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 > 第142章 改革税制,优化关税(下)

内阁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也不说话只是淡淡地看向众人。

此刻身为户部尚书的郁新再度开口。

“陛下的意思是这两者不该收取一样的关税?”

朱允炆当即点点头说道:“郁爱卿,你作为户部尚书就没感觉出不对吗?”

“一木箱的粗布才能赚取多少钱?”

“一木箱的龙井茶又能赚取多少钱?”

“两者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却交纳一样的关税?”

郁新此刻猛地回过神来,瞪大眼睛看向朱允炆。

难怪皇帝要减少关卡,原来是准备提高关税。

之前的关卡多半就是简单搜查一番,确认没有通缉的贼人和没有路引的百姓后便直接放行。

收取的关税全看货物大小,一车货物收取才收取几文十几文钱。

若是现捞油水,便可以刁难一二,商队自然会奉上孝敬。

如今陛下要是准备按照货物的种类收税,那便需要更多的人手前去检查记录。

到时候一车贵重的货物关税可能顶得上十来个关卡几天收取的关税之和。

朱允炆看到郁新瞪大双眼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中也明白自己的户部尚书应该是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于是朱允炆默默地等着郁新开口。

不多时,回过神的郁新开口道:“陛下可是准备提高丝绢、茶叶等货物的关税?”

“然后将裁减掉关卡的人手集中起来,检查商队的货物和收取关税。”

听到郁新点明了此番自己改革税制的关键,朱允炆当即笑着颔首道:“不错,朕正是此意!”

内阁其他人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朱济熺便出言问道:“此番比之先前的关税有何不同?”

郁新见状正欲开口,却见皇帝率先解释道:“将繁多的关卡裁剪掉,第一是可以解放被分散在各处的人手。”

“将各处的人手集中起来,再根据他们的能力重新分配。”

“弓手、土兵等民兵可以腾出手巡警和缉捕贼人。”

“税吏们可以集中在一起相互配合检查货物,收取关税。”

朱允炆停顿了一下,给众人理解消化的时间。

等到众人明白过来后,他则继续说道:“第二则是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繁多的关卡每日都要消耗各类物资,加上关卡维护费用等,统计了起来的话其中的猫腻可是不少!”

“若是集中起来管理,可以大幅减少不必要的消耗,而且想要从中作梗捞取油水便是不易,府县衙门想要调查也颇为容易。”

这一次众人马上理解了,毕竟哪个衙门没有出现过这种事情呢?有些甚至已经成为衙门的潜规则。

最后朱允炆轻笑着还说道:“最后,如此一来便可以收取更多的关税,同时收取关税也变得方便快捷。”

“之前根据拉货的马车收税,拉一车茶叶一个关卡才收取几文钱。”

“即便是经过五十个、一百个关卡,最多也才需要几百文钱。”

“若是根据货物种类收税,即便是用三十税一这等低税,一盒龙井茶交一次关税也能够收取七八十文。”

“那么一车呢?”

不等朱允炆继续说,郁新便猛地起身。

朱允炆知道他有话说,便先停下看向他。

郁新也是拱手一拜,轻皱眉头说道:“陛下,若是如此即便减少关卡,商贾们要缴纳的关税也是暴增。”

“若是减少后关卡后,关税还是太多...”

听出了郁新的担忧后,朱允炆轻笑着抬手说道:“爱卿稍安勿躁,朕还没有说完呢!”

“下面便是朕要说的方便快捷了。”

“朕打算在江淮各府之间重修官道,同时大幅度减少官道上的关卡。”

“日后关税只需要在出发地缴纳一次,获得凭证,沿途各府也只需各交一次获得凭证即可。”

“不必再走走停停一直在关卡处缴纳赋税。”

“一府的关税凭证可以在一府内通用,除非商队入县城贩卖货物需要再交一次关税。”

众人听了朱允炆的话后,纷纷陷入沉默开始琢磨皇帝的新关税。

郁新率先反应了过来,明白皇帝的新关税其实就是“出发地关税——中途关税——目的地关税”这样的税法。

出发地关税这很好理解,当地官府保障你顺利生产货物,你不给你家乡交税不合适吧?

你也不想被自家当地的官府为难吧?

中途关税只需要缴纳一次便可在一府之地通行,这确实方便不少。

只是这一项税款必须紧握在府衙的手中,否则各县之间会起矛盾。

至于目的地关税这便是很好的补充,甚至是调和的各县的矛盾。

有人喜欢到府城贩卖货物,那也有人走下沉市场的路子,届时也都有关税拿。

不会因为府衙独吞关税而不满。

但是一府内各县之间的贸易,府衙这必须插一手,收取中途关税,如此才能更好的平衡。

“陛下,臣已经明白了!”

“如此确实能够使得朝廷在江淮各府收取的关税成倍增加。”

“但是那些弓手、土兵他们便少了收入来源!”

“而且商贾们肯定不愿意交更多的关税!”

郁新反应的问题确实存在,而朱允炆却不把这些问题当做是问题。

你以为民兵们没有捞油水的机会?

那自己给他们增发工资不就行了?税收多了不就是为了用吗?给民兵们才能多发几个钱?

况且官道上没了繁多的关卡,一定会有一些“聪明人”想要借此发家。

但是迎接这些“聪明人”的只能是我大明朝廷的铁拳。

什么抢劫弓手是违法犯罪行为!?

不存在的!大明弓手加上地方常备军会让“聪明人”知道什么叫做重拳出击。

而且日后自己要大力发展工商业,即便他们不愿意继续当民兵,自己还能给他们工作机会。

但凡当年李自成失业后能够再度获得就业岗位,他会为了生活被迫欠下高利贷?最后不又得不杀官造反吗?

至于不愿意多交赋税?

你一介商贾,是不是朝廷给你脸了?

敢不愿意交税?

不知道“抄家灭门”四个字怎么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