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 第856章 春叔,难为你了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 第856章 春叔,难为你了

作者:花玉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4 13:44:53 来源:书海阁

张栋梁赶紧解释:“秦老板,我儿刚才回家给我紧急通知,说你的车今儿晌午拉稻草帘,我赶紧让这些人等在场地里帮忙装车,怎么着你不是拉稻草帘?”

秦川一脸无奈。

“我昨晚给李书记说的很清楚,我是拉一亩地的稻泥,不是一亩地稻草帘,我不信李书记今天早上传话给你儿子,你儿子再传给你,成了拉稻草帘?你搞这么多稻草帘给谁卖?”

张东梁脸上表情更疑惑:“你真在你们家门前种稻子?我还以为你是开玩笑,你们村没那个地气,我怕种不成。”

秦川最讨厌别人这么质疑他,能不能种成功,实验一年不就知道了?

张栋梁很不好意思的口气:“早说拉稻泥嘛,在前面稻子地边码着,我要开三轮车给你转过来,你昨天说我昨天给你转,现在转能来的急?要墨迹到下午。”

秦川嘴一咧,今天的目的就是墨迹到下午。

张栋梁开一辆拖拉机,跟着几个人,跑南面稻田地边去了。

一段土路货车开不过去。

这老家伙还算实诚,他带着一拨人去年秋天挖稻泥,搞成一个一个一模一样的方块晒在稻田小路边,晒了一长排,别人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帮大坪村秦老板种稻子。

别人说你们这不是瞎折腾么,大坪村是二百米地下机井水,泡稻子就死掉了。

张栋梁知道大坪村修了水库,就怕水库里水不能及时供上。

听秦老板说水库里有指头蛋大的虾,麻呼呼一团一团。

张栋梁放心了,有鱼虾的水泡稻秧肯定没问题。

秦川很好奇,这些稻泥是从哪块地里挖出来的?

“秦老板,想都能想到,别人家地能让我挖么,都是我家地里的,我雇了十几个人挖了一个月。”

走到他家一亩地边,果然挖下去了一米,他家这块地今年种稻子是种不成了。

张栋梁把自己家一亩稻子地移到了大坪村。

这一亩地再往深挖两米,不就是一个养鱼虾的池塘么。

这个意思给张栋梁说出来。

“嘿嘿,秦老板,我就想挖一亩鱼塘,最上面一亩稻泥你拉走种稻子,这不是一举两得。”

秦川摸下巴,心里有另一个想法。

“张叔,你说我们村能不能挖一个池塘养鱼虾?”

“咋不能养,你们村不是挖了那么大一个水库么,过不了三年,就有指头粗的虾和巴掌大的鲫鱼,油锅里一走,味道好的很。”

聊着闲天,稻泥方块一个一个码在拖拉机车厢里,拉到货车跟前,又转到货车上。

拖拉机要转十几趟才能拉一车。

有一千个稻泥方块。

“张叔,还有一辆车下午就过来了,最好下午转完拉掉,你们村就你一辆拖拉机?”

“还有两辆,雇他俩干活也掏钱呢,吝皮一个。”

“掏多少?”

“一人五十。”

秦川想了一下,这笔钱得掏。

再问张叔:“那些稻草帘都是你发动人编的?”

“不是我还能是谁,编了一个冬天,我儿和农牧局的人来搞视察,说要在各个乡发展大棚蔬菜,需要的稻草帘很多,让我们抓紧编出来。”

