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封神:通天教主是我师祖 > 第101章 宴席议事

封神:通天教主是我师祖 第101章 宴席议事

作者:尘封千里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06 15:09:31 来源:书海阁

宴席上,灯火辉煌,华灯初上,金盘玉盏之间摆满了各式珍馐佳肴,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精致的菜肴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将整个宴会厅都装点得如同仙境一般。

待众人依次落座,帝辛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在每一位将士的脸上扫过,脸上带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他端起手中的酒杯,向众人示意,声音洪亮而真挚:

“诸位将士,孤在此感谢你们为北海平叛所付出的辛勤与努力。你们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用鲜血和汗水扞卫了我大商的尊严与安宁。”

“孤深知,这北海之行,你们历经了艰难与困苦。但正是有了你们的坚持与付出,才有了我大商今日的胜利与辉煌。孤敬你们一杯!”

闻仲见状,也站起身来,端起酒杯向帝辛回敬:

“大王,臣也代表将士们感谢您的关怀与厚爱,臣与将士们必将继续为大王的江山社稷,为大商的繁荣昌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其他将领和文官们也纷纷站起,高举酒杯,齐声应和:

“愿我大商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大王万寿无疆!”

随后,宴席上,气氛热烈,众人推杯助盏,笑语盈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题逐渐从日常的寒暄和祝贺转向了政事议题。

少顷,闻仲缓缓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变得锐利而坚定。

他望向帝辛,面容肃然,仿佛带着几分沉重的忧虑,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大王,此次北海平叛虽胜,但有一事尚需大王定夺。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诸侯,现已被我军押解入朝歌。”

“这些人,虽然在大师兄的劝说之下缴械投降,但也是迫于无奈,其中必有野心勃勃,心有不甘之辈,所以,不知大王打算如何处置这些人?”

帝辛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放下酒杯,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

“太师,孤已经从国师口中得知北海叛军投降的条件,既然国师在谈判中做出的承诺,代表了大商的信誉和威严,孤也不能轻易违背!”

闻仲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沉吟片刻,沉声道:

“大王所言极是,那大王想怎么做呐?但袁福通等人毕竟造反叛乱,对大商造成了威胁,若不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惩戒,如何展现大商国威,如何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徒?”

帝辛听到闻仲的话,觉得不无道理,于是,望向一侧的洛书,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与尊重,缓缓说道:

“国师,你对此有何建议?”

洛书本来正在细细品味着手中的美酒,感受着那独特的醇香在舌尖萦绕。

听到帝辛的询问,他抬起头,目光从酒杯中抬起,对上了帝辛探寻的目光。

洛书放下酒杯,微微一笑,清了清嗓子,沉稳地说道:

大王,关于袁福通等人的叛乱,贫道认为他们已无力再掀波澜。然而,当务之急,更应关注的是北海之滨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那片土地贫瘠,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困苦。”

洛书的声音在宴席上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北海之地百姓们的深深同情。他继续说道:

“贫道建议,大王应即刻下令,从朝歌城中挑选精通农耕的能人异士,携带红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种子,前往北海之地。”

他顿了顿,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此时,要做的不仅是提供种子,更要亲自教导那些百姓如何种植,如何管理农田,确保这些高产农作物能在北海之地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

帝辛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点了点头,沉声道:

“国师所言极是,百姓的疾苦,孤怎能不知?孤即刻下令,派遣精通农耕的官员前往北海,务必确保百姓们能够吃饱穿暖,过上安稳的生活。”

洛书闻言,脸上露出满意之色,随即,言道:

“大王,跟随袁福通等诸侯叛乱的将士们,大多数也是生活所迫,大王可以从容处置,毕竟,他们也是听令行事。”

帝辛闻言,点了点头,言道:

“国师放心,孤心中有数,孤即刻下令,不予追究其余叛乱将士们的责任,只要他们安于一隅,孤愿宽恕他们!”

随后,洛书继续说道:

“对于七十二路诸侯,大王可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首先,对于真心悔过、愿意归顺朝廷的叛军,不追究其家眷之责,并给予诸侯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大王的宽容和仁爱。”

话音顿了一顿,继续道:

“其次,对于那些冥顽不灵、心怀不轨之徒,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这样,既可以维护朝廷的威严,又可以震慑其他蠢蠢欲动之徒。”

帝辛听后,心中豁然开朗,对洛书的建议大为赞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国师所言极是,孤定当采纳。”

紧接着,帝辛招来一名贴身的宫人,低声吩咐道:

“速去将此次参与叛乱的七十二路诸侯全部囚禁起来,确保他们的安全,同时,三餐必须如常供应,不得有丝毫怠慢。”

宫人听后,立即低头应是,转身迅速离去,执行帝辛的命令。

随后,帝辛又转向闻仲等一众大臣,沉声道:

“孤决定,对这些诸侯进行详细的调查,查明他们此次叛乱的真实意图和背景。孤不希望有任何的误解和偏见。”

“对于真心悔过、愿意归顺朝廷者,孤可以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而对于那些冥顽不灵、企图再次作乱者,孤也绝不会姑息。”

众大臣闻言,纷纷表示赞同和支持,高呼:

“大王英明神武,大王英断果决!”

帝辛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笑道:

“众位爱卿不用如此多礼,今日宴席,没有君臣之分,大家尽管畅谈,无需拘谨。”

随着帝辛的话音落下,宴席上原本肃穆的气氛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大臣们纷纷相视而笑,心中的紧张与拘谨一扫而空。

一时间,宴席上再次热闹起来,大臣们纷纷举杯畅饮,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他们谈论着国家大事,也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整个宴席洋溢着和谐欢乐的气氛。

随着时间的推移,宴席逐渐进入了尾声。

众大臣纷纷离开了王宫,唯有洛书,以及听从洛书传音的闻仲留下来,同帝辛有事相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