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明边军 > 第185章 评吴三桂

大明边军 第185章 评吴三桂

作者:沐风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4 15:35:38 来源:书海阁

吴襄一愣,而后也不管脸上手上的湿润了,放下吴三桂后就抱住了朱威。

朱威一脸嫌弃,赶忙将吴襄推开,凭借着朱威的麒麟臂竟然一时推脱不开,这让朱威重新审视这个看起来不太靠谱的吴襄了。

好不容易将吴襄推开后,朱威说道:“别说那么多了,同不同意吧。”

吴襄猛猛点头:“同意…同意…”

朱威一笑,这事算是板上钉钉了。

对于朱威而言,虽说在大众历史上,吴三桂是被钉在耻辱柱上的那个,但是朱威认为,这只是时代造就的必然悲剧,都看到历史把吴三桂钉在了耻辱柱上,却不看吴三桂为何被钉在耻辱柱上。

吴三桂少年时代就已成名,因一次自杀式的营救行动名扬天下,营救的还是他自己的爹,在儒学治世的明朝,吴三桂这一战功树立了忠,勇,孝这一人设,再加上从小师从娘舅祖大寿,学了一身带兵打仗的本领,也为明朝末期吴三桂能位高权重,拥兵山海关打下了夯实的基础,可以说,吴三桂的发迹基础,就是道德上他从16岁就站了制高点。

明朝文人风骨最硬,但也最烂,尤其末期,烂到流脓的程度。清流文官把持朝政和军政,一帮不会打仗的文化人带兵打仗,本就扯淡。

吴三桂是深知这一点的,但在这些文官中也有例外,吴三桂人生信条里最重要的两个人,袁崇焕和洪承畴,这两个人都是文官出身。

尤其是洪承畴,这个人是吴三桂非常顶礼膜拜的。但是随着清军逐步入侵,洪承畴以及吴三桂的娘舅及师傅祖大寿相继战败投降,祖大寿更是来来回回闹了好几次才最终老实,吴三桂已经深知大明气数已尽,这个时候吴三桂只是做了个普通人的选择,他想活,他想让他家人活,一边是烂到生蛆的明朝,一边是新鲜血液清朝,或者是自己同胞出身的李自成,他犹豫了。

受制于传统的道德观,吴三桂没能很快做出反应,崇祯发来急报,要他进京勤王。他更犹豫了,但也可能是做出了选择,从山海关进京的路他走了两周,久到崇祯都吊死了,消息传到他耳朵里,他都还没进京。接到消息吴三桂立马掉头回山海关,因为山海关是他最后的筹码,无论是与谁谈判。

明覆灭,李自成很快给吴三桂派来使者招降,还带来了他爹吴襄的亲笔信,信大意是:“明朝没了,爹现在投降了李自成保了全家,投降的是爹不是你,背负骂名的是爹不是你,别送命了,顺天意吧。”

吴三桂看后才下决心投李自成,将山海关移交给农民政权,自己带兵亲自去跪降。出关,路走到一半,在难民中他遇到京中家里的一位老仆。老仆告诉他吴襄投降以后,家也被抄了,人也关起来了,就连吴三桂最喜欢的侍妾陈圆圆,也被一个农民王爷抢走了。

吴三桂闻言大怒,因为这不该是山海关换来的待遇,他这时也看清了李自成这种农民政权的短视与下流。斥兵返回山海关,将关内刚驻下的农民军杀光。重新控制山海关,和李自成、皇太极三方对峙。

李自成这种农民政权,是没有脑子的,不然也不会在吴三桂过来前抄了他家。所以李自成得知吴三桂不降了,一怒之下没有和吴三桂谈判,直接杀了他全家。

吴三桂的选择这个时候只有一个了,引清兵入关,家人没了,朝廷没了,他除了山海关什么都没了,虽然最后只抢回来一个陈圆圆,但能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么?

朱威觉得,应该是冲冠一怒后发现,只剩下红颜了。

后面的事就是吴三桂疯了一样追杀李自成,最终将李自成击溃,得以报仇。而这个时候,既然已经投降了,那就把事情做彻底,卖给新朝廷一份忠心,这也是很正常的。

逼吴三桂到这个地步的,归根结底是明朝腐烂的体质,吴三桂是很清楚的,所以他想彻底摧毁这种体质,还能尽可能多的为自己争取利益,朱威认为,这是一个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做出的正常选择。

朱威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也在想这事,想着若是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应当不会做的比吴三桂更好。

吴三桂到最后位极人臣,封藩进爵。为什么清朝要把吴三桂放在云南,而不放在他自己的势力范围东北呢?因为清朝不信任吴三桂,你吴三桂不是第一个投降我清朝的人,还手握重兵,打仗水平一流,我为什么信任你?

但是无论皇太极还是顺治帝,都是战争年代成长崛起的领袖,他们都是很现实的人,就算我们不信任你吴三桂,我们也能很默契的和你保持一种平衡。吴三桂就在云南过上了好日子。

永历到处逃窜,吴三桂不停上书要追杀永历,顺治是不乐意的,很不乐意,但是最后还是同意了吴三桂的要求,因为顺治是个很现实的人,为了前朝遗孤,和当朝藩王撕破脸,划不来。最后永历写给吴三桂的书信文笔极好,字字诛心,有兴趣你们可以去自己百度一下。康熙上台,年幼的康熙和他的先辈从出生就注定不一样的。康熙是出生在和平年代,他是读者汉家儒学长大的,他是遵循我们儒家忠孝那一套的,他很瞧不起三藩,导致他维持不了和藩王之间的默契,他只认为这些降王是未来执政路上的绊脚石。所以康熙刚一上台,就在心里下了决心,灭三藩。

康熙年轻气盛,直接下令要求吴三桂交权,还扣押了他在京中的儿子,吴三桂是懵逼的,他知道清朝不信任他但没想到新帝一上台就拿他开刀,这时候吴三桂又做了正常人的选择,他想看下有没有谈判解决的可能。但是康熙心意已决,反反复复几次遣使催促吴三桂,终于最后压死了吴三桂心里那头骆驼。手下人劝他反,康熙逼他反,吴三桂做的事,不是正常人该做的事么?

吴三桂一反,康熙顺理成章的杀了他在京中的家人,已经暮年的吴三桂又一次失去亲人,他不该反么?

他吴三桂为清朝打下了大半个江山,换来的是不信任和步步紧逼,他不该反么?

在朱威看来,自然该反。

吴三桂是最典型的“人”,他受迫于形势,受制于整个体系,他的一生不能用二分法来判断和衡量。他有功,但他必然遗臭万年。他有过,但这个过,真的是他吴三桂的过么?

就在朱威遐想之时,吴襄已经哄好吴三桂了,让吴三桂跪在朱威脚下。

吴三桂很聪明,看起来眼前这个人要比他的父亲厉害一些,所以也是很开心,奶奶的说了一句:“义父在上,素存拜见义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