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S3赛季我缅甸专业干阿美莉卡 > 第138章 导弹射程达300公里

6月19日,随着时光的流转,掸邦建设集团的建筑工人队伍已壮大至50万人之众。

此时招标成功的项目尚未正式开工,但集团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在克钦邦大规模建设民居。

得益于装配式混凝土房屋技术的运用,以及众多建筑工人的辛勤付出,短短一个月内,竟已建成了17万所民居。

尽管尚未达到彭昌龙设定的20万所目标,但这一成就已足够令人瞩目。

与此同时,果敢同盟军也展现出了惊人的行动力。

他们动员了两万多人,成功开垦了100万亩耕地。

然而,这仅仅是彭昌龙宏伟计划中的一小部分。

他的目标是修建超过100万所民居,并开垦1000万亩土地,这一浩大的工程将持续一整年。

目前建成的17万所民居,意味着可以容纳34万人的安居需求。

当这34万农民夫妻迁入新居时,他们将面临一个挑战:按照人均5亩的耕地分配标准,现有的100万亩耕地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然而,彭昌龙早有打算。他相信,随着这34万人的到来,他们将在农闲之时参与开荒,后续的开荒速度将会得到显着提升。

这一宏伟计划的实施,将为克钦邦带来深远的影响。

预计在未来两年内,克钦邦的人口将激增至600万人以上,其中果敢族人口将超过350万。

这无疑将大大增加果敢族在克钦邦的人口比例,有助于暂时稳定当地的民族矛盾。

与此同时,掸邦也在同步实施类似的政策。

在腊戌市、皎梅市、朗科市、南桑市、景栋市、大其力市等地,民居建设如火如荼,荒地开垦也取得了显着成果。

尽管掸邦的建设速度稍逊于克钦邦,但各市政府正积极组织执行,确保计划的顺利推进。

在民居建设方面,掸邦已建成8万所新居;而在荒地开垦方面,更是取得了170万亩的骄人成绩。

彭昌龙花费5000万积分,从系统之中召唤出来50万人。

这也使得总人口达到1480万。

正当彭昌龙陷入对后续发展的深思时,门外传来了清脆的脚步声和一阵欢声笑语。孙长风和马文龙并肩而入,两人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孙长风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高声宣布:“主席,我们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彭昌龙眉头一挑,好奇地望向他们:“哦?是什么好消息让你们如此兴奋?”

孙长风激动地说:“武器研究院的专家们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射程达到300公里的导弹!这将是我们军事实力的一次飞跃性提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彭昌龙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

拥有先进的导弹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

这不仅是军事实力的象征,更是国家威慑力的体现。

他站起身,走到孙长风和马文龙面前,伸出手与他们紧紧相握。

“这确实是个好消息!”彭昌龙微笑着说,“你们辛苦了!请代我向武器研究院的专家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感谢!”

孙长风和马文龙连连点头,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

彭昌龙接着说:“什么时候进行试射?”

孙长风与马文龙对视一眼,随后马文龙说道,“主席,我们打算在与政府军开战之时,直接将导弹拉到战场上试射,这肯定能够打政府军一个措手不及。”

彭昌龙微微蹙眉,他的目光在孙长风和马文龙之间游移,仿佛在权衡他们的建议。

片刻后,他沉声问道:“直接在战场上试射,你们的依据是什么?”

马文龙深吸了一口气,回答道:“主席,我们考虑到,这种新型导弹的威力和射程在战场上能够发挥最大的效果。而且,如果我们能够在与政府军交战的关键时刻突然展示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我军的士气,还能给予政府军极大的心理震慑。”

孙长风叹息道:“唉!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相应的试射场地,不得不在战场上直接试射!”

克钦邦和掸邦两地既无沙漠,又无出海口,确实难以找到合适的试射场地。

彭昌龙点了点头,但眼中依然带着一丝忧虑:“我明白你们的想法,但我们必须考虑到试射可能带来的风险。一旦试射失败,不仅会影响我军的士气,还可能暴露我们的技术弱点。”

孙长风接过话茬:“主席,我们已经进行了多次模拟测试,确保导弹在战场上能够稳定发射。而且,我们也会派遣最精锐的部队和专家团队进行现场指导,确保试射的顺利进行。”

彭昌龙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我同意你们的计划。但务必确保一切安全,不容有失。同时,也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马文龙和孙长风齐声应诺,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

这场试射不仅是对新型导弹性能的检验,更是对他们能力的考验。马文龙此刻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转向彭昌龙,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主席,考虑到我们当前的战略需求,我们必须加大投入,开始自主研发军用卡车以及装甲车。”

彭昌龙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对马文龙话语的认同和期待:“马政委,请你详细说说。”

马文龙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主席,您可能还不清楚,我们目前的导弹发射车,实际上是由普通货车改造而来。虽然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但长远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首先,改造后的货车在性能和安全性上都无法与专业的军用卡车相比。在战场上,这样的车辆很容易成为敌方攻击的目标,给我们的导弹发射带来极大的风险。”

“其次,随着我们武器系统的不断升级和复杂化,对运输车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货车在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上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必须拥有更加专业的军用卡车来确保武器系统的顺利运输。”

“至于装甲车,它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装甲车不仅可以为我们的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还可以在战场上为我们的士兵提供安全的掩护。在现代战争中,装甲车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装备。”

“因此,我建议我们立即启动军用卡车和装甲车的研制计划。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研制出适合我们自己的军用卡车和装甲车。”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确保我们的研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马文龙的话让彭昌龙陷入了沉思。

军用卡车和装甲车的研制不仅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马文龙:“你的建议很有道理,我会尽快安排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和准备。”

彭昌龙的话让马文龙感到一阵振奋。

眼前的这位年轻的主席,不仅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更难得的是他愿意倾听每一个声音,尊重每一个建议。

马文龙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尊重和重视,这是他在果敢同盟军工作得异常开心的原因。

他感到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被看见,每一个想法都被认真考虑。

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他充满了干劲,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果敢同盟军效力的决心。

“马政委,”主席的声音打断了马文龙的思绪,“你的建议对于我们的军队来说至关重要。我希望你能够继续发挥你的才能和智慧,为果敢同盟军的未来贡献更多的力量。”

马文龙听到这里,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彭昌龙的这番话不仅仅是对他的鼓励,更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回答道:“主席,我会继续努力的,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大抵如此罢!

马文龙与孙长风离开后,彭昌龙不禁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轻微的头疼。

当前掸邦的发展开销巨大,而自己又追求完美,想要同时兼顾军事建设和民生改善,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尽管系统为他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难题,但在资金方面,他依然感到捉襟见肘。

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地区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资金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如今,财政资金结余已经不足1500亿,按照目前的花钱速度,这个数字很快就会见底。

彭昌龙明白,他必须想办法进行开源,寻找更多的资金来源,以确保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这将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但他也明白,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