农牧局出资转手倒稻草帘,能搞一笔小金库。

景宁县各个乡镇也搞个示范村搭大棚,景宁县搞大棚蔬菜示范基地。

他们跑大坪村搞一线调研,就是为着这个目的。

他们满脑子想着每个乡镇,甚至每个村搞大棚。

再不想农民们会不会赚钱,货运怎么解决,市场里能不能消化掉。

李书记默许农牧局水利局这么干,认为这是未来三年时间景宁县的又一项支柱产业。

在秦川意识里,今年十月开始,黄瓜、青椒已经种不成了。

还想着未来五年时间稳稳当当赚这笔钱。

农牧局这是妥妥挖大坪村墙角。

再过五年,土地上的产业不能大把赚钱,就是因为农牧局里领导瞎掺和乱指挥。

想想就一肚子火。

别说接待他们,秦川看都不想看他们一眼。

这半天就在张东梁身边待着,问清楚这一亩稻子具体怎么操务,问的详细认真。

秦川心里说,春叔,你接待他们难为你了,艳姐送给我的这个皮包给你用,跟咱李书记的皮包一样拉风。

秦川心里嘀咕这些意思的时候,在大坪村里,李书记的司机送水利局农牧局的领导干部们到了大坪村。

吉普车停到村委房前,李书记的司机跟张春已经很熟。

他给张村长介绍清楚这五个人,水利局的金局长和他手下的两个干部,农牧局的赵局和他手下的一个干部。

水利局金局长问:“张村长,秦总呢?”

张春一脸尴尬,半个小时前他才知道这小子溜了,都没看清楚坐谁的车溜出去。

张春不能跟领导们说,秦总不想接待你们,跑出去躲掉了。

“金局赵局,他给我安顿了,让我好好接待你们,煮了羯羊肉,有一箱好酒,你们去大棚里视察完,就在这个房子里吃饭。”张春一脸笑意看上去就很假。农牧局赵局长一脸不乐意。

“张村长,李书记昨晚跟秦总不是沟通好了么,他留在村里接待我们,有很重要的数据要他签字确认,他怎么能跑出去?”

张村长能听出来领导们心里不乐意。

赶紧赔笑:“赵局,你们也知道,秦总外面的贸易生意很忙,需要他打理,今天正好要忙外面的生意,签字确认的事情我签也行吧?”

这话领导们更不爱听:“张村长,你侄儿你还不了解?他就是不想接待我们,怕我们给他惹麻烦,他这个态度不好,他不能眼里没有领导,没有我们也就算了,怎么能没有李书记?”

张春被训得跟孙子似的。

忽然想到川侄儿跟他说过的意思,谁来了都别低声下气,咱大坪村的两百个大棚,不是上面拨款建的,不受上面指使。

谁敢拿捏咱大坪人?

这么一想,张春低下去的腰抬起来。

他想起农牧局答应给大坪村调运蜜蜂的事儿,反问过来:“赵局,你们农牧局不是说给我们大坪村调运一批蜜蜂么,翻了个年过了个春天,我们的黄瓜都要收尾了,还不见蜜蜂拉来?”

张春的意思,实实在在的一件事儿你们干不成,跑来拉尺子算数据,这些账不是早报上去了么,非要你们亲自来拉大棚长多少宽多少,早晚温度多少,哪个棚子种哪样菜。

你们再埋怨我们领头人,羊肉别吃了。

张春心里想的意思,领导们不知道。

农牧赵局理直气壮:“蜜蜂是原来马局搞的,我不知道这事儿。”

听领导这口气,张春还是不敢跟领导们对着干。

骨子里在领导跟前的卑微,一时半会消除不掉。

川子再有本事,也不敢得罪领导,他躲出去了。

张春陪着他们在两百个大棚里转来转去,长宽拉清楚,里面种了什么记清楚,温度有多少记清楚,一个大棚盖多少草帘子也记清楚。

张春纳闷,这个赵局一个一个棚子转,拍照片做记录,到底要干什么?

申请一大笔补贴?

看张春疑惑,在本子上做记录的旁边干部悄悄解释:“咱景宁县要大力推广大棚蔬菜,每个乡镇都要有一个示范村,都要有两百亩大棚,要跟大坪村的模式搞的一模一样。”

张春吓一跳,农牧局要搞这一手?

那样的话,大坪村的村长走出去,在别人眼前还有什么拉风可言。

张春对农牧局水利局这帮人也有了一肚子反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