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400章 围着炉子吃烤洋芋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400章 围着炉子吃烤洋芋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4 13:44:53 来源:书海阁

烤箱里烤的洋芋拿出来五个,一个大人拳头大,另四个小孩拳头大。

放在炉子上,四个小的围着一个大的。

“目前来看,这是我们大坪村,这是你们小水、丁庄、文崖、高崖。”

看五个土豆方位,刚好是五个村子的方位。

秦支书不是故意这样说,四个村子的方位真围着大坪村。

一个更小的土豆放在远处,秦支书继续说:“这是红山凹,他们村的村长已经签了协议,在他们村建砖瓦厂。”

让这四个人跟秦家叔侄俩签产业投资协议。

秦川坐在桌子后面拿着钢笔刷刷写,秦建文给他们说明白。

一个村先垫资一万块,这个冬天把摊子支起来,把他们村里的人心捂热乎,等三月消冻,该砌砖砌砖,该打土墙打土墙。

张支书听着秦建文嘴里的解释,身子从炉子边挪到写字桌边,眼睛瞅了一眼秦川手底下写的字,咽了一口唾沫。

小声问:“秦支书,秦老板真是小学毕业?”

“小学毕业就不能写字了?”秦建文咧嘴。

“不是啊秦支书,你看他写的字,压根就不是小学文化人写的,是练过几十年的硬笔字,别人看不来,我能看不来。”

张支书会写一行漂亮毛笔字,谁写出来的字好赖他一眼能认出来。

这段时间,看川侄儿写合同条款,秦建文特纳闷,这一手字绝对不是一个小学毕业的人能写出来。

再说了,一二三四五那些合同条款,不知道他怎么学来的。

侄儿就一个解释:“李艳教他的。”

李艳是高中文化,懂财务懂合同,侄儿用一段时间跟她学这一手本事,也不是不可能。

一个村签一份协议。

秦川在口头上给他们解释清楚。

“张支书、丁村长,文村长,高村长,你们各个村的产业,以乡镇企业规模运行,都是我平安贸易公司底下的产业基地。

产品外运,定价,销售等都是我说了算,人员安排方面,以你们村的劳动力为基础,亲戚们要来的都可以来,吃馍馍混卷卷的人坚决不要,我看谁不合适,我有权开除。”

几个人耳朵里听秦老板解释,眼睛看合同上条款。

张支书皱眉头问:“秦老板,看你这意思,我们村的番茄加工厂是你的?”

秦川口气坚定:“必须是我的,我说了算!你要不同意也行,你们村以集体名义建磨坊油坊,全村人集体所有,全村人说了算,咱比较一下,看我的番茄厂能做下去,还是你的磨坊油坊能做下去。”

秦老板的这个思维让几个村长跟不上趟,跟他们心里想的不一样。

按李东宁和冯书记给他们开会的指示,乡镇企业就是村里的集体企业,就是大家分钱大家说了算。

到秦老板这儿,怎么就成了他说了算?

都是平安贸易公司的产品生产基地,这一下子很难消化清楚。

秦川很想给他们解释清楚,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也就火了几年。

后面争权夺利,搞的乌烟瘴气再搞不下去,存活下来的那些乡企,都是有钱人收掉了的原因。

还不如刚一开始就把什么都说清楚。

“所有权是我的,经营权是我的,大方向我说了算,张支书,你要不同意在你们村建番茄加工厂也可以,我在我们村建,你们村每家种一亩番茄,我过去拉货就行了。”

这样一来,给番茄厂的员工要建宿舍,要管吃住,麻烦了一步。

番茄厂建在小水村,员工吃住就能解决,上完班各回各家。

张支书想了一下,咬咬牙嘴上答应:“干他娘的,我们四队一个井是集体的,大家都要抢着浇头水,一到浇水就打捶骂仗乱的说不清楚,我估计就是这个原因。”

张支书觉悟还不错。

他还有一层担心:“就怕上面政策一变,又跟十年前一样,私有东西强行充公,秦老板,到时候吃亏的是你们叔侄俩啊!”

秦川呵呵笑:“公有为主体,多种所有共同发展,这个基调已经定了,三十年不变,大家不要担心。”

秦支书猛一下抬头,大坪村领导是侄儿秦川,有些意思他都插不上话。

张支书捋一下棉衣袖子,捋不起来,嘴里喝一句:“干他娘的,有事儿秦老板担着,咱负责出地出人工,挣钱就行了。”

张响带头签字,其他几个人再不犹豫赶紧签掉。

签了字,各人手里拿一万块,一个一个脸上笑得合不拢嘴。

炉子上的洋芋掰开,红面沙瓤,真香!

秦川再给他们敲警钟:“过年前我要每个村转,我要一万块钱的建设基础,我要听到谁拿这笔钱搞应酬,舔乡上领导县上领导勾子,别怪我翻脸终止合同。”

张支书呵呵笑:“你放心秦老板,你尽管过来检查。”

另几个人也纷纷应和,保证一分钱都不浪费用在场地上。

秦川站起身,签了字的合同拿到手,四只鸡提手里,夸一句:“豁,有十几斤,鸡我提走给我媳妇炖汤,那只羯羊羔子,三叔你收拾去,我不管了。”“我们几个这就收拾,让你春婶跟文巧煮去,煮熟了我叫你过来吃。”

“煮好了你在喇叭上喊我一声我就来了。”

周园园不吃羊肉,这段时间闻见那味儿就泛恶心,秦川不沾烤羊肉了,大雪封路,也拉不出去。

李光灿跑来一趟说,每天五只羊羔子也供不上了,要去丁庄一带收回来。

这几天收什么羊羔,拖拉机很容易栽沟里。

“三叔,给我春叔安顿一嘴,让货车开出去一趟,栽沟里的拖拉机拖上来,肯定摔报废了。”

张支书刚拿到钱的兴奋劲儿又没有了,那俩拖拉机拖上来拉回大坪村扔人去,能修好了修好,修不好了折个价给秦老板。

秦老板提着四只鸡背着棉花准备走了。

张春刚好过来,给他说今天出工的情况,说完了小川再走。

沙湾里,一辆大车跟前二十个人装沙,西山沟地里,一辆车跟前,二十个人散沙子,五百亩沙地干二十天。

每家一个劳动力,二十天时间,每家挣二百块。

张支书语气里万分羡慕:“秦老板,你有大车又有钱,能吆喝起来人,这一场大雪压在砂子底下,明年春耕抓瓜苗,抓一棵活一棵,一茬好瓜啊!”

秦川呵呵笑,鼓励他一句:“你们村多半是水浇地,都种番茄,到六月厂子建起身投产,番茄收益比西瓜差不了啥。”

张支书一脸褶子笑,忘了他的拖拉机栽进沟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