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729章 川子,你要理解三叔的难处

秦川开小车接春婶回家,前脚刚走,秦建文骑摩托车后脚跟进院里。

“川,事儿没说完呢你就跑了。”

秦川抱着三宝玩儿,看三叔站跟前,怀里三宝递他怀里,你当三爷的你把我娃心疼一会。

三宝双手使力掐在三爷脸上,不让三爷抱,爸爸又把他抱回来。

“三叔,我女儿都能看出来你不按好心,这种事儿你想都别想,我警告你,别给我媳妇买金项链,别来这一套。”

秦建文一愣,还没张这个口,就被侄儿堵回来了。

看样子这会儿说这件事不合适。

秦建文话头一拐说另一件事。

“川,我跟农业局的马局长说好了,他们拉二百亩温棚种子来大坪村,这下你满意了吧?还有,都说好了,不用特殊招呼他们,就在你建生叔工地或者杨老九工地上,吃大锅菜吃馒头。”

“三叔,我就不明白了,农牧局的人非要亲自来咱村里,站在大棚跟前照相,上报纸就那么重要?”

秦建文特难为的口气:“川子,你理解一下三叔,人家是县里干部,我不能一口拒绝掉不接待呀,我跟马局长沟通的很清楚,这一摊子没要上面出一分钱投资,他们没必要过多插手。”

“可马局长又说,他是农牧局的领导,全县的温棚蔬菜基地在大坪村,他不能什么都不知道,不能来都不来一趟,让我再好好做你的工作,让你也理解一下他们当领导的难处。”

秦川心里说,他们有个屁难处。

除了瞎掺和胡乱插手,他们指挥农民种这个种那个,都是帮倒忙。

昨天早上,秦川跑县城农业局,给他们一沓照片,说这就是大坪村温棚蔬菜基地的照片,他们没必要组织二十几个人亲自去村里。

当时农业局的马局长不在,是办公室工作员收下了照片,说领导回来了如实汇报。

没想到消停了两天,他们还是要来村里视察调研。

“川子,我知道领导们就是走个形式,可这个形式人家说必须要走。

大坪村两百亩温室蔬菜大棚,别说放在全省都是规模,临近的几个省都没有这一摊子,你想想咱县里农牧局的领导们能不激动?

他们的眼睛就盯着咱们村,李书记说了,只要说通你接待他们,他们今天就来,他们带着蔬菜种子。”

秦川刚好要去省农科所调运种子,黄瓜青椒各五十亩,其它蔬菜种子都有不少,算下来要花掉一千多块钱。

既然县农牧局愿意拉这批种子,让他们进来参观一圈也不是不可以。

抵制归抵制,还好考虑三叔的难处。

“你算好数量,算好钱,他们拉来种子后,钱我给他们,一分便宜我都不占,我说了不要上面一分钱就不要。”

不要上面一分钱的意思就是为了拿到话语权。

秦建文赶紧答应这个意思。

侄儿好不容易松了口,他再不松口,李书记就要亲自给川子求情下话,说招呼一下农牧局的人,哪有这样做事的道理。

“好,川子,我这就去跟农牧局的人沟通。”

秦建文不敢怠慢,骑着摩托车回乡里。

周园园从厨房出来,抱怨男人:“你留下三叔吃饭嘛,再炒两个菜就好了。”

“三叔灶上伙食好得很,不管他。”

吃完中午饭,秦川去水地湾转一圈,眼前二十行塑料大棚,二百亩,大坪村二百户人家这个冬天的万元产业收入。

没有要上面一分钱花费。

八月九月打土墙,十月遮棚膜绑稻草帘,大坪人辛辛苦苦三个月。

每家出人力,秦川出资金。

跟县里农牧局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县农牧局领导干部急着来视察一圈,就是他们的政绩,是他们的荣耀,上报纸上广播电视。

要不是他们拉着蔬菜种子来,秦川懒得搭理他们。

“李光明,你背着喷雾器打啥呢?”秦川老远闻见一股农药味。

“川,你来了?我打一下棚子里杂草,浇完水一捂,三天就出了一层草,是草原上牛粪和咱山皮子上黑土和在一块长起来的草。”

秦川给他瞪眼:“谁让你打除草药的?张春没跟你们安顿吗,浇完水肯定出一层草,人工除掉,决不允许打除草药,你非要打,你这一棚子菜我一斤都不收。”

李光明赶紧卸了喷雾器,嘴上答应:“好好,不打药不打药,我用手拔!”

