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封神:通天教主是我师祖 > 第169章 姜太公钓鱼

封神:通天教主是我师祖 第169章 姜太公钓鱼

作者:尘封千里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6-22 16:39:19 来源:书海阁

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大地,如同金色的绸缎轻轻铺展。

在这样的景象下,一辆马车悄然无息的驰入了西岐境地。

坐在车中的正是西伯侯姬昌,他身着一袭深紫色的长袍,面容沉静而威严。

在他的身侧,坐着一位儒雅的中年男子,那便是散宜生。

散宜生微微撩起车帘的一角,目光穿过细缝,扫视着车外的景色。

“车夫,我们目前走到了何处?”

散宜生轻声询问,声音中透露着对行程的关注。

车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他手中稳稳地握着缰绳,目光坚毅地注视着前方。

听到散宜生的问话,他转过头来,微微欠身回答道:

“回禀大人,我们已经进入了西岐境地,再往前不远便是我们的城池了。”

散宜生点了点头,放下车帘,转头对姬昌说道:

“侯爷,经过漫长的旅途,我们回到西岐之地了。”

姬昌闻言,微微颔首,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他的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激动,仿佛看到了久别的故乡,心中充满了欣喜和期待。

然而,这激动之情很快便被一丝悲痛所覆盖。

姬昌深深地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

“是啊,本侯回来了。可是,我的心中却难以平静。”

“虽然能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但我的儿子伯邑考,却永远地留在了那遥远的朝歌城。”

说到此处,姬昌的眼中泛起了泪光,他的声音也变得有些哽咽。

散宜生见状,心中也不禁感到一阵难过,他想到自己同大公子伯邑考一同前往朝歌城。

谁能想到,大公子伯邑考竟然在朝歌城自缢身亡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轻声说道:

“侯爷,您莫要悲伤过度了,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大公子在天上看着您,守护着您呐?”

姬昌听到散宜生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悲伤。

随即,他轻轻擦拭了眼角的泪水,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

“你说得对,我儿伯邑考还等着本侯为他报仇呐,本侯不能让悲痛击垮。”

散宜生看到姬昌重新振作起来,心中也感到一阵欣慰。

他知道自己说的话起到了作用。于是,他继续以更加坚定的语气鼓励道:

“侯爷,您还有二公子姬发,他继承了您的智慧和勇气,定能为您分担重任。”

“除此之外,您还有整个姬氏家族,他们与您血脉相连,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更为重要的是,西岐境地的百姓,他们视您为他们的依靠和希望。您不能因一己之悲,而让他们失去方向。”

话音停顿片刻,散宜生继续说道:

“为了这些人,您也要节哀保重身体。因为您不仅是他们的领袖,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您的每一个决定,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只有您坚强起来,他们才能感受到希望与力量。”

散宜生的话如同细雨般滋润着姬昌的心田,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份力量吸入体内。

然后,姬昌缓缓地点了点头,声音中充满了决心与坚毅:

“你说得对,本侯不能因一己之悲而辜负了所有人。本侯要为了他们,为了西岐的未来,砥砺前行。”

说完,姬昌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绝对不能让这一点儿事情压垮自己的肩膀。

……

在渐入黄昏的余晖中,马车沿着渭水河道旁蜿蜒曲折的小路缓缓前行。

车轮碾过松软的泥土,发出沙沙的声响,与渭水轻拍河岸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此时,一阵悠扬的山歌远远飘来,歌声穿透了傍晚的宁静,传入姬昌的耳中。

他微微睁开眼睛,目光透过车窗的缝隙,望向那夕阳映照下的水面,金色的波光在微风中摇曳。

歌词在空气中飘荡,如同天籁之音:

“潺潺碧水日光辉,太公垂纶意自悠。

直钩无饵心无欲,静等鱼儿自在游。

世事纷纭似水流,一蓑烟雨任飘摇。

太公笑看红尘事,静悟天地玄黄道。”

姬昌沉浸在那悠扬的山歌之中,歌词中的意境如涓涓细流,缓缓流入他的心田。

他微微阖上双眼,仿佛能够看见那渭水河畔,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持直钩,静静地坐在河边垂钓。

那直钩上竟无鱼饵,然而太公的神态却是悠然自得,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姬昌被这种超脱凡俗的姿态深深吸引,喃喃自语道:

“太公垂钓,有鱼钩,却是直钩,且没有鱼饵。这种独特的方式,不禁让本侯思考其背后的深意。”

“他为何如此自信,能够笑看红尘中的百态人生?定是因为他有着洞察一切的智慧与胸怀。”

一旁的散宜生,听着姬昌对那山歌的赞叹,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思索。他微微侧过头,目光落在姬昌那沉思的面容上,心中不禁泛起涟漪。

于是,散宜生拱手行礼,恭敬地说道:

“侯爷,既然您对这首山歌词如此感兴趣,那臣便下去探寻一番,看看能否找到这歌词的写作者。”

姬昌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他微微颔首,点头回应散宜生的话。

散宜生得到姬昌的许可后,便转身离开马车,向着那山歌传来的方向走去。

少顷,散宜生沿着山路而下,顺着歌声传来的方向,穿过了一片茂密的树林。

终于来到了一个开阔的河滩边。

河滩上,几位渔夫正围坐在一起,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的笑容。

散宜生踏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这群渔夫中间。

他身穿一袭长袍,气质儒雅,与渔夫们的粗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散宜生拱手向渔夫们行了一礼,微笑着问道:

“诸位,适才我听到了一首动听的山歌,歌词深邃,意境悠远。请问刚才那首山歌是你们中谁人所唱?”

渔夫们纷纷抬起头,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不速之客。

其中一位面容和善、须发皆白的渔夫微笑着回答道:

“哦,那首山歌啊,是我们几人一起唱的。不过,这歌词可不是我们写的,而是出自姜太公之手。”

散宜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继续问道:

“姜太公?敢问这位太公是何许人也?”

渔夫们相视一笑,默不作声。最终,还是由那位须发皆白的渔夫解释道:

“姜太公,就是我们口中所说的那位老者。自从他来到渭水河畔,每日都会来到这里,风雨无阻,静静地坐在河边垂钓。”

“哦?每日都来吗?”

散宜生不禁有些惊讶,随即又好奇地问道,“那他钓到了多少鱼呢?”

渔夫们相视一笑,纷纷摇头表示没有见到姜太公钓到鱼。

那位须发皆白的渔夫继续说道:

“正是奇怪,他钓鱼用的竟是直钩,而且从不用鱼饵。”

“我们一开始也是好奇,便上前询问他。你猜他怎么说?”

散宜生被渔夫的话勾起了浓厚的兴趣,他摇了摇头,示意自己猜不到。

渔夫轻捋胡须,缓缓道:

“他说,他所钓的鱼,非河中之鱼,乃是‘愿者上钩’的鱼。”

“我们当时都听不明白,只觉得这位太公真是奇怪得很。”

散宜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钦佩的光芒。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能够感受到姜太公那种超凡脱俗、不受世俗束缚的气质。

散宜生向渔夫们道谢后,转身离去,他将所闻一一告诉姬昌。

姬昌听后,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他感叹道:“这位姜太公虽然身处凡尘之远,但却是有大智慧之人,真是难得啊。”

于是,姬昌便带着散宜生前去姜太公垂钓之地探访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