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 > 第65章 建立常备军,燕云大整顿

被控制起来的犯官连忙对着朱允炆不停叩首。

“陛下,罪臣知罪,还请陛下恕罪啊!”

“我等都是被朱棣逼迫的,并非是要投敌啊!”

听到犯官的话,朱允炆直接冷笑一声说道:“朱棣逼迫你们!?”

“看来是朕之前太温和了是吧?”

“沐昂,调动新军去抄了他们的家!”

“他们的所有家眷全部收押!”

言毕,朱允炆扫过一干犯官冷冷地说道:“朕就在这里等着,看看能从你们家中抄出什么好东西来!”

犯官们顿时激动起来,但是被护国卫死死按在地上。

徐辉祖见状小心翼翼地走到朱允炆身旁低声说道:“陛下,是否要调动应天的兵马协助?”

朱允炆当即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这三万新军精锐就足够了。”

“不过这三万精锐将会被分配到各地为将校,协助朕改革。”

“之后朕还要挑选三万精锐留用。”

“新选的精锐里,朕允许你们武勋将自家子弟放进去,但是没有官职。”

“朕也准备选一些宗室子弟进入军中。”

“但是大头一定要是军户子弟。”

“以后各地都要建立常备军,每日一训!”

徐辉祖闻言面露震惊,看向朱允炆低声问道:“陛下,如此练兵可是准备征讨蒙元?”

朱允炆轻笑一声说道:“如今蒙元是正在解体的巨人,我们不打他也撑不了多久了。”

“朕的目光不在北面,而在东面、西面!”

“朕不仅要为眼下大明的江山考虑,还要为大明的后人们考虑。”

徐辉祖想了想之前朱允炆说过要征讨朝鲜和倭国。

为的是倭国的真金白银。

那西面是为了什么呢?

我大明物产丰饶,西面有什么好东西值得陛下征讨呢?

此刻跪在地上的百官已经陷入惶恐之中。

没有人知道陛下得胜一回来便来一场是为了什么。

但是看到那些私通朱棣的同僚被按在地上,没有官员心中是不害怕的。

“众爱卿皆是忠良,就不必跪着了!”

听到朱允炆的话后,百官长出一口气纷纷起身。

不多时,沐昂便抬着几口箱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朱允炆挥手让护国卫将木箱打开,众人的目光当即被箱子里的金银财宝吸引。

朱允炆冷笑着挥挥手,护国卫当即拖着几名犯官走到装有金银财宝的木箱前。

“这是朱棣派人贿赂给你的吧!?”

犯官闻言不敢吱声,只能不停叩首。

护国卫当即扯下他的官袍,一刀将其的首级斩下。

没过多久所有犯官都伏法了,而百官心中的恐惧却是更盛。

朱允炆扫过百官冷冷地说道:“身为朝廷命官却私通叛贼。”

“此等不忠逆贼,应该没有同党为他们收尸吧!”

此言一出,百官之中不仅有人打了个寒颤。

朱允炆打马越过百官,领着新军进入金陵城。

城中百姓已经有人看到了皇帝处决私通叛贼的犯官,顿时高呼万岁。

随后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传入百官耳中。

百官颤栗着跟在朱允炆身后进入金陵。

回到皇宫之后,朱允炆来不及去拜见吕太后,而是直接来到内阁之中。

紧随而来的内阁重臣们知道皇帝是有要事商议,便纷纷快步走入内阁。

“臣等拜见陛下。”

朱允炆抬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后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宁和燕地的军户内迁后如何安置?”

“两地新的军户是从当地增选,还是从内地调派过去?”

众人闻言都陷入了思考,唯独朱高煦低着头一言不发。

毕竟他在此事上不好发言,索性直接开摆。

此时辽王朱植率先开口。

“陛下,臣以为当增选当地百姓为军户为好。”

“只有当地人才会和入寇的鞑子们拼命。”

“而且燕地民风彪悍,兵士悍勇。”

然后朱植的话便被徐辉祖反对。

“陛下,朱棣起兵时,燕地百姓云集响应,臣以为不可再从当地增选军户。”

“当从内地抽选军户北迁,如此方才能够去报燕地不会再乱。”

随后文臣那边也给出了他们的答复。

“陛下,辽王的方案可节省大量粮饷,魏国公的方案则需要耗费大量粮饷。”

“而且那些被抽选的军户未必愿意北迁。”

朱允炆点了点头,随后笑着说道:“那就在本地增选一部分军户,再从内地北迁一部分军户。”

“让他们相互制衡一下吧!”

