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249章 领工钱了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249章 领工钱了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4 13:44:53 来源:书海阁

张春吃惊不小。

三个农村学生,一次性转到城里念书,真没想到。

不是交借读费的事儿,没有特殊条件,城里学校压根儿不接受农村小学转过来的学生。

他二姑家芳云小学毕业念初一,转到城里情有可原,张春想不明白,干么把自己两个念小学的姑娘也转到城里。

“川,这几天你忙着给她俩办转学手续?”

“没多大麻烦,小花和调红帮我妹妹忙活了一个暑假,应该让她俩在城里念书。”

川侄儿忙得顾不上看村里打土墙,顾不上去一趟自家菜地,这几天是忙这三个学生的转学。

张春一脸忧愁,不是因为自家两个姑娘转城里念书。

是不乐意自家娃妈不回来。

这妇人飘开了,去城里一趟,咋还不回来了呢。

秦川说了一遍理由。

春婶照看自家两个女儿,顺便照顾周圆圆和芳云,在平安院子灶房给他们做饭。

给春婶开工资,一个月一百块。

张春脸上笑意很不自在。

不想违拗川子的意思,心里又不乐意,很为难的口气。

“川,这不好吧?你春婶一个妇人家,老待在城里不自在,不是你给她每月开一百块钱的事,家里有鸡有猪,我忙不过来,我还吃不上饭呢,大头也吃不上饭。”

张春这一说,秦川觉得自己考虑的不周全。

有鸡有猪要照看,这好解决,不好解决的是张春。

每天一进家门,他嘴里喊娃妈,饭熟了吗?咋还没熟?

家里妇人不在,张春回家冰锅冷灶,还要自己烧一口开水,没了这股气氛。

不是挣多少钱的事儿。

家里可以没有大头和调红小花,但不能没有春婶。

秦川站在张春家院里说完自己想法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

设身处地想,自己和媳妇想每天守在一起。

张春也想和春婶每天守在一起,晚上睡觉前聊事儿能聊到大半夜。

他老婆不能待在城里,十天半个月不管他。

“春叔,我婶在县城待两天,小花和调红的手续办完她就回来了,这没问题吧?”

张春脸上一下子轻松许多,乐呵呵:“你说玩上两天那就玩上两天,我给你婶说了,让圆圆带她去买新鞋新衣服,娃们开学了,给娃也买上一身新衣服。”

春婶不在,中午剩菜就馍,晚饭已经是胡乱将就。

院子里陆陆续续进来人。

领工钱的。

张春给干活的人安顿清楚了,吃过晚饭,过来领八月份的工钱。

大家满脸期待,笑的鼻子眼睛挤在一起。

给带头人热情问候,都是长辈口气。

“川,回来了?嘿嘿,你春叔叫我们过来的。”

“川,都在你春叔本子上记着,满一个月呢,满满当当十分工,五块钱没错吧?”

秦川一口答应:“男人十分工,女人八分工。”

嘴里说话,眼睛在张春记得本子上看。

“咦?春叔,这几个妇人也记十分工?这几个男人咋又是八分工?”

甩勾子家妇人往前走了一步,大嗓门嚷嚷:“川子,我上工最早,回家最晚,我拿倔头拿铁锨,比哪个男人差?凭什么给我记八分工?”

张家丑丑呲着牙,也是这个意思:“川,就是嘛,你不能见女人干活就记八分,是男人就记十分,不公平,你春叔记得这个没问题,你要不信你挨家查。”

几个妇人跟着嚷嚷,说张春记得没问题。

秦川嘴里乐呵:“没问题就没问题嘛,我就随口问一下,想你们妇人家照顾娃娃上锅灶,没有男人家干得实诚。”

女人记八分,男人记十分,当时就这么一说,情况还是要按照实际情况来。

要不然安顿春叔记什么工。

这些记工分的人,基本上都是没有在水地弯种菜的家户。

有一家出一个人,有一家出两个人,也有出三个人的。

张春骑自行车挨家转了一圈儿,叫干活的人到自己家院里领八月工钱。

再返回来,自己家院里扎满了人,比看电视还吵闹,跟川子争八分十分。

“都嚷嚷什么?我记得不对吗?”张春骂一句,这帮人就看川侄儿好说话,想多要两个就多要两个。

“嘿嘿,张春,我们没跟川子嚷,我们就是给他解释一下,不能是妇人就记八分,是男人就记十分,这不合理。”

张春瞪眼:“合不合理我不知道?谁干得多谁干得少,我眼睛瞅不见?我叫一个人出来一个人领钱。”

秦川站门台上,给大家喊一句:“都别嚷嚷了,听我春叔叫名字。”

张春大声喊:“张往前四43个工,215块。”

张往前两口子站出来,手抖心颤,男人接过钱,捏紧在手里。

女人小声问:“张春,咋算的哩?”

“咋算的心中没数?你男人上了27个工,你上了16个工,加起来不是43个?一个工5块钱,不是215块?”

妇人听明白了,满脸微笑:“明白了明白了,嘿嘿!215多得很。”张春又骂:“川的意思让大家赶今年腊月过年前挣个八千一万,领两百块就说多?没出息,好好干,给咱带头人争气,给咱大坪人争气。”

这些话上工的时候,张春每天说一遍。

秦川看第一家人领了工钱,啪啪啪鼓掌,说一句:“往前表叔,好得很,九月争取干五十个工,领个二百五。”

张往前嘴上笑成一个嚯嚯牙,嘴上提醒:“川,我是你表爷,别叫错了。”

周围人笑成一片。

张春继续叫:“蔺九娃,二十个工,一百元。”

张春骂又他:“你咋才上了二十个工?你看看谁家比你少?你粗胳膊壮腿的,你以为咱干农业社的活?”

秦川猛然想起,村西头还有蔺家户,在水地弯没有水浇地,这户人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他解释为什么上了二十个工。

“张春,八月份我挖两孔窑,没顾上每天出工,九月开始,我一天不拉,我跟我两个儿子都出工,挣九十个工,领四百五十块,一台电视抱来了。”

从秦川手里领走钱,抱走一台电视,五百块钱又还给秦川。

秦川解释清楚,自己从外面拉电视拉进村里,一分钱都没赚。

带头人有一个意思供大家参考,大坪村也别每家都有电视,三家五家有一台就行了。

张春觉得不行。

单干了,大家都是以自己家庭为单位过生活攀光景,三家五家有一台电视,谁家看谁家不看,说不清楚。

张春误解了川侄儿意思。

电视一家人买,一家人出钱,隔壁邻居过去看就行了。

家家都有电视也没必要。

张春的意思这事儿川子就别管了,谁家要买自行车要买电视,钱掏出来,货车回村里的时候拉上就行了。

继续发钱。

“丑女家25个工,125块。”

“瘸子家54个工,270块。”

……

张春家院里发工钱的时候,秦建生两口在2号车跟前监督过两万斤蔬菜。

记账发钱,每家三十五十不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