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荒岛六人行 > 第81章 螺纹陶器

荒岛六人行 第81章 螺纹陶器

作者:金角大王728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15:47 来源:书海阁

李金库摆摆手道:“当然能散养,我老家就有在山上散养土猪的,散养的猪不容易生病,肉质也好,唯一缺点就是长肉慢一些,咱们又不着急吃,无所谓。

现在这仨猪仔还太小,得有人看着,等长大点儿喂熟了就不用盯那么紧了。猪的智商很高,据说比狗还要高,知道亲人儿,也知道窝里有吃的,玩儿够了就会回来。”

肖恩问道:“那咱这猪圈建在哪儿合适?”

李金库想了想道:“猪圈会有味道,得离居民区远一些,现在咱的营地,只剩西头那片地比较合适了。

正好营地往西不远有个小山坳,那山坳里草木茂盛,适合猪觅食,而且三面都是陡坡,只有一面是入口,猪不容易跑丢。”

肖恩点头道:“那就建在营地西北角吧,在那里用粗木桩围个猪圈。”

王胖子虽然不懂养猪,但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唉?金库啊,那这三只小猪,都是公的还是母的?你打算要给它们……切么?”

他一边说,一边做了一个“切”的手势。王胖子虽然不懂养猪,但一些基本知识还是知道的。

“那叫绝育,俗称骟猪、劁猪。”李金库道:“那三只小猪是一公两母,母猪要留着下猪仔儿,不能骟;公猪要骟,不然性子烈,不好养,也不好长肉。”

说到骟公猪,王胖子顿觉胯下一凉,打了个哆嗦道:“呃!小猪好可怜,会不会很疼啊?再说公猪被骟了,那母猪还怎么下猪仔儿?”

李金库摆摆手:“这么小的猪,骟了以后伤口很小的。而且我手艺很好,应该不怎么疼。

至于下猪仔儿,这三只小猪看样子是一奶同胞,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质量下降,所以那两只母猪将来要想办法找别的公猪配种。”

其实在华国一些农村地区,农户自家零散喂养的猪,对近亲繁殖的防护做得不是很好,很容易造成猪的品种退化、产仔数量少、仔猪生长缓慢等问题,李金库对此深有感触。

回答完王胖子的问题,李金库反问他道:“对了,咱这百果醇的度数还能再提高吗?”

王胖子惊讶道:“怎么你还嫌度数低?看不出来你小子酒量不错啊!”说着他拎起来酒坛子,要给李金库倒酒。

李金库连忙拦住他,“我不是要喝酒!酒是用来给小猪消毒的,骟猪虽然伤口不大,但还是要消毒才好,万一感染就麻烦了。”

王胖子放下酒坛道:“哦,我还以为你涨能耐了呢!想要度数高的话,用这百果醇再蒸馏一两次,应该还能提高。”

沈曼如闻言忙道:“那就多蒸馏一些,争取接近75度,也就是乙醇消毒液的浓度,人和猪都能用。”

他们现在整天干活,还经常进树林,免不了会有磕碰、划伤。岛上天气湿热,这些伤口稍不注意就会感染发炎,非常麻烦。

王胖子点头答应:“没问题,只是这酒精度数越高就越容易挥发,最好用密封比较好的容器来装。因为这高度酒精需要多次蒸馏,比较金贵,如果存放一阵就失效了,实在是浪费。”

目前他们所拥有的容器,只有少部分带盖的塑料瓶密封是比较好的。他们烧制的陶罐、陶瓶,即便上了釉,也没有密封的办法。

“貌似眼下只有塑料瓶一种选择,可是在我印象里,医院里用的酒精都是用玻璃瓶装的。”沈曼如叫来林达问道:“我记得你是学化学的,如果用塑料瓶装酒精,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比如二者会不会发生反应?”

林达思索了一下,回答道:“曼如姐,多数塑料瓶是不会和酒精反应的,不过……酒精的挥发性比较强,它能穿透一般的塑料,一段时间后浓度会下降。除非那塑料经过特殊处理,是专用于装酒精的。”

他们捡的那些瓶子,大多是瓶装水、饮料的包装瓶,不可能有什么特殊处理。

王胖子左手拿起一个塑料瓶,右手拿起一个陶瓶,思索道:“塑料瓶有盖子、密封好,但是瓶身阻止不了酒精挥发。陶瓶上了釉可以阻止挥发,但是它没有盖子……”

沈曼如眼前一亮,“那……如果将塑料瓶盖拧在陶瓶上呢?”

闻听此言,众人一愣,这是什么思路?

肖恩似乎和她心有灵犀,“你是说,将陶瓶的瓶口,做成塑料瓶的形状,然后拧一个塑料瓶盖上去?”

李金库惊讶道:“那塑料瓶口可是带螺纹的啊,用陶能做出来么?”

王胖子拿起一个塑料瓶盖观察起来。他们上岛这些日子,捡到的塑料瓶大多是没有盖子的。好在塑料瓶盖也是常见海洋垃圾,他们能捡到一些。捡到盖子后,他们就会找瓶子进行匹配,所以王胖子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他思索道:“塑料瓶的密封,是依靠盖子底部与瓶口的紧密贴合实现的,而螺纹只是起锁紧作用。螺纹有误差不太要紧,只要能将瓶盖拧到底,将瓶盖底部压到瓶口上,而瓶口又是平整、光滑的,就可以密封!”李金库拿起一个瓶子,看着瓶口直皱眉头:“可是,即便允许有误差,这螺纹也不好做吧?”

