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脚印浅浅 > 第8章 纯朴

脚印浅浅 第8章 纯朴

作者:大道独行AK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07:39 来源:书海阁

小学时期学校中的课余活动,基本都是自发性的,各段时间有些差异,但基本都脱离不了农村学校的特色,学校内所有活动场所大多为露天,而且是土地,不象现在水泥或沥青表面。学校里是不能让带滚铁环之类“玩具”,从小也没有正规篮球场地。当时的小学学校布局,也简单,一圈正方形土墙围起一个院落,大门是对开木门,朝向西,宽不过两米,门楼有些象山西乔家大院的形状,院子前面操场,是一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南北各一座五间人字形大瓦房,全校学生的厕所,在北面瓦房东隔壁。另外,有条三十米宽土路,逐渐升高,并通往里面,在路北面,是一块一块的土地,可以种植诸如蓖麻棉花,用于勤工俭学,有点像现在的劳动课堂。路南面是一个比路面低的核桃园,这里在东南角一个土包上,矗立着六层楼高的电视接收木杆,它提供电视信号通向南隔壁公社政府所在地。学校最里面的东墙处,从东北角开始,从南到北,是一座连体土坯砌成的四口大窑洞,依次为老师办公室,二,五,三年级的教室,除老师办公室,装着木门外,教室窑洞口朝西,没安装门,只是一个长方形土口,供进出使用,这几个年级的课堂,均在这里面。

平时的课外活动,就是前面的操场、窑洞前土埂之间和南面的核桃园。在核桃园那边,玩的机会最多,多是互相追逐。有段时间,盛行东西宽度扔小皮球。小皮球,是一只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各种颜色的小球,材料是橡胶的,里是充好了气的。同学们互相分成两波,扔来扔去,球到达每边的瞬间,就会混乱一片,因为所有人都想得到那只抛球,常为一个球能把人压成一个小山,弄得浑身竟是灰土,但最开心也恰恰就是抢球的这刻,而另外一边的学生,在远远地方拍手、叫喊着看热闹,女孩子们也会一堆堆,在旁边看热闹。这项运动在记忆中的小学,确是持续了好几年,也是我们乐见的一种课外活动形式。核桃园中间原本绿荫繁茂,经过每季这样的折腾,早已是叶少枝稀,因是野园子也没人在乎,索性就放开撒欢追逐和来回,也就成了固定活动,学校也并没有刻意来禁止。

另外一项学间盛行的就是打包子,两张或一张纸叠成正方形,也会根据双方认可,在里面夹杂一些能够增加份量的纸壳、薄片、皮片甚至薄铁皮,这样做成的一个包子被铺在地上,另一个则被对手持着,去对抽地下的包子,如果打击后地下的反过面,则视为胜利,地下那个包子归刚才击打的胜利者,如果没翻过面,则落到地上的包子,就又由刚才地上铺的那个包子来打击,彼此循环的玩。这种游戏在秋季或冬季最受欢迎、流行。也经常让我们在为弄纸张叠包子而发愁,类似于写过的作业本、过往学期课本、课外读物等等,凡是是纸张的东西,多数都被叠成包子了,那时候也攀比谁拥有的包子或赢别人的多。在玩的时候,边上观战的也围成了圈,胜利者会赢光别人的包子,再接受新来的挑战者。这种游戏,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且没有场地或条件限制,很受孩子们的喜爱,书包里也经常背这包子,那个年岁,几乎所有男孩子都会玩这游戏。

还有的游戏就是弹玻璃球,这种技法现在学校里的孩子也都在玩,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有种顺墙的对挤的游戏,确实是我记忆深刻的。记得我们在窑洞里上学秋季到冬季的那阵子,每逢下午课间或晚读前的时间,这种游戏就开始上演了。在学校靠近北窑洞前面是学校的北墙,在距离水平面挨着墙的地方,顺着墙是一个高高的坎,只能从东西两边可以上去,中间有段长约二十多米的距离,高度到地面两米多,只容纳一个人从上可走过,这种天然造型,不知道当时被谁发现可以用于游戏。游戏的过程是这样,两派任你随机选择,从东或者西侧上去,开始顺墙互相用身体冲撞,因为顺墙落脚的面积有限,再加上两头不断有人上来,增加对中间挤压力,期间就会有人逐渐承受不了或的没法站稳,随后就有被挤出者,从高台上掉落下来,落下者即被认为出局,但往往被挤下来的又不甘心,会选择从两头再次加入拥挤的行列,周而复始的上去、对挤、出局、掉落、再上去。经常是挤的全身是汗水,衣服也竟是些灰土。那时候也小,图的就是玩,对衣服没过多的在意。那种欢乐、尘土飞扬的场面,现在想起来,也觉得可笑,但却是很释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