半人家是十亩到十五亩,你看,种蒜家户要三轮车只有八百三十户。”

秦川知道这个情况,高崖村的有些人家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地,但在他们村的另一面有地,蒜薹要拉过来,最好能开三轮车。

收了一千万斤蒜薹,进入农户口袋里的钱有三百八十万,算一千户人分,每户能分三千八百块,这个数字上面领导相当爱看。

另一茬收入已经摆在眼前,一亩大蒜产两千斤,看外面市场价格走势,跟蒜薹的价格大差不差,每户能分六千块。

高崖塬上,种这茬大蒜的人家都超过了一万块。

实现了今年收入每家都当万元户的计划。

秦建文最关心这笔账。

“川子,你收菜不能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利润,你的收入有一百二十万,也要上税的吧,就算一百万,大蒜有两百万,修路的钱没出来。”路晶嘴角乐呵:“春叔,不能这么算,川哥拿这笔钱修路,明年就收回来了。”

张春又拿出一个单子,一千三百辆三轮车要在六月底卖出去。

现实情况是大坪村到六月底运不来一千三百辆。

张春嘴里嘀咕:“建文说到了六月底,这些人要来提车子,数量不够,给谁提给谁不提,兰驼厂有些过分,就不能先保证咱六月的供货量?”

接到这个单子以后,大货车一天拉四十辆三轮车回大坪村。

要拉一个月才能拉够一千三百辆,这让张春有些忧虑。

“川子,大家的意思到了七月,种大蒜的人家每家都要有车子,可满打满算,到了七月挖蒜的时间,只能供应八百辆车子啊。”

“春叔你不用愁,七个村子,一个村子有五十辆车子就能腾转开,我们大坪村的一百辆车子再开上去帮忙拉货,到今年年底,咱土高乡每家都有一辆三轮车就不错了。”

“川子,要不咱也开兰驼车组装厂,一辆赚一千块呢。”

秦川满口夸赞:“春叔好主意,我跟兰驼厂好好沟通一下,兰驼分厂开到咱土高乡来。”

张春吓一跳:“川子,我开玩笑的话,你别当真啊!”

这小子一出手五百万资产往外拿,张春怕拿出另一个五百万搞农机组装厂。

算完这笔账,叔侄三个各回各家吃中午饭。

今天是六月26号,县交通局市政公路段发的通告,说景安油路从景宁县城109国道法宁寺入口开始铺设,经过景宁县五个乡镇,一路到高崖塬上铺过去,铺进新安县香山镇。

六月26号就是今天,吃过午饭缓一个小时午觉,脑子清醒一些,秦川开小车出门,看一眼法宁寺铺路入口。

难道没有开工剪彩仪式?

从平安院门前出来,二十公里路是三十米宽水泥硬化路。

二十公里水泥硬化出来到丁字岔路口,往左上了土高乡府,是三公里三十米宽水泥硬化路,往右跑景宁县,三十米宽的沙土路,已经被货车轧成了两边轱辘印子陷下去,中间隆起来,小车跑在上面越来越慢,四十公里,刚开始跑一个小时,现在要跑一个半小时,女司机们要开两个小时才能到景宁县城。

这四十公里路要能拓宽成五十米,双向车道油路,跑县城不到四十分钟就能到。

差距就是这么大。

下了一场雨,路上坑坑洼洼都是雨水坑,车子跑的更慢,已经超过了一个小时。

跑过榆树湾,一道U字弯上去,车窗开着,已经闻到了一股沥青味道,远处青烟缭绕。

秦川纳闷,现场加热沥青浇石子吗?

从法宁寺跟前109国道街口处铺开,已经铺了三公里快到榆树湾这儿了。

旁边开了一个临时车道绕了半个圈,铺了油面的路道还不能通车。

秦川的车子绕过油面路基,开到国道上,转个弯,再从油面上开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