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综武:开局签到大黄庭 > 第144章 太子继位

综武:开局签到大黄庭 第144章 太子继位

作者:时到梦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14 15:49:19 来源:书海阁

在大殿之上,群臣得知圣上朱允炆太后吕氏身死,无不悲痛欲绝。

李景玄也没想到朱允炆居然直接死了,他只是让人废了朱允炆而已,可没让人直接杀了朱允炆。

不过这并不会对他计划产生什么影响,在九大塞王造反皇帝和太后身死的情况下,谁来继位新帝自然也就成为了群臣的新议题。

礼部尚书刘仲质虽然是老顽固,不过也确实比较遵循旧制,率先提出由太子朱文承继位。

他之提议,立即赢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刑部尚书刘伯温,工部尚书海瑞。

有支持的,自然也就有反对的,理由也十分充分,才在牙牙学语的太子并不适合登上皇位,应当从皇室里面另择贤人来继承皇位。

张居正、左光斗等人则是保持沉默,也不清楚其内心在思考着什么。

李景玄见此,厉声说道:“我平时不在意你们这些大臣在朝堂干什么,但是今天你们居然欺我外甥就不行。

我今天将话撂在这了,如果不支持我外甥继承皇位,那么大明帝国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这话我李景玄说的,你们不信可以试一试。

还有杜泽杜大人,我觉得就你这样人的都能够担任左都御史,实在是有辱我大明朝廷。

我建议你自觉告老还乡算了,免得最后落下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在场这些大臣很早就知道李景专横跋扈玄胆大包天,根本就没怎么将皇权放在眼里,对此之言也早已是见怪不怪了。

他们也没有想过这次入宫的刺客会是李景玄安排,毕竟在群臣看来李景玄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动机。

怪只能怪朱允炆将内心的心思隐藏的够深,群臣都不知道这位会有要除掉朱棣和李景玄的想法。

也怪太过信任大明守护者童贯,朱允炆没有想到童贯因为忌惮李景玄背后势力居然会出卖他。

今天同样来到了大殿之上的童贯开口道:“大家也已经得知消息,大隋势力参与了刺杀圣上之事。

今后只怕会有更多势力介入我们大明帝国朝堂和江湖,而我本人因为身体原因,目前实力已经到顶。

与周边帝国守护者比起来,还有不少差距。

而我知道青云门长老邓太阿有着天人境修为,若是有青云门支持,我们大明帝国就不在畏惧周边的大宋和蒙元。

大家都知道,青云门和曹国公关系莫逆,朝阳峰首座和小竹峰首座更是曹国公的妾室。

太子朱文承继位,我相信作为舅舅的曹国公自然会竭力帮助自己的外甥。

至于说太子年幼问题,其实洪武帝已经有所预料和准备,内阁就是为此而设立。

在新帝不能够亲政这段时期,大明帝国政务事务由内阁负责处理,大明帝重要**务则由内阁和兵部以及五军都督府共同负责。”

也不知道是因为李景玄背后青云门实力缘故,还是因为内阁权利,张居正、左光斗等相继出言支持太子朱文承继承皇位。

五军都督府十位都督同样相继表态,支持太子继位。

面对大势所趋,之前出言反对的杜泽等人很清楚自己等人仕途只怕是到此为止了,不过清楚自身实力无力改变的他们倒没有作出过激的事情。

这时候李景玄没有特意找这些人的麻烦,见外甥继位已成定局,立即建言传唤九大塞王嫡系部将。

东西二厂和锦衣卫秘密出动,一旦有人不奉诏,可就地以谋反论处。

另外则是取消护龙山庄,其主要人员并入南镇抚司。

考虑到刘仲质这次比较上道,李景玄不仅没有为难李寻欢,还建议让其出任礼部侍郎。

朱文承年号也被李文忠和刘伯温等人商议定了下来,从明年开始,将为永安元年。

寓意也还不错,希望大明帝国永远安定,不出现什么天灾**。

关于朱允炆和吕氏的葬礼,礼部这边也拿出了意见。

这次朝会直接从深夜开到了天明,五军都督府十大都督里面六位将会前往北方坐镇,避免九大塞王下属叛乱。

东西二厂和东镇抚司同样高手齐出,南镇抚司这边也不会闲着,分别前往大明各府,一旦有不利大明帝国稳定问题,立即着手处理。

内阁这边也增加了新的人员,之前只是李文忠、张居正、刘伯温、左光斗。

现在新加入礼部尚书刘仲质、兵部尚书戚继光、工部尚书海瑞、监察院右都御史李贤,以及南镇抚司李景玄。

只不过李景玄比较特殊,专司江湖事务,不理朝廷政务和军务,另外则是帮助大明帝国和朝廷处理一些棘手的事务。

李文忠依旧是首辅,排名李文忠之后的则是吏部尚书张居正,也是大明帝国内阁次辅。

在李文忠不在的情况下,则会由张居正负责内阁事务。

这样的安排也让朝堂的大臣们松了一口气,他们真怕朱文承继位外戚控制朝堂。

现在这样,和之前并没有多大变化,李景玄依旧没有插手朝堂事务的意思,李景隆职务也依旧没有变动。

李文忠对于大明帝国的忠心,众人数十年来是相当清楚的,他们也不担心李文忠会独断专权。

作为能臣的张居正、左光斗等人甚至内心还有一丝高兴和窃喜。

现在新帝年幼,他们迎来了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他们的一些施政方案将不会再受到干预。

在结束朝堂会议之后,关于朱允炆遇刺身亡,年幼太子登基得消息开始从金陵城传向各地,伴随的还有九大塞王造反的消息也流传了出去。

这次李景玄是难得的勤快了一次,出了皇宫之后,并没有返回家里,而是向着南镇抚司而去。

他需要立即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南镇抚司人员立即行动起来,以防大明帝国出现动乱。

同时还安排了青云楼、青衣楼、金钱帮三大势力,让其注意大明帝国内部消息。

一旦有不利大明帝国稳定的苗头出现,立即向南镇抚司汇报。

为了外甥能够稳坐皇位,李景玄这次算是尽心尽力了。

要是将来这位外甥做对不起曹国公府和赵国公府之事,那朱家将真的没得救了,李景玄也不会再给朱家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