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396章 跟乡长借粮,一斤都没有

红村长认字不多,文件上面意思看不懂。

“李乡长,我们村没有救助粮,你上次说给我们村借粮,跟咱粮站借两万斤到三万斤,我们村里人就好过了。

今年冬天这场大雪下的好,我们明年的夏粮肯定丰收,我还回来就是了。”

李东宁抹一下额头。

“红村长,不是我不借给你,是粮站库房里真拉不出来两万斤,雪下的这么大,跑铜城粮库路上的雪能没过小腿肚子,粮库的车搁在外地出不来,你说我能有什么办法?”

李东宁心里骂,你一根烟都不给我发,有没有把我这个乡长放在眼里?

他不明白了,红土凹的人这个冬天都捱不过去?

“李乡长,去年干旱,村里就没啥收成,今年春夏又旱,粮食绝收,我们村里四十多户人只能跟亲戚朋友借,可现在路上难走,我就想着在乡上借两万斤,一车就拉过去了。”

红村长听到消息,土高乡有些村里的救助粮是大汽车一车一车拉进去的。

红土凹有姑娘嫁给文崖,嫁给丁庄,姑娘去娘家借粮,汽车拉粮食的消息再带回村里。

红村长站在李乡长跟前,张口就是这个意思。

提起那几辆大汽车,李东宁心上一股子麻花越拧越紧。

没有那几辆大汽车呼来呼去,这段时间,他的处境还没这么难受。

“老红,你咋想的那简单?汽车又不是农机站的公用汽车,是大坪村秦老板的,他们村拉走了二十七万斤救助粮,你有本事你跟大坪村人借去,他们村汽车一口气给你拉过去。”

红永胜没太理解李乡长嘴里的意思,大坪村有拉货汽车,还有二十几万斤救助粮?

“李乡长,你的意思,我跟大坪人借粮就能借来?”

“能借来,他们村拉走了二十七万斤,不是自己吃肚子的,是喂猪的,他们村现在人均收入有一千块,别说给你借粮食,就是借钱也能借来一万块。”

红永胜呲着牙呵呵笑,说一句:“李乡长你真会开玩笑。”

“开玩笑?你看我像跟你开玩笑吗?你们村今年这么困难,最好跟大坪村借点钱借点粮,我给你打个电话说一声。”

李东宁心里清楚,红土凹现在归土高乡管,这年头要发生饥荒有了民怨,他这个乡长也坐不住。

红乡长不来,他没想起来有这个麻烦。

跟红永胜三言两语交谈中,他忽然意识到他们村今年冬天和明年春天闹饥荒。

事儿捅到市里省里,别说他身后的一串麻烦就扯出来了,他亲舅舅他亲姑父都是大麻烦。

上面就揪住一个意思,说了让你们粮站先借粮,为什么不借?

李东宁意识到解释不清楚。

他跟红永胜越说越客气,脸上笑容越和蔼。

“听我说老红,我给大坪村秦支书打电话沟通一下,他们村有粮有汽车,你跑一趟,你们村的麻烦就解决了。”

李东宁的心里话嘴上没说,你们村的麻烦解决了,我们村的麻烦也就解决了。

“大坪村有电话了?”红村长一脸不相信。

“有,秦老板家里装的,不用我跑一趟,一个电话过去事儿就成了。”

红村长微微张嘴愣神,土高乡有个村子还装了电话?

李乡长嘴里说了几遍的秦老板肯定是个大人物。

李东宁嚓嚓拨通一串号码。

笑呵呵说话:“我是李东宁,是秦老板家吗?

啊?乡上的李东宁李乡长,麻烦你让秦支书给我回个电话,很急的事情。”

电话挂了,李东宁看红村长一脸惊讶站在眼前,笑着说:“老红,你要亲自去大坪村,先找秦支书说话,秦支书是秦老板的亲三叔,只要你哭穷,说你们村两百多口子人没活路了,他们不会见死不救。”

红永胜觉得自己跟要饭的一样,一点尊严都没有了。

……

大坪村里,周圆圆接完乡长电话,喊玲妹去知青点叫三叔,李乡长打来电话找他说话。

秦玲笑着问:“嫂子,乡长咋不找我哥?”

周圆圆笑一下:“人家是乡长,说村里事儿肯定找咱村支书或者村长,找你哥干什么?”

“咱村支书是三叔,咱村长是春叔,他俩还不是听我哥的。”

周圆圆赶紧“嘘”。

“玲儿,你哥说了,这种话以后千万不要乱说,即便是你哥也要听三叔的,他是支书,咱村里谁都要听三叔的。”

秦玲好像听懂了又好像不太懂。

知青点房子里,三叔跟亲哥坐在学生课桌上争论一个事情。

“三叔,第一车黄瓜和青椒还是拉给铜城农贸市场,人家给五毛钱一斤,我和迪师傅亲自送货。

路上雪再大,还没结成冰溜子,开慢些还是能送过去。”

“铜城农贸市场给多少钱?”秦建文紧着问。

“五毛一斤!杜主任说看菜定价,如果比兰城那边拉来的菜好,可以提价。”秦川解释道。

“军区给的八毛钱,一车两万斤,差了六千块,你不在乎这六千块?”秦建文急得身子站起来。叔侄俩争这件事争了两天。

黄瓜产量和口味受大雪和阴天影响,不是太理想,接下来这半个月的蔬菜运去军区,影响不好。

再过五六天,天晴开,阳光充足,味道和品相肯定大不一样,再给军区拉不迟。

现在拉去,过十天再拉,就怕军区领导挑刺儿。

铜城农贸市场就不一样。

杜主任跟秦川已经知根知底儿,他不会那么计较。

大坪村是景宁县的大棚蔬菜基地,铜城农贸市场有责任接纳自己市区范围的农产品。

上面领导递了话的。

但秦支书就认一个理,军区给的价格高。

“三叔,这事儿要听我的,过五六天晴了,大棚阳光足够,咱再给军区供货?”

秦川拗不过侄儿,咧嘴笑笑:“好,听你的,大棚本来就是你掏钱建的,十个棚子的投资差不多有七万元了,我看你今年冬天能不能收回本钱。”

“肯定收回来,收不回来我整这一摊干啥。”

房门哐一下被秦玲推开。

“哥,三叔,是李乡长打来的电话,说有要紧事跟你说,是嫂子接的电话。”

秦支书要问清楚:“玲儿,李乡长是找你哥还是找我?”

想嫂子的叮嘱,秦玲口气坚定:“乡上的李乡长当然是找三叔你了,找我哥不对称嘛。”

亲哥狠狠夸他一句:“咦?小姑娘家家你还懂这个?”

秦玲嘻嘻笑:“是我嫂子说的。”

秦支书去侄儿家接电话,走十几分钟。

“川,一块去问问,他肯定没憋什么好事,估计是给咱找麻烦。”

秦川看看满世界白,想这年头西北地区农村,这种天气度日艰难。

李乡长打来电话有可能是借车拉东西,有可能是借钱搞救济。

不管怎么说都是为了他自己的位子。

“三叔,好事中有坏事,坏事中说不定也有好事。”

“嘿嘿,你这小子。”

秦玲一蹦一跳跟在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