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顺利说着,双手拽住马绳,跨上马背。
“嘿嘿嘿~”
白马双脚抬起,仰天长啸,陆顺利目视前方,眼神充满坚毅。
“少侠,我不会白白受你恩惠,此处距离京城还有数十里,若有我指路近道半个时辰便可到达!”
白衣书生看到陆顺利欲要架马往前,神情着急喊道。
陆顺利听罢,将马匹勒住,稍微思索起来。
“按照地图所示,确实还得走两个多时辰,若这活地图所言不假,半个时辰那也挺划算!”
陆顺利在权衡这利弊,没有顺路,但要是对方能够有等价交换,这个交易还是可以做的。
白衣书生看到陆顺利停下马,脸上一股喜悦,快步靠近。
但下一刻,脚底一悬空,整个人背着书篓倾斜起身子。
白衣书生摇晃着,左右摇摆几下就被书本的重量牵引着,摔倒在地面上。
“讹人?!”
陆顺利微微皱眉,地球中这样的事情他碰到不少,所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还是显得格外小心。
“少···少侠,不好意思,我已三日未曾吃饭了!”
白衣书生横卧在地面上,眨巴着虚弱的眼神,欲要努力爬起。
但后背被极重的书篓压着,像一只四角朝天的乌龟,始终无法成功站立。
“怪不得之前看到他的时候,走路摇摇晃晃仿佛喝醉一般!”
陆顺利心想着,右腿一跨,从马背上下来。
他将白衣书生的书篓卸下,放到一旁,又搀扶起白衣书生倚坐在一块巨石旁边。
“三天没吃饭,居然没死,你的命真硬!”
陆顺利说着,将后背的包裹拿出,里面还有半个馒头。
“吃点,别半个时辰的功夫都能死在我的马背上!”
他将馒头递给白衣书生,又拿起装水的葫芦顺便递了过去。
“多谢少侠再次救命之恩!”
白衣书生双手接过,一口馒头一口水,狼吞虎咽而起。
此刻性命比什么都要昂贵,丝毫没有了书生的瞎讲究气样。
“呼!”
白衣书生啃完半个馒头,又舔巴了一下手指,哐当了一下,葫芦中的水早被饮光。
“实在惭愧,连水都喝光了!”
白衣书生说着,拍了拍手站立起来,精神了不少。
“事不宜迟,走吧!”
陆顺利见白衣书生苍白的脸色已经开始回血,说着跨上马匹。
“小生名为刘浩然,请问少侠尊姓大名?”
白衣书生说着,也走到马匹旁边,双手扶在马背上,头顶冒出数个 1的好感。
“陆顺利!”
陆顺利说着,顺手拉了对方一把,将其连同书篓拉上马背。
还好这一匹白马十分健壮,不然就这两人再加上书篓,能将一般的马匹累垮。
“好名字,一路顺利,今后还望陆兄请多指教!”
白衣书生说着,双手紧紧撑在马背后面,他从未骑过马,心中还是颇感新奇。
“指好路,拐角前提前说!”
陆顺利淡然吐到一句,将马鞭朝马尾一拍,两人一马疾驰而出。
一路上,陆顺利看到有数名历练成员在斗法,但都在刘浩然的指引之下,巧妙绕过。
现在的陆顺利只想赶紧到达京城,然后去寻找天明珠,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陆兄去往京城所为何事?”
刘浩然探出脑袋,在身后问道一句。
“寻找天明珠!”
陆顺利没有拐弯抹角,他知道就算和对方说实话,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
“慕王爷府上的天明珠?”
刘浩然眼眸微微瞪起,他倒是听到不少关于天明珠的传说。
“你知道?”
陆顺利也来了兴趣,他没有想到刘浩然居然对天明珠反应这么大,定然是知道些什么。
“我也知道道听途说,据说那天明珠是神仙赠与慕王爷,庇佑王府昌盛兴隆。”
“而那天明珠更是有重重重兵把守,若非慕王爷本人,其他人很难靠近天明珠。”
刘浩然说着,也担忧起了陆顺利此行的危险程度。
陆顺利救了他的性命,是他的救命恩人,虽然也知道陆顺利实力非凡,但若一人去那王府。
面对重重把守的众卫兵,那必然是以身涉险。
“看来要拿到天明珠的确不易!”
陆顺利听刘浩然这般说着,不禁咬了咬嘴唇。
不过此次世外洞天历练,目标只有天明珠,大不了拼了,不成功便成仁。
“你又是为何而去京城?”
陆顺利也对刘浩然感到十分好奇,这读书人身无分文,只身就走去京城。
这种毅力和胆量实在让人佩服,但同时也是十分愚蠢,简直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为了读更多的书,以便来年的科举考试!”
“实不相瞒,我三次科举都名落孙山,此次也将是我最后一次拼尽全力最后一次考试。”
“倘若不成,那便证明我并非适合此路,便回家种田娶妻生子!”
刘浩然说得很诚恳,但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坚毅。陆顺利微微点头,这刘浩然倒是实在,没有那种天下唯有读书好的书生刻板模样,是个会变通的人。
“你是因何而读书?”
陆顺利又轻轻一句话道出,却让刘浩然陷入了沉思。
是啊!他为什么而读书?
是多次落榜的不甘,欲要证明自己;还是学而优则仕,想用自己的学识为国效力;亦或者是为了谋取一份差事,解决温饱?
“我不知道,但内心的深处告诉我,读书能救我!”
刘浩然思索片刻,他读书的原因似乎很多,但却也都不准确,他只是觉得应该要读书。
“读书人,当为生民立命,为百姓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陆顺利昂首挺胸,一段四句道出,声音落地有声。
“为生民立命,为百姓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多谢陆兄点拨,我悟了!”
刘浩然又念叨一遍,心中佩服之气油然而生,此句从今天起成为了他的人生信条。
陆顺利挑了挑眉头,在一名真正的科举赶考书生面前读出这一句的时候,他仿佛有种变成圣人的感觉,别提多爽。
不多时,两人一人便进入了京城之中。
京城街道十分宽敞,足以容纳四辆马车并行,街上行人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前方,有数十人密密麻麻围观着一个告示,定有大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