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 > 第72章 削藩推恩令

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 第72章 削藩推恩令

作者:三千魔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4 14:53:19 来源:书海阁

当李芳远带着亲兵来到的兴天寺中时,大明使团已经离开。

朝鲜百官看到李芳远连忙行礼,而李芳远顾不得和百官多言,直接冲入佛殿之中。

此刻太上王李成桂自顾自地跪在金佛前低声颂唱佛经。

一旁是痛哭流涕的朝鲜王李芳果。

李芳远直接一脚踹在李芳果身上。

“你想要干什么?竟然敢怂恿贼人对大明使团行刺?”

被踹倒在地的李芳果一言不发,只是呜咽。

李芳远见状揪起李芳果便要殴打,却被李良成阻止。

“靖安君,毕竟他还是王上。”

“还是不要给别人留下太多口舌为好?”

李芳远冷笑着看向李芳果,眼神满是不屑。

“王上!?”

“他也算是朝鲜的大王?”

随后李芳远不顾李良成的劝说,直接对着李芳果便是猛击三拳。

瞬间李芳果的鼻子流出了猩红的血液。

李成桂终于停止了念经,扭头看向狼狈的李芳果和虎视眈眈的李芳远。

“李芳远此处乃是佛门清净之地,勿要在此喧哗。”

李芳远不屑地轻哼一声,挥手对李良成说道:“把我们的大王送到王宫之中好好看护。”

“大王最近肝火旺盛,传宫医去看看。”

李良成得令招呼近卫军将鼻子流血的李芳果带走。

朝鲜百官见状也先是对李芳远行礼,然后跟着被架走的朝鲜王退出兴天寺。

佛殿之内,李芳远走到李成桂面前,直接坐在李成桂面前。

“太上王,如今开京的街头上,到处都是要为你效忠的反贼。”

“不过我已经派禁卫军去镇压了,但愿不会像汉城那般血流成河吧!”

李成桂猛地睁开眼睛,恶狠狠地盯着眼前的李芳远。

“逆子,早知如此,我就该直接把你杀掉!”

李芳远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大笑起来,整个人剧烈地颤抖。

“太上王,若是一头病虎说着猛虎的话语,只会让人感觉可笑。”

“便是现在你也能杀我!”

说话间,李芳远将自己的佩剑放在李成桂面前。

“太上王,喏,动手吧!”

李成桂看着面前的宝剑却是迟迟没有动作。

李芳远见状伸手按住李成桂的肩膀冷笑道:“太上王,若是你之前立我为世子,岂会有今日之事?”

“我随你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他老八有什么功劳,难道只是因为太上王你更宠他的母亲,所以他就能够被立为世子?”

“有功者不得赏,乃是其君昏庸,天下必乱之。”

看到李成桂神色不变,李芳远继续冷笑着说道:“当大明的使者把你带走后,我便会将有威胁的王室铲除。”

“在此之前,你能够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吧!”

“这也算我对你最后的一点点恩赐了。”

言毕,李芳远拿起佩剑大步走出佛殿,只留下沉默不语的李成桂。

两日后,马恩思和夏元吉看到拖家带口的太上王李成桂。

夏元吉看了一眼跟在李成桂身后的随从和僧人,直接看向一旁的李良成。

“李老弟,这些人都是太上王要带走的?”

李良成闻言低声在夏元吉耳边说道:“这些随从和僧人都是太上王的余党。”

“他们为了躲避搜捕都跑到了兴天寺寻求庇护。”

夏元吉点点头,转头看向马恩思,两人对视一眼后,马恩思直接上前一步。

“非是朝鲜太上王的亲眷,统统留在朝鲜。”

顿时李成桂的随从和僧人们便炸了锅。

马恩思扭头看向李良成,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宝剑和骏马我很喜欢,至于金莺我也带走了。”

“剩下的这些太上王余党,就交给李参判了。”

李良成连忙笑着点点头,随后对着早就等在周围的禁卫军一挥手。

李成桂见状当即上前对着马恩思和夏元吉说道:“两位天使,为何要抛弃掉他们?”