“朕也不希望燕地再起波澜了。”

众人闻言纷纷拱手应诺,而朱允炆则又提出了一个让众人头疼的问题。

“诸位爱卿,那宁王朱权该如何处置?”

“爱卿们可有章程?”

朱高煦闻言继续摆烂,这些事情都不是他能够多言的。

辽王朱植也不好开口,只能先观察情况。

郁新和郑赐两人也是闭口不言。只剩下方孝儒和解缙两人似乎有话要说。

最终解缙率先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宁王并非被朱棣挟持,而是假借挟持之名,协助朱棣叛乱!”

“臣请陛下废其爵位,贬为庶人,交由宗人府看押!”

解缙此言一出,朱植当即偷偷瞄了皇帝一眼。

此刻方孝儒也上前说道:“陛下,臣以为不论宁王怎么辩解,其兵马为朱棣所用之事,无可辩驳。”

“纵使陛下不废其爵位,也当施以惩戒,告诫众藩王勿要有异心。”

听到方孝儒的话,朱植和朱高煦当即跪在地上说道:“陛下,臣等绝无异心!”

朱允炆抬手让他们两人起身,却没有告知众人自己的决定。

“对了,朕下诏让朝鲜国王讨伐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他们那边可有奏报?”

解缙闻言当即拱手说道:“暂时并无奏章送来。”

“臣马上再派人前往朝鲜问话!”

朱允炆轻笑着点点头,随后看向徐辉祖说道:“魏国公,朕此番带来了一万北军精锐。”

“朕交给你来操练,练好之后直接派人送到朝鲜,协助朝鲜剿灭女真。”

内阁众人闻言当即一愣。

这一万人派往朝鲜能是对付女真吗?

陛下这是准备对朝鲜动手了?

“陛下,如今燕贼初定,还请陛下暂缓兵戈,与民休养生息!”

户部尚书、内阁学士郁新当即跪在朱允炆面前劝阻。

朱允炆上前将自己的萧何扶起,将其按在座椅上。

“郁尚书此番经营江淮荆楚,运转粮饷,使大明王师粮饷充足,士气高昂。”

“乃朕之萧何,不必如此多礼。”

朱允炆避重就轻,称赞了郁新的功绩,却对郁新的劝阻不提一毫。

郁新见状还要再跪,却直接被朱允炆眼神制止。

郁新也并非什么愣头青,当即拱手说道:“陛下,凡事当一张一弛,张弛有道。”

“陛下兴兵伐燕贼,乃是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护我大明江山社稷。”

“朝廷上下必然同心一体,共进共退。”

“然如今燕贼虽定,但王师疲敝、民生困苦。”

“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皆是兵灾**之苦地,百姓避贼,荒废田地。”

“江淮荆楚又奉诏勤王,而朝廷粮饷多处于此。”

“若陛下再起刀兵,只怕...”

此时一旁的徐辉祖也出言说道:“陛下,郁尚书所言有理。”

“如今燕贼初定,还请陛下与民休养生息。”

“朝鲜小邦,内无强军悍将,外无大国为援。”

“不过池中之鱼,陛下可随时取之,何必在于这一时?”

辽王朱植看了一眼反对朱允炆出兵朝鲜的文武大臣,正要起身说话。

朱允炆却先一步笑着开口。

“郁尚书、魏国公,朕只是要练兵征讨女真。”

“何时说过现在就要征讨朝鲜?”

郁新和徐辉祖当即一愣。

此时朱植也立即起身对着内阁众人拱手说道:“诸位皆是我大明栋梁,所言也是奉公恤民之言。”

“只是陛下何时说过要征伐朝鲜?”

“魏国公,陛下方才让你练兵是为了什么?”

徐辉祖闻言面颊微微抽动。

陛下确实没有说现在要征讨朝鲜。

可是陛下的心思不久是假借征讨女真来灭掉朝鲜吗?

自己作为臣子总不能说出“朱允炆之心,臣子皆知”之类的话吧!

