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252章 圆圆娘家人,好好招呼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252章 圆圆娘家人,好好招呼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4 13:44:53 来源:书海阁

张瘸子跑水地弯喊张春,说有个叫周文堂的男人,是川子媳妇二叔。

张春一脸疑惑:“圆圆二叔?圆圆娘家人?圆圆不是说跟他们不联系了吗?”

张春骑自行车赶往知青居住点。

张瘸子跳后座上。

张春问:“瘸子,昨晚没啥事儿吧?”

“没啥事,没人偷那些东西,再说了谁能偷动,那么重。”

“瘸子,不是说谁偷,谁要扔进去一个烟头就是麻烦。”

“我看着呢,不让人扔烟头,给我也记十分工?”

张春答应他:“你看好了别出事,就给你记十分工,在川子跟前一个月领一百块。”

张瘸子满脸讨好口气:“张春,我是你叔呢,你不能哄你叔。”

张春到知青居住点。

来的是两辆自行车,一个女人一个男人,满脸微笑看张春到他们跟前。

“我是圆圆二叔,这是她二婶,我们去秦川家了,没人,你们村人说应该找你。”

几句话,张春明白了他俩什么意思。

周圆圆娘家二叔两口子,骑着自行车来大坪村,找到秦川家院里,秦川不在,村里人告诉他俩找张春说事儿。

张春脸上微笑:“川子在城里忙一摊子,圆圆也在城里,你俩应该去城里找他们。”

“你是村长,我们先找你,大家说圆圆跟你亲。”

张春很自豪的口气:“圆圆跟我亲那是当然,我媳妇待她跟亲闺女一样,走呀,去家里坐,知道你们谈圆圆的事儿,你们早该来的。”

周文堂两口子请进自家上房招待。

张春家,普通的土木房屋,跟村里人其他人刚才说的情况不一样。

周文堂家的院子翻修成一院大门亮窗砖瓦房,花了五六千块。

是他们那条街上最阔气的一院房。

张春手脚忙着给两个亲戚泡茶。

心里有些虚,川子跟圆圆一起过日子,没请娘家人,人家迟早找上门。

这不就找上来了?

找麻烦来的。

张春当自己是川侄儿的家长,笑嘻嘻招呼他俩。

“张春,你现在是村长?”周文堂问。

“原来的村长是秦建民,他不干了,村里事情我就代管了,也是我表侄的安排,你二位来看圆圆,应该去县城看,他们两口子在县城开了菜铺。”

周文堂拿起杯子喝一口茶,眉头紧皱,一股苦咸味儿,喝不下去。

大坪村里现在吃二百米以下的井水,跟县城自来水不是一个味儿。

“张春,我堂弟周援朝在你们景宁县棉纺厂当厂长,秦川才能在县城开菜铺做生意挣钱,我听说生意不错?”

张春脸上陪笑,老实解释:“菜铺子生意是不错,的确是周厂长扶持我侄儿干起来的,这小子脾气很执拗,跟圆圆结婚的时候,应该办酒席请你们娘家人,看这事儿整的。”

川子跟圆圆当时在一起的情况解释一遍。

也是因为家境困难,两个娃不好办事情,现在条件好了,咱双方商量着来,给小两口把该办的事情要办了。

周文堂爱听这个意思。

“对,张村长,我今天来也是这个意思,我侄女该办的事情要办,哪有一声不吭钻我亲侄女的空子,白白领媳妇儿的道理,我侄女儿在这件事情上什么都不懂,也怪我大哥过世的早。”

看周文堂高高在上,口气霸道,不是来好好攀亲家的,是来兴师问罪。

那就问呗,他问什么说什么。

“张春,你侄儿在县城能开菜铺,是我们周厂长扶持他,你心里知道的对吧?”周文堂的站位总是高一截。

“是啊,这个谁都知道,我们川子也有本事,能吃苦,有头脑,是做生意的料。”

周文堂点点头。

“既然他俩已经扯了结婚证,其它的就不说了,秦川没父母,村里人说他俩的事儿你说了算,他不是有亲大伯么,为什么你说了算?”

周文堂想找秦川亲大伯,被张瘸子劝住了,说秦川大伯这段时间脑子不够用,见谁都骂脏话,说不来事儿,只能找张春。

周文堂觉得这件事搞得乱七八糟。

再问一句:“张村长,你的意思我们俩没必要去找他大伯?”

张春一口拒绝:“没必要,秦建民这个二百五,自己亲儿子都不认了,能认川子?”

张春心里很尴尬,圆圆娘家人来了,川子大伯家里人应该在场。

叫卫军媳妇过来,让圆圆娘家人跟他们搞好关系。

“周亲家,我去叫两个人给你们做中午饭。”

张春跑出去叫卫军媳妇,说圆圆娘家人找来了,自家妇人浪县城去了,他一个大男人做不出来吃的。

村里妇人都听张春安排,别说叫卫军媳妇,叫村西头蔺家妇人来做饭,人家也马上跑来。

卫军媳妇把卫红家妇人也叫上。

看见秋嫂在大门口倒土,两个妇人又叫她,招呼圆圆娘家去,张春杀鸡呢。

张春抓了一只最肥的母鸡,让卫军妇人帮忙抓翅膀抓鸡腿,嘴里抱怨:“暂你看,你春婶不在家,我还得叫你们帮忙,这叫什么事儿。”“春叔,别抱怨,有我们三个呢。”卫军媳妇乐呵呵。

三个妇人围在张春家锅灶上一番忙,一只鸡煮进锅里。

“大嫂,是周圆圆二叔二娘,我以为是圆圆亲妈亲姐。”卫红妇人悄声嘀咕。

大嫂无所谓的意思:“谁知道,春叔说招呼他们咱就招呼他们。”

卫红媳妇又问:“大嫂,他俩是不是找张春要钱来了?要圆圆的彩礼。”

“谁知道,咱赶紧做几样别的菜。”

上房屋里,张春给圆圆娘家二叔二娘乐呵呵喜滋滋说了大坪村这几个月的变化。

大坪人种菜,川子开着大货车拉菜拉货,好起来了,别以为他家住那两孔破窑洞。

周文堂心里的惊疑没在脸上表现。

口气很轻松:“张村长,这些事儿我都知道,他开着棉纺厂的拉货车嘛,他会开货车,确实了不起。”

秦川开的车挂在棉纺厂,周家人这样说不是没道理。

周文堂的意思,秦川能跑车能挣钱,就是因为有周援朝的扶持。

张春顺着他的意思:“对,要没有周厂长说话,车子开不出来,人家查得紧。”

母鸡在锅里炖了两个小时炖熟,配着几样菜,大米饭。

这顿饭菜就能看出来大坪人条件不错。

周文堂给自己妇人悄悄使眼色,原来想好的那个数太少了。

饭吃完,收拾掉碗筷,张春满脑子想着去水地弯监督大家打墙记人数记工分,很忙。

不想陪着周家两口子再说话。

张春问:“亲家,你俩打老远跑来,不光是了解你侄女的生活吧,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周文堂看出来了,张春很好说话,主动递一层意思到嘴边。

要一笔钱还真能要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