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荒岛六人行 > 第43章 合纵连横

荒岛六人行 第43章 合纵连横

作者:金角大王728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15:47 来源:书海阁

“嗯,刚才说到砂轮机、角磨机,我就想到一个办法了。”肖恩看向李金库,“我们虽然没有电动砂轮机,但是我们可以制作砂轮,然后做一个手摇的砂轮机,这样打磨效率就快多了。”

“哦!我明白了,你这个办法不错啊!”李金库非常高兴。

肖恩笑道:“正好曼如正在制作矬刀的陶胚,我顺便让她再做一个陶瓷砂轮,烧好后再用木头做一个支架,装个摇把子,就可以用了。”

李金库他们打铁的同时,沈曼如按肖恩的嘱咐,帮他做了几个陶制锉刀。

因为锯片用一段时间就会变钝,需要定期打磨锯齿,要将矬刀抵在两个锯齿之间打磨,普通的磨刀石边缘都是直角,搞不了。

于是他让沈曼如捏几个棍状的小矬刀,横截面有圆形的、扁平的、三角的,用竹片处理好表面,分别当作圆锉、扁锉和三角锉。

其中三角锉的三个角,角度还大小不一,正好用来打磨各种锯齿。

陶制矬刀比较脆,容易断。所以她做的都比较短小,只有几厘米长,而且做了三套备用。

矬刀还没做完,肖恩和李金库就找过来,又让她做了一个陶瓷砂轮。

砂轮的形状是扁圆柱型,直径约一尺,厚一寸,砂轮中间是一个方形的孔,用来穿轮轴,另外要在粘土里掺入过半的细砂,用于粗磨。

众人在营地里忙活的时候,王胖子自己偷偷溜了出来。

他钻进树林里某个地方,蹲在一处大石头后面,似乎在等什么人。

不一会儿,另一个身影来到大石头这里,一看见王胖子就打招呼:“王老弟!”

王胖子连忙起身道:“谢老哥!”

来人正是老谢,两人四下观望了一番,确认没有其他人,这才偷偷摸摸地一齐蹲下。

王胖子迫不及待地问道:“谢老哥,那东西制作成功了么?”

老谢难掩激动的心情,点头道:“成了成了!”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小捆白色半透明的东西。

“我试用了一下,嘿嘿,没问题,挺好用的。”

王胖子瞪大了眼睛,将东西接过来,一边用手摩挲着,一边兴奋道:“太好了哈哈!这下咱哥儿俩又可以重振雄风啦!”

老谢也兴奋异常,连连点头:“多亏了兄弟你啊,能想出这么好的主意,我先替你嫂子谢谢你了嘿嘿!”

“老哥你太客气了,咱们能一起流落荒岛也是缘份,本就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帮助嘛~嘿嘿!”王胖子客气道。

两人心照不宣地嘿嘿大笑起来。

那一捆东西不是别的,正是晾干的肠衣,用野猪的小肠做的。

猪、羊等动物的小肠,其肠壁都是多层结构。所谓肠衣,其实就是小肠壁中间的一层筋膜,其质地相对坚韧、有弹性,除了用来灌香肠以外,也曾被古代先民用于避孕。

那天分好猪肉之后,王胖子听说猪下水都分给老谢他们了,第二天就去找老谢。

二人见面先是一阵寒暄,然后聊起了岛上的气候,然后又聊岛上的物产,然后又聊荒野求生技术,然后又聊医疗问题。二人越聊越投机,王胖子七拐八拐,终于聊到生理卫生问题,然后二人又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最后终于“发现”彼此都面临同样的苦恼:避孕。

王胖子和秀兰自不必说。老谢的爱人正值虎狼之年,他一听王胖子说有避孕的办法,当即表示要和他一起搞,两人一个出技术、一个出材料。

技术方面,肠衣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将猪小肠放盐搓洗干净,扒掉最外层带油脂的外膜,再将小肠里外翻转过来,用刀背或竹片刮掉一层内膜。剩下中间那一层白色半透明的筋膜,就是肠衣。

老谢弄好肠衣之后,将一部分拿出来给其他人灌香肠;另一部分自己克扣下来,将其灌满水,仔仔细细检查一番,确保不漏之后,挂起来晾干,今天又拿出一半分给王胖子。

将肠衣裁成合适的长度,用细绳将一端扎死,事先泡一下水,它就会恢复弹性和光滑的质地。

然后,就可以用了。

老谢拿来的这一小捆肠衣品相很好,够用好久了,王胖子看着连连点头:“老哥你受累了。”

老谢连忙摆手道:“哪里哪里,我的命都是你和沈大夫救的,这点小事算得了什么!”回忆起被救的情景,老谢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

“再说我自己也急需啊,我还得谢谢你呢!”