眼看劝不动朱允炆,朱植又站在朱允炆这边,徐辉祖只能拱手说道:“臣领命,定会好生操练那一万兵马。”

朱允炆又看向郁新说道:“郁尚书请放心,朕知道要与民休养生息的道理。”

“所以才让魏国公只操练这一万兵马!”

“诸位也都放心吧,今岁朕不会在大动兵戈。”

“但是整顿军备、改革朝政之事,不能停歇。”

“还望诸位与朕同心,永固我大明社稷。”

从内阁离开后,朱允炆带着双喜直奔后宫而去,眼下,他要先去拜见吕太后。

双喜跟上朱允炆的步伐低声说道:“陛下,皇后派人告知小奴,她已经在太后处等待陛下了。”

朱允炆点了点头,加快步伐向着吕太后处奔去。

而在皇帝离开之后,内阁众人多半沉默不语。

朱植见状对着众人再度拱手说道:“诸位眼下陛下有此雄心,难道是坏事。”

“倭国若真是遍地真金白银,那拿下倭国,岂不有利于我大明?”

“如今蒙元也是内乱,我大明要么北上,要么东进。”

“诸位难道不知攻敌之敝的道理?”

“陛下说今年不会大动兵,那今岁我等便要快些助陛下整顿军备,改革朝政。”

“官民各司其职才是正理。”

解缙闻言皱着眉头看向朱植。

“辽王,君主有进取之心,有功于社稷,却未必有功于万民。”

“汉武虽强,但穷兵黩武,民生困顿。”

“若陛下...于国非是好事!”就在内阁众人争论之际,一名礼部官员快步跑到内阁之外。

驻守此处的亲军抬手拦下此人。

“上官稍待,我等入内通报...”

礼部官员闻言连忙对着里面大喊:“诸位大人,松江府急报,有朝鲜使者乘船到我大明!”

驻守的亲军见状当即便要以喧哗之罪将其拿下。

可是下一刻,内阁之中的大人们便快步走出。

朱植大步上前一把从礼部官员手中接过急报,然后挥手示意禁卫亲军放人。

“你先回去吧!”

礼部官员连忙拱手应诺。

朱植则拿着急报走入内阁正堂。

“诸位,本王这就拆开了!”

内阁众人纷纷点头,朱植当即将急报打开,浏览之后若有所思地交给了徐辉祖。

待到内阁众人看完,届时陷入了沉默。

最终还是朱高煦没忍住,直接开口说道:“诸位大人,这朝鲜使者抽什么风?”

“说是来我大明朝贡,松江府却没有发现贡船。”

“怎么他朝鲜空手来朝贡!?”

徐辉祖和朱植对视一眼,随后摸了一把胡须。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朝廷之前给朝鲜下诏,令他们北上征讨女真。”

“眼下他们却空手前来朝贡,只怕不会为了朝贡,而是另有所图。”

就在内阁众人准备派人去调取朝鲜最近的情报时,又一名礼部官员来到内阁外。

然后又送上来一份急报。

“宁波府急报,有朝鲜使者带着贡船前来朝贡。”

这下内阁众人的神情忽然严肃了起来。

徐辉祖当即上前问道:“宁波的朝鲜使者,可是和松江府的朝鲜使者不小心走散了?”

礼部官员有些紧张地摇了摇头。

一瞬间,内阁所有人都意思到了情况不对。

徐辉祖挥手屏退了前来送急报的礼部官员,随后目光环视内阁众人。

“诸位,眼下的情况,只怕会更加的复杂!”

“朝鲜虽是小邦,却向来恭顺,怎么会派出两路使者朝贡。”

“而其中一路使者还是空手而来。”

“其中只怕有一路是假的!”

众人颔首肯定了徐辉祖的推测。

此时朱植也起身说道:“此事关乎陛下的大计,我这便带着急报前去拜见陛下,也是给太后请安。”

朱高煦闻言也当即起身说道:“叔父,我随你同去。”

很快,在宦官们的带领下,朱植和朱高煦这两位亲王便来到太后寝宫之外。

小宦官则是入内通报情况。

得知朱植和朱高煦前来拜见,吕太后轻笑着示意小宦官将两人请进来。

朱允炆则是拦住小宦官问道:“他们可是寻朕有事禀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