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边军 > 第1033章 阻旨意

大明边军 第1033章 阻旨意

作者:沐风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1 18:14:39 来源:书海阁

朱由校这一连串的命令下达,让其余人都是刮目相看,以往的朱由校,可没有这般面面俱到。

命令很简单,可是其中的事儿可就多了。

不论是暂停彻查田亩还是暂停改制卫所,都是为了稳定。

与朱威这种泥腿子出身不同,皇家想要天下稳定,主要依靠的就是乡绅士大夫,一个乡绅可以控制一村一镇,一个士大夫可以控制一城。

这里说的控制,不是说他们有硬实力,而是软实力,这些人都是当地高门大户,威望甚高,朝廷有些命令有时候还要靠这些人来传达或者执行。

你让他们做大事,一般来说是做不了的,可是让他们稳住人心,这群人倒是绰绰有余。

而朱威要做的事儿,是将所谓的士大夫拉下马来,谁都看的明白,所以说现在天下乡绅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在这时候朱由校停止一切有损他们利益的规划,自然会让这群人心中感激,那么站在谁那边,自然也就很清楚了。

至于卫所改制,也是一样的道理,那么多的中低级军官,还有那么多的世袭官员,都靠着贪墨军饷过日子呢,这些人不事生产,让他们做老百姓,无异于是要了他们的命。

现在一切停止,世袭的官员还是世袭的,贪墨军饷的生意还能继续做,失而复得的东西,才是最让人宝贵的。

还有那补发军饷,朱由校也知道,这些银子哪怕都能收上来,哪怕都能一分不剩的发下去,相比较欠下的军饷而言,也是杯水车薪,可是有了总比没有好,只要发下去,哪怕一人只发一钱银子,也能够稳定军心了。

而砍杀女真贵族,传首皇太极,则是宣扬功绩了,让天下人知道他这位皇帝陛下的厉害。

可怜的皇太极,心中还有些别的算计,还想利用朱威与朱由校的矛盾做些事情,最好的结果甚至可以不死,可是谁能想到,一国之主在这时候,竟然成了两方争斗被牺牲的筹码。

朱由校让朱承与徐厉良去分散山海关的兵马,则是一石二鸟,内部这两个反复无常的国公,在京城还怕他们再闹出什么乱子,放出去也好,让他们与山海关的人互相防备,这般山海关的兵马也能有效控制。

加上各路兵马布置,如此连招下来,朱威就算是要反,也能够应对了。

毕竟,朱威再厉害,也不过只是区区几万人马而已。

汉地十三省,才是大明的基本盘,这些省份还在掌握之中,那天下就还是姓朱。

说到底,朱由校还是要谢谢朱威的,因为朱威强势要求红薯普及种植,路边荒地都能长得出来,天下再无吃不饱饭的问题。

老百姓最是好养活了,只要给口吃的,日子能过的下去,那就不会跟着反。

至于那些流民没有田地如何生活,那就不是现在该考虑的事情了。

……

在京城就是这样,小道消息传的比圣旨快多了,各方势力的探子在没有下朝的时候,基本上都收到消息了,其中自然包括暗卫。

陈子义是最早从辽东入关的人,他的任务是组织黔国公带兵入京。

得到消息之后,陈子义知道再给朱威传消息肯定来不及了,这么重要的消息,飞鸽传书是不靠谱的,快马一来回怎么着也要半个月,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朱威让陈子义执掌暗卫,除了陈子义比其他人更加沉稳聪慧之外,还有一点也是远超其他人的,那就是果断。

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这货只要决定的事,可以一条路走到黑。

比如他加入义军,比如他灭杀女真俘虏,比如他在安南云南搅动风云,都是如此。

很多时候做事,也没有朱威的命令就是完全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考虑的。

在如今通信不发达的时代,这样的人才是执掌暗卫最好的选择,也正是因为如此,朱威才完全放权给他。

所以此时的陈子义,没有丝毫犹豫,就做出了一个大胆而疯狂的决定。直到垂垂老矣躺在床上,给自家儿孙说起此事之时,还称此事为他这辈子做的第二正确的的事,第一正确的事儿,自然就是跟了朱威了。

……

明代驿站大致分为三类、四种。三类,也就是水马驿、急递铺、递运所;四种,则是因为水马驿又可细分为水驿和马驿。

我们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来,水马驿分为两种,水驿、马驿。这既是对驿站的细化,也是对驿站的简化。为什么这么说呢?细化,是指按交通工具的不同,把驿站分为水驿和马驿这么两种形式,水驿基本是沿长江、运河、富春江以及其他重要河流分布,基本以江南为主,而马驿则是遍布全国,二者互相补充,构成了驿站的主体。