沈曼如则捡起一个瓶盖,看了两眼道:“不难做,这不是有现成的模具嘛!”

众人看着她手中的瓶盖,恍然大悟。

沈曼如让林达帮她取来一块粘土,将它的一头捏成圆柱型,塞到瓶盖里,轻轻按了按,旋转几下,然后再将瓶盖转下来,只见那粘土上留下了几圈完好的螺纹,变成一个瓶口的模样,只是这瓶口中间是实心儿的。

秀兰在一旁拍手道:“六六六啊姐姐,你这一下子就弄出螺纹来了!”

沈曼如满意地点点头:“这只是简单演示一下,实际做的时候,要先在粘土内侧塞一根圆柱形的木棍做里衬,然后再用瓶盖在外侧印上螺纹,这样弄好瓶口,等它半干稍硬的时候,再和瓶身粘到一起。”

自从他们开始烧陶以后,沈曼如的制陶技艺与日俱进,她继续讲解道:“陶器烧制完成后,整体尺寸会比陶坯收缩10%至14%,不过只要不膨胀,应该影响不大。陶制瓶口如果膨胀,盖子肯定就拧不上去了。

另外就是上釉,瓶子的里面、外面都要上釉。因为釉料烧制后会增厚,也会打滑,所以整个瓶身只有外侧螺纹这里不能上釉。而其它部分里里外外都要上釉,尤其是瓶口的上沿,一定要施一层薄釉,保证能与瓶盖亲密接触。

再就是制作时要注意,粘土要反复摔打,排出气泡,晾干后再上釉料,釉料也要过滤干净,不然烧制过程中釉面容易出现针眼、气泡、裂纹一类的问题,导致密封不严。”

王胖子嘬了一口百果醇,一拍桌子赞叹道:“哎呀曼如啊,有了你这个办法,以后只要捡到个塑料盖子,就能做出瓶子来啊!那以后咱们都跟着学学、练练,多做这种带螺纹的陶器。”

王胖子说得没错,只要有带螺纹的盖子,就能做出与之匹配的陶器,小盖子配小瓶口,装酒精、桐油、醋等液体;大盖子可以配广口瓶、坛子、罐子,用来装酸菜、咸菜,不怕水分流失还方便携带。

之前他们一直用水封坛装酸菜和咸菜,每次搬动都很麻烦,一不小心那坛口的水就会洒出来,而且水要经常换,不然容易变质。

这时林达从储藏室里抱出一堆塑料盖子,都是这些日子他们攒下的,有大有小,各种颜色。其中少数大的能有几厘米、甚至十多厘米,用来做坛子正好。

李金库叹道:“嚯,这下有的忙活了!这么多盖子,能配出好多瓶子罐子,要烧好多陶器了。”

“你说这个倒是提醒我了,咱们现在木工工具比较齐全,可以制作风箱了。”肖恩道。

他们之前的风箱是兔皮缝制的,还比较原始。肖恩说的是华国传统风箱。

兔皮风箱是沈曼如缝的,她问道:“原来那个也没坏,有必要再做风箱么?”

肖恩解释道:“考虑长期使用的话,还是我国传统风箱比较好用,风量大不说,最大的优势是推和拉的过程都能送风。而现在这个只有挤的时候吹风,风力总是间断,比较费力气。”

这样一说沈曼如就明白了,“那传统风箱好制作么,会不会太复杂?”

肖恩摇摇头:“这里就体现咱老祖宗的智慧了,传统风箱的结构并不复杂,可以说是简单实用。”

风箱的结构图,肖恩早就通过记忆宫殿,从一些书籍里查到了。

他从桌旁站起来,捡起一根木棍在地上画图,众人都跑过来看,这可是学习的好机会(图纸见章末“作者有话说”)。

“整体来说它是一个活塞结构,活塞是用木板做的,俗称风板,风板四周要粘上厚厚的鸡毛,与箱体之间保持密封。

箱体被风板分隔成前后两个空间,这两个空间都分别有自己的进风口。

在箱体底部有一个叫送风筒的结构,它是一个长方形的通道,从箱体底部一角穿过风板,连通前后箱体。

送风筒两头各有一个出风口,在中间的箱体一侧有个洞,就是总出风口,要通向炉灶。

所有进出风口都是由木制的盖板做成的,保证单向通风。”

这个结构画出来,众人一看就明白了,确实不复杂。

李金库也大致了解风箱的结构,他赞叹道:“老祖宗们真是厉害,他们是怎么想到用鸡毛做密封的,效果好还静音。”

只是这鸡毛用一段时间后,因为磨损,密封性就会下降,需要定期补充、加固。风箱上盖是活的,可以打开维修。

秀兰也赞叹:“还有那送风筒的设计也很巧妙啊,将前后箱体连接起来一起出风。”

李金库一边点头一边道:“咱目前有三个灶台,一个陶炉、一个铁炉,那就多做几个这样的风箱吧,尤其我炒菜的时候,太需要猛火了。”

之前的兔皮风箱火力不足,现在他们人多,经常一炒就是一大锅菜,火力不猛根本玩儿不转。

聊完风箱的事,众人晚饭都吃饱了,桌子也收拾干净,准备休息一会儿就睡觉了。

这时麦克和玛丽两人一起过来找沈曼如。

“什么事?”沈曼如问道。

只见玛丽满脸通红,扭捏得看着麦克。

麦克也不太好意思,支支吾吾道:“曼……曼如姐,今晚我们想住爱……爱爱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