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脚印浅浅 > 第18章 日子

脚印浅浅 第18章 日子

作者:大道独行AK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07:39 来源:书海阁

从一九九三年十月开始,我就彻底告别了单身大院的生活,在公司南面街道后面的农村,租房过起了自己的日子。当时,公司分房条件苛刻,近乎十年之内结婚的公司职工,大凡没有父母家在公司的,都在外面,租农村的房子。

我租的房子,是最北边一排,北出了村口,就到了公司东北角的街道农贸市场,平日里,下班后,买蔬菜等日用品非常方便。一到下班后,往村里回家的本厂职工不少,大家几乎都是顺路去自由市场,买点菜、面条等中午的原料,回到租住的地方,自己开火做饭。

说到当时租住的地方,现在看来条件是比较差的,因为当地农民都是东西走向盖一排排的家院,进各家大门布局也差不多。一层房东一家住,二层隔成小间出租,上二楼的楼梯大都露天在各家院子里,没有任何遮挡。我租住的,是二层中间的屋子,东西两间房子,分别也租住着厂内的其他两户人家,大家白天做饭用的无烟煤炉子,都放在过道上,楼道一边,也没有任何遮挡。房间内大约十四个平方左右,南面的窗户就到头了。那是我的小窝,屋子的东面,从里到外依次是三开门的衣柜、一排矮柜通向门边,在矮柜的上面,摆放一台当时不错的十九寸黄河牌彩电,用的是带拉杆的室内天线,接收电视信号总共也就五个频道节目可看。距离南窗户一个小过道的西侧,摆放着我们的双人床,东西方向床头顶在西墙上,床尾距离大立柜,正好可以过一个人,在床的北面,是个三人坐的布沙发,顺着西墙,沙发在北面有个拐头的沙发尾,这样与床形成一个n型的空间。就在两面是沙发和一面临床的此空处,摆放一个小小的长条玻璃茶几,在沙发的北面、西墙及门的北窗户,被隔成了一块两平米左右的厨房区域。在西面墙正好够摆放一个高二米,长一米左右的橱柜,橱柜的上层,有带有纱窗的对门,里面隔开成两层,可以摆放碗碟之类,柜子中间两个抽屉,可以放刀叉和筷子等用具,柜子的最下层对开门,可以放米、面和油及洗碗的盆子等。在橱柜和北墙的角落里,可以摆放买菜篮子等杂物。在北窗户的下面顺墙,可以立放案板之类物品,北窗户下和门之间,摆放一把带靠背的旧木椅子,顺便提及一下,这把椅子还是从单身那边顺过来的吆!平时,把洗脸盆就放在他上面,做饭切菜案板也可放它上面,全当现在的橱柜台子。

整个房子这样的布局,是费一番精心的,屋子里唯一大的空地,就是屋门和厨房区域的两平米的地方。屋子的主照明,是一根悬挂在床上顶上四十瓦的日光灯,当然也有电视旁边的台灯,另外,在床头的上面,各安了一盏圆球形状的红绿两色床前灯。那时候,没有洗衣机和冰箱,就是有了也没有地方可放。

这就是我结婚后温馨的家。其实当时,大家租住在外的家基本都是这样的布局,也没有感觉有什么寒碜,反倒是温馨和紧凑,只是觉得地方是小了。

平时,洗菜洗碗都要下楼梯,在房东的院子中间的下水口去洗,家里要的水,也要下楼去提,整天楼下楼上要跑很多趟。但很开心的去处,就是从过道到住家门房上头的屋顶平台。整个门房上头平台很大,大家洗漱的衣服和晾晒被褥,都可以在那个天台上。出我的房门,正对着这个天梯,跨三步就来到天庭台上。没有雨季或气温适中的时候,我们都端着饭碗,去那里吃饭,同层的三户人家,经常坐在那里聊天。特别是有星星和月亮的夏季晚上,在那里会纳凉,到很晚才去睡觉,而且从那里,也可以俯瞰整个村子和前面街道和道路,看人来人往。我也经常在下班后,端个小凳子,拿本书,抱着收音机在那里休闲。那个天台,是个很让人至今想起的地方。总之,我们屋子虽然是小,但那个天台可以弥补我们的活动狭小。经常看左右女邻居,和爱人也在那里聊天,因为都是本厂职工,所以说的话题,自然比较多。