马恩思直接收起笑脸,冷冷地看着李成桂。

“陛下让我们带走你,不是你和你的余党。”

“带你去大明,是让你避难休养,不是让你谋求复位。”

周围的禁卫军此刻也一涌而出,抽刀对准了李成桂的随从。

姗姗来迟的朝鲜王李芳果看到眼前一幕,扭头看了眼李芳远。

却见李芳远直接越过他,走到马恩思和夏元吉面前。

“两位天使,此等小事就不费,小臣自会好好处理。”

“还请两位天使休要误了归途。”

马恩思和夏元吉点了点头,随后示意李成桂带着亲眷离开。

李成桂回头看了一眼禁卫军从队伍中揪出的余党,愤恨地对着李芳远说道:“世有妖孽,国之将亡也!”

“朝鲜在你手中只会走向灭亡!”

言毕,李成桂不再去看那些被当众处决的余党,默默地跟着大明使团向开京外走去。

李芳远目送大明使团带着太上王李成桂离开,脸上的兴奋已经控制不住了。站在他身后的朝鲜王李芳果却越发颤抖。

“大王,我们既然已经送别了大明使团和朝鲜王,就快些回宫吧!”

听到李芳远的话,李芳果尚未回应,便被身旁的禁卫军架走。

李良成上前走到李芳远面前低声说道:“靖安公,何时举行禅位大典?”

李芳远轻笑一声,将目光从大明使团远去的身影上收回。

“就在本月,选择一个良辰吉日!”

“回去让礼曹马上准备禅位大典!”

“还有,给大明的奏章也不能忘掉。”

“大明皇帝为我除去太上王这枚钉子,本王也要投桃报李。”

“十日后先派出五千大军北上讨伐女真。”

“此事也要写进奏章里告知大明皇帝。”

言毕,李芳远又轻笑着说道:“大典之后你亲自去大明送奏章,再把金莺父母的情况告知她,让她安心在大明那边。”

“山参、珍珠什么的也给她一些,让她用这些东西为我们在大明疏通一二。”

李良成当即拱手应诺,正准备离开却又被李芳远叫住。

“你此番功劳不小,大典后,封你为泰康伯如何?”

李良成当即跪在地上,激动地叩首谢恩。

大明应天府。

皇宫之中,内阁重臣正在处理各地传来的军政公文。

因为耿炳文重伤一直未能痊愈,所以辞去了内阁大学士之职。

朱允炆便让朱植补入内阁,顶替了耿炳文的大学士之职。

眼下,朱植正在翻阅关于蒙元的情报。

对于蒙元的内斗,整个大明朝廷都乐见其成。

然而因为大宁、燕地和辽地的削藩改革,以及对其他坐镇西北边境藩王的担忧。

大明暂时没有北伐蒙元的意思。

况且大明皇帝现在对征讨朝鲜更为上心,所以有关蒙元的情报暂时都被总结归纳起来,等待大明皇帝关注它们的那天。

“辽王!”

朱植闻言放下手中的蒙元情报抬头看向呼唤自己的方孝儒。

“方大人怎么了?”

方孝儒起身将一封奏章放在辽王面前。

“这是礼部和宗人府联合上书的奏章。”

“他们汇报说宁王一家迟迟不肯离开大宁。”

“尤其是宁王妃,明确表示一定要见到宁王方才肯离开大宁前来应天。”

辽王闻言深吸一口气,随后将奏章拿起。

“方大人,此事本王也不好决断,还是请陛下决断吧!”

言毕,辽王拿起奏章便要去御书房。

方孝儒无奈地轻叹一声,转身继续处理其他奏章公文。

宁王早就被陛下待到应天软禁起来了,宁王妃如此作态无非就是在和宁王串联配合,想要陛下解除对宁王的软禁。

御书房内,听到双喜通报的朱允炆放下了耿炳文上的折子,调整了情绪后示意双喜让朱植进来。

朱植拿着礼部和宗人府联合上的奏章走到朱允炆面前行礼。

“陛下,臣此番起来是因宁王妃之事。”

朱植一边说一边将手中奏章交给双喜。

双喜接过奏章当即奉给朱允炆。

朱允炆拿过奏章一扫,眼中顿时露出几分杀意,却又很快被掩盖下来。

如今宁王和宁王妃还杀不得,其他的藩王都看着呢。

“辽王,你对此有何看法?”

