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688章 养路费,不是你们想收就收

来的时候是兄妹俩,回的时候是周援朝,自己媳妇的远房堂叔。

车子出了兰城西固区,在滨河路急速行驶,回景宁县。

叔侄俩有很多话要说。

周援朝小心问:“你跟铜业集团陈书记很熟?”

秦川心里说,他想把我弄死,当然很熟。

嘴上说的不是心里话:“人家是大领导,高高在上,不瞄我。”

“陈书记看你的眼神怪怪的,他好像不是喜欢你。”

“援朝叔你说对了,他不喜欢我,他们兄弟都不喜欢我,所以说援朝叔你和李书记要努力向上,尽快当市里领导,我的事业就好做多了。”

周援朝呵呵笑,这小子开玩笑中说的是实话。

从棉纺厂领导到县委副县长,周书记不是平调,是升了一级。

两个人聊着大坪村,聊着平安贸易艳姐李青,跑出去了一个小时。

在兰新公路段收费点又被收费员堵住了。

秦川解释道:“我们早上过来的时候交了三十块。”

这是大学毕业生刚上班的工资,不是小数目。

收费员面无表情:“票给我看。”

秦川找早上开的收据,不在身上,也不在车里。

玲儿看完收据随手装自己兜里了。

“不好意思,在我妹兜里,下次来的时候给你看,上面有日期。”

收费员拿出单子继续开收据:“没交钱就说没交钱,撒谎干什么,开小车就不交钱了?”

这一波人应该是换了下午班的收费员。

秦川一肚子火:“开收据的时候没留底子是不是?想收钱就收钱?什么兰新公路段,收据上为什么不盖章子,我倒想查查你们是哪个单位胡乱收费。”

收费员一愣,车子开动忽一下冲出去,收费员傻愣愣看车子开远。

坐在副驾上的周援朝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

“援朝叔,不是我计较三十块钱,早上过的时候,他们就收了我一笔,下午又收一笔,什么玩意儿?”

“你不是没票据嘛,他们不知道。”

“他们换了人就不认收的钱了?是他们工作问题还是我不交钱问题?”

周援朝嘴上苦笑,你小子手一展十万块钱出去了,还这么计较三十块钱。

“援朝叔,你先回家还是先去县委见李书记?”

周援朝抹了一把脸:“肯定先回家了,三个月没回去了。”

抹脸的意思表示他心里忧愁,回家的感觉并不幸福。

“援朝叔,你当了县长,婶娘还是不高兴?”

“你婶娘就那种人,我让她去看园园和三胞胎,她不去,小川,你心上不来劲对吧?”

秦川没吭声,援朝叔你出去三个月不回家看一眼也不对,你们夫妻关系能好?

周援朝在棉纺厂小区下了车,眼睛看着黑色小轿车离开,心里想,景宁县第一辆桑塔纳小车给秦总开也没什么不可以。

他转身回家,这时候才意识到双手空着什么都没买。

到小区外面新开的杂货店买一些零食。

就这一点,家里夫人对他不冷不热。

他不知道这半年挣了多少钱。

西京制衣厂是承包制,这半年分红分利润,拿的这些钱让周援朝在妇人跟前头抬的高高的,她再叨叨自己没出息上不去试试?

秦川这边,车子开进了平安院里。

李艳笑嘻嘻,好像有很高兴的事儿。

“玲儿安排好了?”

“好了,跟芳姐美姐锻炼去,我让他一个月在回家。”

“见到的都是大领导?”

“艳姐,我这次去兰城,两件事,安排玲儿,她不能老待在家里帮我看娃,另一件,跟泉水市的赵总谈了一笔生意,你准备好十万块,先付定金。”

李艳眼神满是疑惑:“你吃席是幌子,你是谈这笔生意去了。”

赵总从兰城离开,一路到泉水市,进了宏达厂,告诉孙厂长,抓紧跟铜城市景宁县平安贸易的秦总接洽,一万卷地膜生意,人家先付十万定金。

对方第一时间联系了李艳,说明天派代表团赶过来。

李艳知道,这是老大的大手笔。

“地膜生意?能赚多少钱?”

秦川脑子里呼呼转,想八年以后景宁县第一家地膜代理商的情况。

“大几十万吧,不能只盯着经济效益,要看社会效益。”

李艳眼神里精亮:“社会效益?”

什么是社会效益秦川要给她解释清楚。

“没有地膜,即便雨水丰沛,也是旱沙地,一亩地收三千斤西瓜,铺了地膜,一亩地收五千斤,不铺地膜,一亩地收一千斤包谷,铺了地膜,一亩地收一千五百斤,这就是社会效益。”

李艳哼笑:“这还是经济效益。”

“一亩地从能养活两口人提高到能养活四口人,社会稳定,农民富足,这还不是社会效益?”

李艳记得头儿早说过的一句话,干事业就是为了赚钱。

搞什么社会效益?

“你给我记礼金了没?”李艳随口一问。

秦川脑子里嗡一响,顾着吃席,想着谈这笔生意,礼金忘了记。撒谎不好,还是说实话:“艳姐,我的礼金也忘了记,玲儿在芳姐跟前,要不你给她说说,给咱俩补上?”

李艳眼神瞪过来,头儿这毛病不好。

“艳姐,那我回去了,明天泉水市宏达的人来,你帮我签了手续,付了十万块钱定金,拜托拜托。”

李艳随口一提的口气:“你二姐和陈经理的事儿你知道不?”

秦川立马想起来他俩什么情况,不温不火的再没听到消息。

赶紧问:“他俩主动跟你说了,他俩要好。”

“你二姐问我,她陈经理行不行,我说行不行我说不算,你要问老大,她还没问你?”

“没有,好事多磨喽,他俩处着处着就水到自然成,没必要追着别人问行不行。”

告辞艳姐,黑色轿车开出去,

半个小时回到土高乡府。

秦建文有要紧事。

“川,正找你呢,高崖人摘棉花,要装棉花的袋子,你能搞两车吧?

还有,棉花零售价3元一斤,你是从农户手里收,你投资的种子,磷肥,人工等等,我让**算了一笔,你的收购价就在两块钱,不能低于两块,也不能高于两块五,这是市里发的棉花收购指导价,这是给你办的棉花收购经营许可证,手续齐全。”

秦建文这几天县里来回跑,就是办理大坪农业合作社收购棉花的正经手续。

高崖的棉花不是谁想收就能收一批,谁家需要几十斤棉花做棉絮做棉袄,那就不用计较。

收上去再卖掉赚钱,没有收购手续是不行的。

“三叔,麻袋拉来堆在乡府,高崖人领袋子需要登记造册,这是好事。”

跟三叔交接完棉花收购事情,天色已经傍晚。

车子开回大坪村。

无论外面多忙,按时回家,跟妻儿一块吃晚饭才是要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