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荒岛六人行 > 第165章 乌鱼子

荒岛六人行 第165章 乌鱼子

作者:金角大王728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9-06 21:22:32 来源:书海阁

老马欣然答应,锡矿这东西又偷不走,参观一下没什么。

当即带着众人往南走了几分钟,再次进入树林。

走了没几步,王胖子闻到一股熟悉的烧木炭的味道。

老马带着众人走到一处山坡下,只见这里有两座一人高的土炉子,旁边有几个人正在忙活。

山坡下面已经被挖开一大片,显然已经开采很久了。

旁边不远处堆了一堆石头,王胖子走过去拿起一块,吹掉表面的浮土,又用手抹了两下,里面露出了几颗方形棕黑色的晶体。

“这是锡石。”

王胖子给众人介绍道:“锡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锡。

炼锡的原理和炼铜、炼铁类似,也是用木炭与锡石反应,将二氧化锡还原成锡。不同点是炼锡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低,所以更容易一些。”

随后他又跟那几个干活的人攀谈了起来,其中一位是地理老师,姓肖,戴着一副眼镜,镜片只有一个。他认识锡矿石,锡矿的炼制也主要是他的功劳。

二人相见恨晚,深入交流了一番。

这一片锡石估计有几十吨的储量,达不到成矿标准,但足够他们用了。

这与王胖子前些日子的分析是吻合的,火山附近比较容易出现小规模的矿物富集。这座火山并不大,很难形成大矿,但是供岛上这些人用是足够了。

王胖子建议道:“咱这个土炉子可以考虑加个风箱,用风箱鼓风效率更高。”

肖老师叹了口气:“我们这里做不出来风箱,只能用这种皮囊凑合了。”

他们没有木工工具来制作风箱,其它工具也比较简陋,用来鼓风的皮囊是用兽皮缝的,挖矿只能用一把小铁锄,和几个石锄、木铲。

那把小铁锄是他们营地少数几件铁器之一,花了很大代价从其他营地换来的。

“肖老师,风箱包在我身上!等我们炼出青铜,先打制一批工具给你们用!”

王胖子拍着胸脯保证。

以青铜的硬度,制作一些铜锄、铜铲不成问题。他们的铁器轻易不对外出售。

肖老师一听非常激动,“哎呀那敢情好,这石锄、木铲实在是不好用,我先谢谢你们了!”

“客气客气,互相帮助嘛哈哈。”

众人又互相客气了一番,肖老师几人将炼好的锡块装了两百斤到王胖子他们的竹筐里。

此时临近中午,老马盛情邀请众人留下吃午饭,沈曼如也不好推辞,便答应了。

众人回到老马木屋门口的大桌子,不一会儿就开始上菜,老马抱出一个酒坛子,神秘兮兮地挑了挑眉毛:“整两盅?”

“马老哥,这是什么酒啊?”

王胖子抽了抽鼻子,手肘撑在桌子上,欠着身子凑近闻了闻,这酒度数不低,一股子烂草药的味道,有点上头。

老马笑而不语,给他倒了一小碗,“你尝尝看。”

王胖子呡了一小口,呛得直皱眉头。不是被酒味呛的,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臭味,直冲天灵盖儿。

“嚯!这味道,肯定不是果酒。”他吐着舌头道:“与我们用野果酿的酒截然不同。”

他们用各种野果酿造、蒸馏出的百果醇,因为原料不稳定,操作也不规范,所以每个批次味道都不一样,但终归是有一些共同点,酸、涩、甜都有,而老马这个酒的味道与那些都不一样,不是一个体系。

“我尝尝。”

沈曼如将酒碗接过来,也呡了一口。

老马既然让他们猜,想必这酒是有来头的,这激起了她的好奇心。

她用舌尖压了压嘴唇,“这是……Tequila!龙舌兰酒。”

一抹红晕抚上脸颊,沈曼如柳眉微蹙。

这酒还是那么难喝。

她家里条件好,各种洋酒比较多,所以她尝过这种酒。

龙舌兰酒是用一种叫龙舌兰的植物汁液酿成的酒,主要产自墨西哥,是墨西哥的国酒。

龙舌兰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在我国南方也有引种栽培,它属于天门冬科龙舌兰属,长得很像芦荟,只是它叶片水分较少,颜色深,边缘的刺更明显,植株个头通常比芦荟大,叶片长1至2米,宽12至20厘米,叶片数量可达30至60片。

龙舌兰生长七、八年后,其叶片基部会有一大块球茎,淀粉含量较高。将叶片削掉后,剩下的球茎部分有点像菠萝,将其蒸熟后碾碎,挤出糖汁即可酿酒。

老马他们领地范围内有一大片龙舌兰,这玩意没什么大用,只能酿酒。

龙舌兰酒如果直接喝纯酒,其风味很多人接受不了,用来作为调制鸡尾酒的基酒比较多。

如果经过橡木桶陈酿若干年,那味道还好一些,但是老马他们显然没那么讲究。

老马也看出他们可能喝不惯,于是拿出一瓶盐和一碟切开的小青柠。

“要这样喝。”老马示范道。

他在左手虎口倒一点盐,将一片小青柠夹在手指上,先将盐舔掉,再闷一口龙舌兰酒,再将小青柠放到嘴里嚼。沈曼如也熟悉这套流程,以她的理解,这样喝就是用咸和酸令舌头麻木,将龙舌兰酒的奇怪风味盖住一部分,变得好喝一些。

大家按照这个流程各自喝了一口,果然好一点了。

虽然口感一般,但这酒足有四十多度,一口下去胃里火辣辣的,老马连忙招呼众人:“来来来,吃菜吃菜。”

这一桌足有七八道菜,其中居然一大部分都是荤菜,在这荒岛上实属难得。

除了烤鸟、炖鸟、炸鸟、煎鸟蛋、炒鸟蛋、松花鸟蛋之外,还有一道金黄透亮的菜,几人一时看不出门道来。

那是一种黄澄澄的半透明块状物,似乎经过火烤,表面有焦黄的痕迹,切成小块摆在盘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李金库夹起一小块尝了尝,咸、香、鲜、绵,有极细的颗粒感,“这是……鱼子?”

从味道判断,应该是经过腌制晒干的鱼子。

“金库兄弟说得没错,这是乌鱼子,俗称乌金,小日子也管它叫唐墨。”老马介绍道。

乌鱼子盛于我国湾湾、胡建等省份,它是由“乌鱼”——学名鲻鱼的鱼子制作而成的。

“鲻”是鲻形目鲻科鱼类,在世界范围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所有海域,在我国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

每年冬至过后,鲻鱼会南下产卵,经过湾湾海峡,因此有“信鱼”之称。

莫邪岛附近也有鲻鱼,个头颇大,最近正值产仔季节,岛北的幸存者中有几位胡建、湾湾人士,知道制作方法,所以有不少营地都在制作乌鱼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