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边军 > 第1046章 好的开头

大明边军 第1046章 好的开头

作者:沐风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6 10:46:47 来源:书海阁

那传旨的人连忙下马,跪在地上,这在别处是天使,可是在朱威面前,根本没有在别处的威风。

其实在京城中,认识朱威的人很少很少的,朱威经常不在京中,就算在京中,也少出来晃悠,不是在府里就是在宫里,平常人大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

前面说过了,出来传旨的人除了原本兵部车驾司的人之外,其他的都是从各部衙门调过来的,而往宣府传旨的人,正好见过朱威,并且…第一次见朱威之时,还闹的很不愉快。

这人名叫马旧岳,算得上是原来的兵部尚书马文晟的远房侄子,倒也不经常来往,不过在马旧岳父母离世之时,求了马文晟帮忙照看一二,马文晟和马旧岳的父亲关系极好,也就让他进入兵部了。

刚开始只是一名普通守卫,说白了就是看兵部大门的,朱威第一次进京去兵部述职,就被他给骂了一顿,说朱威是乡下人。

这事儿闹的也不小,不出所料,马旧岳被罚了,打了十几个板子,并且因为当初朱常洛的搅和,让原本马文晟给他安排好的路子,也因为这事儿出了岔子,原本计划的是在马文晟致仕之前,能让他这个没有读过一天书,没有上过一天学远房侄子,有个正儿八经的吏员身份,虽说没有品级,但是好歹不用风吹日晒,更不用去前线拼命,也算的是对得起马旧岳的父母了。

可就是因为那句话,做吏是没希望了,只能在兵部混着,好在马文晟也算是念旧情,在致仕的时候给他调到五军都督府,做了一个值守官,也是没有品级,不过比在兵部要轻松许多。

传旨这活啊,比那些从外向京城传军情或者文书的活轻松的多,不止不用在乎时间期限,一路吃喝也都是最好的,到了地方上还能搂些银子回去。

马旧岳可是花了二十两银子,才换了这么一个机会。

谁曾想,一出京城第一日,在那京城西边第一座驿站,就吃坏了肚子,找了大夫吃了药还休养了一日,才能继续朝西走。

可是转头朝北在第二个驿站,大半夜睡觉呢,床又塌了,伤了腰腹,又是休息了一日。

后面大差不差,原本一天的路程,平均下来都要花费两三天。

宣府距离京城也不过三百里而已,平常传旨最多六日就能送达,如今却用了半个月。

马旧岳也不是没有想过出这些问题是有人在背后搞鬼,可是凭借他的本事和认知,哪里看得出来暗卫的手段?只是觉得自己在遇到朱威之后,就流年不利了。

好不容易到了宣府,想着怎么着也能弄个百八十两银子回去,没曾想又碰到朱威了。

看着跪在地上不住颤抖的马旧岳,朱威也是有些无语,好歹是带着圣旨过来的,现在跪着算怎么回事?

朱威倒不是怕传扬出去之后,说朱威放肆,说他不敬皇帝,说他专权,这些都是小问题,因为朱威现在在朝中还有士大夫心中的名声,早都臭完了。

至于百姓会不会说什么,想必是不会的,因为没人告诉百姓,就算告诉百姓了,对百姓而言,这事儿的重要程度,远远没有吃饭重要。

这就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说实在的,老百姓关心的,真的不是谁是皇帝,而是谁能让自己吃的饱饭,过得更好,让吃饱了,就是好皇帝,让吃不饱了,就是坏皇帝。

汉武帝厉害吧?

武功了得,打的匈奴哭爹喊娘,史书大书特书,无数皇帝将其作为自己的偶像。

可是对于百姓而言呢?

打了几十年仗,打的人口减半,打没了文景之治的底子,打的百姓人人家带孝。

那对于百姓而言,汉武帝是好皇帝吗?