但住那里久了,也有心烦的事情,首先就是厕所问题,整个村子,每排在一个集中的地方,是公共厕所,我们所处的附近厕所,就在所住家户大门前三十米的地方,男女分开,也非水冲洗,后面粪池里的粪便,定期有人来拉,但下雨或冬天上厕所,的确是件痛苦的事情。夏季,臭气熏天,雨天路上竟是稀泥,掩着鼻进出厕所。

还有,就是平时洗衣服,和做饭的用水,也很是不方便,当时房东的水,在一层院子的中间,是用一个黑胶皮管子引过来的自来水,洗碗锅筷或衣服,都要蹲在地上。夏季,还好受点,冬天日子,洗碗或衣服的冻水,刺骨淋漓,有时候,只有把水提到楼上面,掺和热水洗,但在楼上洗的脏水,又要一盆盆的提下楼,小心翼翼的端。冬天,楼梯结冰或雨滑的时候,更是要操心,那时候的这活,一般都由我来完成。

另外,平日里最关注的,就是生怕蜂窝煤炉子熄火,所以管理好蜂窝煤炉子不熄灭,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平日里,爱人从单位捡来木条,我则劈成很多小,用来以备炉子熄灭,好重新生火用,但即是小心地照顾,也经常发生炉子熄火现象,一旦这个发生,就必须把炉子搬到阳台上,重新生火。烟熏火燎、青烟袅袅是经常的事情。除了自己动手生火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去向隔壁两家借火种。方法也简单,把他家第二层的煤球移置过来,再把我家的新煤球,给人压在他家的炉子顶层上,我们管这叫借火。冬天,蜂窝煤炉子放在屋子里,安装上排烟烟筒,并让其通过北面窗户玻璃上的小孔,伸向外面,以便排烟,一则可以使得屋子里保持暖和,二就是冬天,必须在屋子里做饭,其它三个季节炉子,基本都放屋外窗户下。当然,晚上临睡觉前,都要定时记住加块新煤球,管这叫换煤,才不至于第二天熄火。所有这些,都是在平日的反复中摸索出来的。这样生活,日日天天过着,当时,也过的有滋有味,但还是整天盼望,什么时候公司能分间厕所、厨房和自来水在屋内的房子,大小并没有奢望很多,这种期盼,随着在农村住的时间越久,就越强烈。“安得广厦千万间,大避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诗句在我这里,可以改成“安得小屋一小间,大避我处寒士尽欢颜”,这几乎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追求和目标,我那时的理想,就是什么时候,能让爱人住上房子里,有自来水、厕所和厨房的屋子,哪怕是放小小的床,都不在乎!

结婚后的第一个冬天,很快来临了,晚上,虽然屋子有炉子取暖,但整个屋子还是冰冷渗骨。那年冬天,我们晚上八点过后,基本都早早的上床,开始用人的体温暖和被窝,再看会电视,也就入睡了。后来,爱人开始有了身孕,上下楼的行动,更是要百倍小心,后来上下提水、倒水我基本是承包了下来。要度过一个冬天,一般还要买几次的煤球,为了节省每次三元的搬运费用,我自己便从单位借来三轮车,从煤场拉煤球回来,然后一趟趟,楼上楼下的搬煤球。遇上风雪交加,特别冷的日子,我们就很少做饭了,数次回岳父家混饭吃,特别是在当年春节前后的隆冬里,更是如此。随着爱人身孕的笨重,我们也为来年小孩子的降生,做了些屋子方面的准备,后来爱人上下班,也不再骑自行车了,更多是我们结伴,步行上班。

按照预产期推算,孩子会在来年的五月初降生,我们都怀着喜悦的心情,等待新生命的降临。那年春节的我,是一人回老家看的父母,爱人则在她家过的春节。春节过后,随着时间逐渐推移,春天又逐渐重回大地,一切又都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随着天气的暖和,除了上下班外,晚饭后,我基本都会陪同爱人,上街边或去足球场散散步。为未来的孩子,准备了两个名字,一个是女孩的名字,另一个是男孩的名字。爱人坐月子前所需各种物品,岳母也提前准备了一些。那些日子里,我也减少了为单位的外出和民品服务东跑西颠,专心呵护着爱人和她肚子里的宝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