朱植起身拱手回答道:“陛下,如今的宁王妃便是拿准陛下不愿意对他们动手,方才如此放肆无礼。”

“臣请陛下着令宗人府将其捉拿押入应天,同时通知各藩说明情况,安抚他们。”

朱允炆摇了摇头起身走到朱植面前。

“此计虽是稳妥,却只能借近渴,救不了远火。”

“若是藩王们都学宁王妃,那朝廷该怎么办?”

朱植看向朱允炆,眼神之中带着些许疑惑。

“不知陛下准备如何?”

朱允炆挥手看向双喜说道:“去把内阁的大学士、学士和行走都请到御书房。”

言毕,朱允炆又看向朱植说道:“朕有个主意,但还需进一步完善,故而召集众人商量。”

“来人,给辽王赐座。”

很快,内阁众人便在双喜的引领下来到御书房中。

朱允炆看向面前对自己行礼的众人抬手示意免礼。

“唤诸位爱卿前来,是朕要和你们宁王妃之事,当然也是要商议削藩之事。”

“宁王妃自持朕对藩王有所顾忌,随意才敢肆意妄为,迟迟不带宁王家眷入京。”

“所以朕想问问诸位爱卿,宁王妃该当何罪?”

解缙闻言当即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宁王妃此行为当与养寇自重同罪。”

“臣请陛下下诏,废起王妃之位,派护国卫将其押入应天。”

“否则日后各地藩王皆会效仿宁王妃,扰乱朝政,蔑视朝廷。”

郁新和方孝儒同时拱手说道:“不可!”

两人先是一愣,随后方孝儒又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解大人的担心没有错。”

“可是万万不能如解大人所言那般行事。”“否则一旦有贼人借此擅动各地藩王,只怕废燕王朱棣之事又起。”

郁新连忙点头附和,表示自己和方孝儒所想一样。

朱允炆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

“朕所担心和尔等一样。”

“所以要惩戒宁王妃,就必须先稳住各地藩王,或者让各地藩王无暇顾及宁王妃。”

“还有一种思路便是直接瓦解宁王妃的计划。”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随即又便认真思考起来。

朱允炆见状轻笑一声说道:“朕已经有了主意,还望诸位爱卿为朕参赞一二。”

众人当即齐刷刷地看向朱允炆。

而朱允炆则笑着说道:“如今宁王只有一子,而我大明宗室子弟可不缺人。”

“朕要下诏给宁王妃,若是一个月后还不到应天,便过继一宗室子弟给宁王。”

“并且直接定为宁王世子,日后承袭宁王爵位。”

众人听了皇帝的计划后沉默着没有说话。

随后朱允炆又继续说道:“朕还会下诏给其他藩王以及他们的子嗣,一个月后到应天者,嫡子而世子者,封郡王,赐食邑五千户,领兵两千户。”

“庶子、奸生子,封卫国将军,衣冠仪仗类同侯爵,赐食邑三千户,领兵一千户。”

“封郡王者,嫡子可世袭此爵位,无嫡子则除爵,庶子等封卫国将军。”

“封卫国将军者,嫡子可世袭爵位,无嫡子则除爵,庶子等无爵,可投军、务农、科举等,朝廷不禁其行事,犯法与庶民同。”

“下诏后,两个月内不到应天,各藩王世子、嫡子、庶子、奸生子全部无爵。”

“朝廷会另选宗室子弟继承各藩正统。”

听到朱允炆的计划,众人无不惊愕万分。

心直口快的解缙直接开口说道:“陛下欲逼反众藩王乎?”

一旁的朱植则补充道:“陛下,郡王和卫国将军所领兵马,皆是正军?还是正军与预备兵混合?”

朱允炆思索后说道:“郡王和卫国将军乃是我大明宗室,与国休戚!”

“若国家朝廷有难,他们必须领兵勤王。”

“故而所领兵马为半数正军半数预备兵,其正军尽为常备,随时能够杀敌诛贼!”

朱植和朱高煦当即开始在心中默默计算起来。

朱允炆则继续说道:“这便是朕的削藩推恩令。”

此时徐辉祖开口问道:“陛下,那各藩王被削藩后,食邑等如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