咱们现在都不知道,因为老百姓的心声,没人会在意。

说句不好听的,老百姓对于皇家或者朝廷所谓的忠心,是远远比不过士大夫阶级的。

可是每每王朝落寞之时,最先投降的,又是那些士大夫们,不得不说…这也是怪事了。

……

“本公看你怎么这么熟悉?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衙门当差?”

朱威确实看马旧岳很熟悉,但是他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马旧岳头顶冷汗都快下来了,不过也不敢不回:“回公爷,小的贱名马旧岳,在五军都督府当差,原本在兵部当值。”

朱威听着这人的名字,也想到了马文晟,于是问道:“你和马文晟什么关系?”

“小的是马大人的远房侄子,得叔叔照顾,在京城当个闲差。”

提起马文晟,朱威心中有些感概,马文晟不算个好官,但是也算个能臣,兵部在他手上没出过什么大乱子,万历末期朝廷亏空严重,加上各地起义多达三十多起,兵部考虑的事情远比现在要多得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马文晟能够稳住局势,实属不易。

更重要是,马文晟也算的上是朱威朝堂上的引路人了,就连致仕也有朱威的原因在。

可是这些年,朱威的事情太多了,对一些故人的关注又太少了。“你叔父…身体如何?”

“叔父安康,一顿能吃一个肘子。”

朱威失笑:“不愧是兵部尚书,这身子骨可以啊,你既是故人之侄,那就好说了…你若想回京,圣旨留下,给你千两白银,现在就可以走了,若是不想在京中蹉跎岁月,可以入我新军,做个军需之类的,也没什么太大的危险,也算是全了马大人曾经对我的照顾之情了。”

初入京城之时,对朱威帮助最大的两人,一个是锦衣卫指挥使毛纪,另外一个,可就是马文晟了。

现在一人已死,一人丢了官,以前没有能力就算了,现在有些能力了,还是要报答二一的,当然了…这不是还情份,因为情分这东西,是还不完的,只是朱威想要让自己心中好受一些罢了。

马旧岳没有想到朱威会这样对他,让他大喜过望的同时,又陷入纠结之中。

他本身并没什么太大的志向,能够吃个皇粮,已经是再好不过了,否则凭借马文晟的实力,真给他弄个百户之类的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他真的是…没那个心思,所以才混了个闲差。

可是现在又有一条截然不同的路摆在面前,这条路会很苦,甚至下场很惨。

那么这样一个没什么上进心的人,该怎么选呢?

自然是拿钱走人了。

“回公爷…小的大字不识一个,也没什么本事,实在不是那块料…所以…小的多谢公爷抬爱。”

朱威点了点头,也就不说什么了,人各有志嘛:“那好…来人,去总兵府拿银子给他,再给他拿些值钱的小玩意儿。”

“是!”

马旧岳还是叩头:“多谢公爷。”

“行了…起来吧,你回京之时,绕下路吧,回庆阳府一趟,告诉马大人,我不日就会过去。”

“小的领命!”

等到马旧岳走了之后,那几十颗人头的血还没干透,这对于在场的百姓来说,不过是个小插曲,反正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也只能等着。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小插曲,让朱威去了陕西庆阳,见到了马文晟,两人辩论一夜,竟然让马文晟这个大明老臣,改变了些许想法,更是让朱威有了一支以致仕的老臣为主的文官底码。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送走马旧岳之后,朱威深吸一口气,指着那血腥味十足的刑场道:“这些人中,有一个算一个,曾经都是好汉子,至少在军中奋力杀敌,现如今有罪…那就该死,这两者不冲突,第二件事…也是关于兵的,我大明将士为国捐躯,战死沙场,这是忠义之举,不容忽视,更不容抹黑,我刚从朝鲜回来,那片土地上…有我大明万千儿郎埋骨他乡,死了都不能落叶归根…这是不对的。”

“所以…我将他们带回来了,宣化府新乐坊徐家有子驴蛋,葬于朝鲜清河县,现已带回,新乐坊军户徐家的人可在?”

人群中挤出一个老妇人:“我…草民…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