两人又互相客套了一番,开始聊闲天儿。王胖子一边跟老谢套关系,一边又借机打听老齐他们。

老谢也没有藏着掖着,给王胖子讲了讲老齐的背景。

“老齐大致跟我讲过他的来历,好像是一个什么学校的校长。和他一起上岛的还有几人,都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他们这伙人都听老齐的。

再加上老齐这人确实领导能力比较强,有见解、有主意,所以我们这些人渐渐地就以他为首了。”

王胖子点点头,附和道:“原来是这样,能有个有水平的人带领也是好事,这样大家会比较团结,集中力量办大事,也不用担心受欺负。”王胖子说的是场面话,老谢也点头,只是表情不太自然。那群人最早是以老谢为首的,现在老齐出头,他多少是有失落感的。这一点对王胖子他们是有利的,不然也不好拉拢老谢。

王胖子又给老谢讲了一些荒野求生知识,比如猪胰子的制作、陶器的烧制等等。

给他讲这些知识,自然是为了提升他在那群人当中的地位。

最后王胖子还给了他两块猪胰子,那胰子里掺了花瓣,散发出阵阵清香。这东西在岛上可是绝对的奢侈品!王胖子自己都舍不得用。

老谢看到这两块胰子,惊喜异常、连连道谢,二人又称兄道弟、互相吹捧了一番,王胖子就回来了。

他找了个通风干燥处,将肠衣藏了起来。

肖恩下午制作木工的刨子和框锯,它们都是木工基本工具,要想制作出像样的木屋、家具、器物,这两样工具必不可少。

刨子按用途分好几种,外形长短不一,眼下他们主要是做弓需要用刨,用来修整弓胎、制作弓梢等等,都是相对精细的小物件,比较符合净刨的使用场景,净刨的特点是比较短小、灵活,对平整度要求不是太高。

肖恩找了块硬实的木料,用锯条锯成长十几厘米,宽和厚5、6厘米的木方,用这块料做为刨子的主体,叫作“刨床”。

刨子的整体结构,就是在刨床上挖个洞,即刨仓。

将刨刃固定在刨仓中,刃口向下,从刨床底面伸出一点点。

推动刨子时,刃口就会刮削木料,产生刨花,刨花经刨仓向上排出。

而刨刃与底面之间的倾斜角度,是刨子的关键参数。

关于这个角度的确定,有一句口诀:“立一卧九,不推自走。立一卧八,费力白搭。”

这句口诀意思是,立一卧九是比较合适的角度,立一卧八的角度就过大了,会比较费力。

立一卧九,说的是一个比值:1寸比9分,即10比9。

古代木工常用正切值来表示角度,设刨刃与底面夹角为A,则立一卧九就表示A的正切值tanA = 10/9,A为48度左右。

古人之所以用正切来表示角度,原因之一就是不需要量角器,就可以将角画出来:只要画出立一、卧九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角度。

肖恩将刨仓后侧的斜坡角度做成立一卧九,刨刃就固定在这个斜坡上。

刨仓挖好后,在刨仓两侧、刨刃上方的位置钻孔,在孔中横向穿一个小铁棍,这个铁棍俗称“千斤”。

在千斤与刨刃之间塞一个木楔子,牢牢挤住刨刃,就把刨刃固定住了。

最后,在刨仓后方横着安装一个把手,刨子就做好了。

然后肖恩就开始做框锯。

框锯又叫拐子锯,是我国木工传统用锯。它的框架是一个工字型的木架,工字的上下两根横木都需要用手持握,所以要削成适合手握的流线,俗称拐子。工字中间的竖梁俗称“锯梁”,锯梁与拐子之间通过榫卯连接。

好在他们现在有了凿子,挖榫眼、做榫头不在话下。

工字架的两边,一边固定锯条,另一边要缠绕绳子。绳子中间插一根短木棍,俗称“锯标”。将锯标插入绳子之间翻转几圈,绳子就会被缠绕拉紧。产生的拉力通过拐子传递到另一边的锯条,锯条就被拉紧了。确认锯条拉紧后,将锯标的一端别在锯梁上,防止它松脱。

另一边,锯条的固定角度,要与工字架的平面呈45度角。在一根拐子的头上切一个斜面,与工字框呈45度角,在斜面上钉一根铁棍,将锯条的一头套在这个铁棍上。锯条的另一头要通过“锯扭”连接到拐子。

肖恩做了一根上粗下细的木头“锯扭”,穿过拐子上挖的榫眼,伸出7、8厘米。将锯扭下端从锯开一条缝,用来夹住锯条。在缝的两侧挖孔,与锯条上的孔对齐,穿一根小铁钉,塞紧固定。

这样一个框锯就做好了。框锯的结构非常合理,所用材料也简单。将锯标松开,框锯可以瞬间拆散,方便携带。

吃过晚饭,他们趁着月光继续干活,把白天打制的武器、工具全部组装、打磨、开刃。

包括王胖子的天罡刀,和两把短刀。

短刀一把给白雷雷,另一把暂时给沈曼如;

肖恩和李金库的枪尖也打磨开刃,安装到长在三米长的枪杆上。

秀兰专属的开山大斧也装好了把手,斧子开了刃。

几人比划了一下自己的装备,都感觉很满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