秦川就怕有人图轻松,打一遍除草药省事儿。

大坪村拉出去的菜,不要灭草农药,不要化肥,给军区供,给高端市场供。

“川子,看你说的,哪能不上化肥不打药,那菜怎么长好?”

“就是呀川子,去年种黄瓜都上化肥了,你现在怎么不让上了?”

几个人围过来,一脸不解,问明白是怎么回事。

“谁打农药谁上化肥,我一斤都不收,招呼先打清楚,我让你们种黄豆是为啥,上牛粪是为啥,掺山皮土是为啥?等着瞧,咱这二百亩棚子要长世界上最好吃的黄瓜,卖最好的价。”看秦川这说话气势,几个人赶紧打消了用除草药和化肥的念头。

各家族有各家族的领头人,话给他们说明白,要么给高价拉菜,要么一斤都不要。

“川子,我们几个商量好了,去宏源县油菜基地拉几箱蜜蜂,等黄瓜开花,蜜蜂放进去,就不用喷药了。”

秦川满口夸赞想到这个办法的张家尕表叔。

“好办法呀,今天下午农牧局的人来视察调研,这个意思我给他们说清楚,让他们调蜜蜂,他们有专业手法去拉几箱。”

大家问种子什么时候拉回来,草除掉后就要下种。

“今天下午就到了,大家在村委领种子。”

一圈视察过来,除了还缺几十个草帘,一切还算正常。

秦川抬头看十一月初红艳艳的太阳,想今年冬天,肯定没有连续一个月的雪天,大棚蔬菜比去年的产量还好。

从温棚基地离开,老远听见南面水库工地上口号震响。

“加油干呀!一天挣上八块整呀!”

杨柳人干的热火朝天。

昨天下午,一百袋白面,一百袋大米拉去了杨柳村。

今天下午还要给他们拉去棉花布料,铁炉煤炭。

两辆卡车跑三个下午,保证他们家属衣食无忧温暖过冬。

这一招让杨柳男人们没了后顾之忧,他们干活热火朝天一个顶两个。

大坪村的水库,原计划周长是八百米,跟学校里操场一样大面积,用到现在,鲁工说要用完那批煤灰水泥就得两个操场大。

原想着明年继续扩建。

杨柳人今天做了保证下了决心,赶十一月底干出来。

看秦川往他们工地上走,杨老九跟几个人老远迎过来了,脸上笑嘻嘻。

“秦老板你放心,我们村里不会再有人跑出去要饭,安安稳稳过这个冬天,明年一开春,我们八十户人家都搬来这里,有水库就有水浇地,这大片荒滩就能开垦出来,我们跟定你了,从明年初那天开始安稳当大坪人。”

听杨老九的意思,明年春天,他们一整个村子搬迁来大坪村。

三十年后搞精准扶贫,他们一个村子的人都搬了出来,不是搬到大坪村,是搬到高崖塬上种西瓜种向日葵。

提前三十年搬,大坪村有一百多劳动力,种一万亩粮田。

秦川点头。

“嗯,杨叔,这事儿要跟我三叔衔接好,不能说搬就搬,没那么容易。”

杨老九信心满满。

“秦老板,农村人搬城里不让搬,农村人搬农村也不让搬吗,我们还是农民,还是种地,上面凭什么不让搬,我不相信咱县长不同意。”

昨天下午卡车跑杨柳村送物资,那是跟定西黄龙坡一样的地方,修路把人能修累死,没水浇地没平展地方,没发展潜力。

他们村里人自己都能看出来,还不如全部搬出来在大坪村搞产业。

有水库有一万亩荒地,这就够了。

“嘿嘿,秦老板,关键有你和张村长,财神爷供端了。”

“杨老九,不许五迷三道,听明白了没?”

咋说上不听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