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脚印浅浅 > 第4章 转变

脚印浅浅 第4章 转变

作者:大道独行AK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07:39 来源:书海阁

在初中三年级下半学期,一场全范围内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号召铺开了。当时,通过报纸、学校组织的电视直播,听她所做的报告,各行各业都在学习她身残志坚的拼搏精神,特别是,学习她在自身条件极度困难条件下,还能掌握好几门外语的精神,这对我们触动很大。随后,结合学校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并通过黑板报、作文及多次班会等形式展开。被她的精神深深感动着的我们,特别是在迎接升高中考试复习的后期阶段,实实在在地见到了大家行动的改变。

举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很能说明学风的转变。之前学校的早读,一则要老师督促,二则即使读,也会有部分同学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但后来的变化是,大家找互不打扰的地方,各自认真背诵。操场上摇头晃脑来回走动早读背诵的同学,熙熙攘攘,好一派学习的感人场面。对此多年未曾再见的场景,校长和老师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同时,大环境上上下下、各行各业,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各行业拨乱反正的深入,处处都在比学赶帮超,后来一场大范围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展开了,很多长期潆绕在人们心头里的困惑,比如姓资、姓社问题讨论,向西方学习的变革,等等长期纠缠不清的思绪,开始变化了,拨开了迷茫的人们,束缚已久的僵化思维,开始变得异常活跃,气象万新。一时间,西方的报道、日本的电视连续剧的上映,西方先进技术的逐渐引进、吸收,让人们首次心灵深处的认识,得以震撼。思想领域的变化逐渐清晰。另外,在对待过去的评价和总结上,也大胆客观,直面点评和谈论。随后,停滞了多年的高考制度,也得到了恢复,农家子弟也看到了学习的前途及出路的曙光。认识打开,前进脚步清晰,再随着来自方方面面思维的相互碰撞后,人们投入社会建设的热情,异常积极。那时迸发出来的女排精神,成了人们激情奋进的冲锋号,三连冠的取得,极大鼓舞了人们的士气,铮铮战鼓催人力。我们也融合在这种要飞的滚滚洪流中,初次感觉到了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未来前途信心也有了求变的意识和迸发的向往,念好书,考大学,第一次进入了自己的视野,人生不再迷茫,目标也逐渐清晰,乃至于后来变成了行动。

有时候,激动和感动是一刻的,要持续化作力量,身边的真实故事和榜样,更能振奋自己的精神。

当时,对我们农家子弟来说,要走出大山,跳出农门,无非有三种途径:一是接班,就是有父母离、退休的,可以顶替成为工人、国家干部等路子,但这是要有前提的;二是当兵提干,但农村兵机会比较少,进部队,考进军校,再分配提干的,但那也是要考试和在部队表现优异;三就是恢复高考后,走考上初中专、高中专和大学这条路子,从这点论学习的目的,应该要求自己要有异常明确的决心和行动。记得本村在从解放后,到我上初三这段时间,初中专和高中专空白,只培养出一名大学生。说起这个,他家是我们村另外一个生产队的,同姓的远族,我叫他哥哥辈。那时,我们每次上初中都要路过他家门口,经常见到他的父亲。老人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为人忠厚,和善勤劳,每次碰见他,总要打招呼。自从他儿子考上大学后,我更是佩服这位老人,觉得他们家是如此幸福和让人羡慕。当时,老俩口子都过了五十多岁了,并没有因儿子争气而趾高气扬,依然保持着朴实的生活方式,当然这是我的想法,和在心目中认为着他们的伟大,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很佩服他们的,觉得能够送出个孩子上大学,真实属不易。那些年,每路过他家一次,这种仰慕心情就加重一份,无形之中,他成了我身边活生生的活教材和榜样,潜意识中鞭策着自己,梦想能有朝一日,也走出贫苦的家、贫瘠的农村……,像他家孩子一样有出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