再说说简化。这里说的简化,是相对于元朝来说的。元朝对于驿站分成了很多种,不仅仅是水驿、马驿两种。元代的驿站叫站赤,所以水驿、马驿也叫水站、马站,除了此二者之外,还有轿站、车站、驴站、狗站,等等等等。关于这个,在当时的文学作品里也有体现。比如元代杨景贤《西游记》里有这么一段故事,说唐僧在出发走了一段时间之后跟驿夫聊天:

唐僧:善哉!善哉!离了长安,行经半载。于路有站,如今无了马站,只有牛站,近日这牛站也少。到化外边境,向前去不知甚么站?

驿夫云:师父,再行一月,前面是驴站。驴站再行一月,西番仛钹地面,是狗站。狗站再行一月,是炮站。

唐僧:如何唤做炮站?

驿夫:六根木柱,做一个架子,一根长木做炮梢,梢上一个大皮兜,长木根上,坠铁锤一万斤。使臣到,一交捽番,把绳子绑了,入兜炮,一榔椎打动关捩子,一炮送十里远。

这意思就是用投石器将人当上发射到下一个地点。

当然,炮站是作者是戏谑,但是前几种确有其事。

总而言之,朱元璋把元代繁琐的驿站分类进行简化和归类,将马站、船站合为水马驿,牛、骡、驴、驼这些大牲口和运夫单独析出,设为递运所,再加上从元朝继承而来的急递铺,此三者组成了明朝驿站的三大部分。

设驿处往往遵循一个原则就是,两地之间正好是一天的路程,也就是说,你今天一早从这个驿站出发,走一天,到下午的时候肯定能赶到下一个驿站。这之间的距离,马驿是六十到八十里,水驿是一百到一百二十里。古代骑兵部队每天行进速度是七十里,在没改变交通工具的前提下,这个速度一直在抗战的时候仍是如此,驿站同样遵循这个原则。

至于电视剧中的那种马歇人不歇的事情,基本不可能,尤其是如圣旨或者紧急军情之类的东西,要求绝对保密,谁领的差事,除非死了,否则就是这个人,绝对不可能换人,所以怎么可能人不歇?不歇的话跑几天就死球了。

还有一点与电视剧中不同,那就是古代的驿站是不允许个人使用的。驿站的作用就是接待往来朝廷官员,而这些官员,需要拿一个驿符,这个是国家发的东西。

在出发之前,传旨的人需要去兵部车驾司领取一个驿符,上面会写上姓名和去处,所为何事有还有哪个衙门的,所有东西都要写清楚了,而执行任务其间换乘马匹以及吃住费用,完全各处驿站承包。

明代万历年间的大学士于慎行有一句诗: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里路到长安。算得上是古代版的冷链物流。而这种传递,往往也是通过驿站传递。

如果没有这个驿符呢?那很抱歉,这是绝对不能使用驿站的。

当然,明朝中后期驿符成了一种礼物了,居家旅行走亲访友必备,比如徐霞客就没少用这个,徐霞客并没有官职,本不应该也不能用这个,可是贪腐成风的官场,哪里管得了这些?给钱就能搞定,反正钱收在自己口袋,浪费的却是国家的钱,自己又不吃亏。

于是,地方驿站的经费一年比一年高,财政压力一年比一年大,最后崇祯说干脆把驿站取消一部分吧,然后有个陕西米脂县银川马驿的驿卒就失业了,没几天就造反了,他叫李自成。

咳咳……说远了。

陈子义的想法很简单,朝廷现在已经要准备动手了,而朱威全然不知,这可对朱威不利,那怎样才能让事态朝着对朱威有利的方向发展呢?

只有一条,阻止圣旨送到原本要送的人手中。

杀传圣旨的人,不靠谱的,并且杀了人还是有官身的人,不好遮掩,并且动静太大,那该怎么办呢?

自然就是发挥暗卫的长处了。

暗卫,存在两百多年的组织,哪行哪业哪省哪县都有暗卫的存在。

那就让所有人都动起来,制造各种麻烦,延长圣旨到达的时间,这样也能给朱威更多的反应时间。

此时,一个庞大复杂又有些让人不可置信的计划,在陈子义脑中逐渐清晰。

而这个计划,让朱由校对他的皇祖父感同身受,也让朱由校想要除掉暗卫而后快,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