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回家种地快乐无边 > 第164章 个小时的手术

回家种地快乐无边 第164章 个小时的手术

作者:西红柿在农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15 12:27:08 来源:书海阁

听自家儿媳妇这样说,卫骏青母亲气道:“你大要是不惹我的话,我能把他说?你不要向亲不向理。”

卫骏青父亲道:“都少说两句,咱人还在手术台上,翻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做什么?”

有了台阶下,被婆婆怼的哑火的父女二人,这才顺坡下驴。

“谁是卫骏涛的家属?”

“我们都是。”

“往8楼走,到电梯口等候,一会儿抬病人上床。”

“好。”

几人顺着楼梯往下走。

这病人刚做完手术,特别是身体胖大的,浑身都是肉的,好比放倒的牛羊,需要多位人手帮忙,要不然,抬不动。

还有一个比较尴尬的是,就是无论男女,刚做完手术,都是光着身子,这就比较令人不好意思。

现在,是四个家属,两个阵营,二比二。

原本,这小儿媳的父亲是想扳回一局的,不想,亲家母对他有气,给了个没下得来台。

这下,受气了。

对啊,我们生而为人,都是第一次,凭什么受你的气?

这不,你能说出一千个理由,我就能找出一万个理由反驳。

我好好的小儿子,刚能赚钱的年纪,就被你们鼓动分了家,你们还不乐意?

那边,我女儿刚成人,就嫁给了你们家,挣的钱就是你们家的,你们还怪上我了?

两家火药桶遇到了一起,遇到一点火星子就燃。

在电梯门口,两家人等。

“这从进手术室到现在,几个小时了?”

“5个多小时了,把人心焦的。”

一问一答,父女两人再没言语。

各人在想各人的事。

这伤在哪儿?以后生活和工作受不受影响?有没有后遗症?

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农村人,遇事,爱往钱上纠结。

幸好,这次是煤矿花钱。

嘴上不能这样说。你这样说的话,旁人会骂你是瓜子,傻瓜,蠢货。

嘴上还在装作不情愿的样子,说,家里人受疼痛了。

这种心口不一的行为,是生活中许多人的行为,大伙管这叫成熟,行为举止得体。

遇到吃亏的一方,会骂XX立牌坊,又当又立。

大约七八分钟的样子,众人站的腰直了,电梯门打开。

“骏涛,骏涛——”卫骏青的母亲喊。

“搭把手,帮忙抬一下。这是另一家的病人,家属人没来。”

几人帮忙抬。

又过了几分钟,电梯门再次打开,这次,出来的是自家人。

“怎么这么久?”

“两台手术。现在不用抬,这病床有轮子,推过去就行了。等到了病床上,放平,要换到病床上。”

卫骏涛麻药还没有过去,人还没有清醒。

“双腿慢一点,这打的石膏和夹板。”

原来自己的小儿子伤的是双腿,这下,终于明白过来了。

“我可怜的儿啊,你受苦了。”老太太开始哭。

“不要这样,手输液瓶提一下,让病人换床休息。”

“记住,这尿袋满了的话,要倒尿。你们买个小脸盆进来倒尿。”

卫骏青父亲出去买小脸盆。

“儿啊,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妈,不要这样,他还听不到。”

“你不要管,我儿都是为了挣钱给你们花,这才受的伤。又不是你受的疼,你光花钱时高兴的,把自己一天画的和唱戏的一样。”

卫骏涛媳妇那个气啊,要不是病房里还有别人的话,早一巴掌迎上去了。

你是他妈,又不是我妈,还在这儿给我摆谱?

想想,这气受的不对。

不软不硬地说:“妈,话不能这么说。咱这儿就这风俗,男人挣钱养家,天经地义。再说,我也是有工作的人,也挣钱。我又不是和别的女人一样,天天在家坐着哄娃,再啥心不操。”

意识到自己说的话不对,改口:“妈急了,不是这个意思,一时脑子没转过来。日子都是你们的,妈不该这样说你。”

为啥老太太回话?还不是想到,这病床前要人。人家小两口才是一家人,自己不能陪他到老。

算了,为了儿子,什么委屈也受了。谁让自己黄土埋到脖子了?

老人嘛,忍一忍就过去了。儿子以后的日子还长。不能是自己骂儿媳,儿媳又骂到儿子身上,那出的什么气?如同大人打小孩,小孩打鸡骂狗一样。

受那来回气,那可不行!

“妈,刚是不是你叫我?”

“儿啊,你醒来了?你想吃啥,妈给你买。你哥来不了,给了我钱,我给有钱,我给你买。”

“我现在啥都不想吃。”

边上的小儿媳道:“医生刚说了,今天不能给吃东西。让口渴了用棉签粘水给嘴唇上涂水。这样,人醒过来了,围这么多人也不顶用,我看着,你出去买包棉签,买一包一次性杯子,再买个喝水杯子和大洋瓷碗和两双筷子,一条毛巾。”

老婆子出去,儿媳妇发作:“你看,他妈把我骂的一文不值。啥都是我不对。我亏当还有工作,还挣钱。要是不挣钱的话,说不一定都被她骂成啥样子了。”再欲说话时,婆婆拿着小盆子进来了。

“妈,你这么快就回来了?”

“在电梯口遇到你爸,他出去买了,让我拿着尿盆进来。”

儿媳说:“妈,煤矿说了,会派两个护工过来,一会儿就到了,咱们一会回吧。咱忙啥都忙。”

“床前没自己人我不放心。”

“妈,人家煤矿说了,他们的工作人员来,是发的工作。咱家属在这儿,是没有误工费的。”

这事,老太太听了回道:“那我等护工来。”

大约晚上六点时,一个男员工过来。

那矿工差不多四十多岁,有经验。

“弟妹,你和姨都往回走,我来看。明天白天有另一个矿工过来。我们家都在县城,换着能回家。你留个电话,有啥事我给你打电话。”

“好,那我娃他大就拜托你了。”

“说的,这是领导安排的事,我就要当个事。再说,晚上没活。要是你不放心,前三天白天用药量大,白天过来个人,帮忙买个饭一类。放心,人家给伙食费,有预算。这陪病人比我上班轻松多了。”

四人出了门,两老口往大儿子家走;小儿媳与她父亲坐着出租车往自己家走。

出了医院,没人知道他们的关系,也不用装了,连客气话都没话,直接走人。

出租车上,父亲对女儿说:“你啊,回去自己把自己的银行卡找一下,改一下密码。”

“爸,用不着这样吧?”

“以防万一。就怕你公公婆婆来家里掌管财政大权。”

“他们敢?早都分了家了,我认他们是谁?真当我娘家没人了?美的他们鼻涕泡都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