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重生神雕:拜师李莫愁 > 第68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重生神雕:拜师李莫愁 第68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作者:一群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14 14:34:56 来源:书海阁

却说法儿赞娜硬接金轮法王一掌,胸中气血翻涌,强提真气,径直向北奔去。

沿途所见,逃难百姓神色慌张,脚步匆匆,扶老携幼,络绎不绝。

不多时,便到了江岸处。

但见桅杆如林,密密麻麻,宋军的黄旗与元真教的“真武”三色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数十名白衣女弟子正在引渡百姓登船,只听一片呼喝之声:“妇孺先行上船!青壮殿后!”

法儿赞娜心想:“莫非襄阳大军前来援救鄂州?”

心头蓦地一紧,凝神细看片刻,见领头之人是一女子,并不相识,当下也不多作停留,继续向北而去。

到得襄阳城外,只见新挖的壕沟泛着湿泥的腥气。

法儿赞娜随手抹了把灶灰,涂在脸上,混在丐帮队伍之中,进了城去。

但见满城尽是白布,青砖墙上,用石灰写着“寸土不让”“打倒蒙匪”等大字。

小贩担着炊饼,沿街叫卖:“三个铜板,便可管饱!吃饱了好去杀鞑子!”

正行之间,拐角处突然锣鼓震天。

十几个丐帮弟子领着游街队伍走来,最前头的老汉挥舞着一把豁口柴刀,高声喊道:“蒙古马进了巷,专砍马腿不商量!”

后面跟着一群娃娃,齐声应和。

法儿赞娜楞在原地,忽听得身后传来“咔嗒”一声轻响。回头一看,只见三个乞丐正用竹竿练习绊马索,绳结打得有模有样。

帅府前车马如流,络绎不绝。

法儿赞娜闪身避开运箭箱的民夫,却撞见大头巾捧着军报,匆匆而行。

一转身,洪凌波已欺近身来。

法儿赞娜忙后退两步。

洪凌波低喝一声:“你来做甚?”

说着,拉着她进了一间屋子。

法儿赞娜笑道:“我为何来不得?师姐如今当上丐帮帮主,难道不该谢我?”

洪凌波早知是她救走无痕,料想她定是为了易逐云,才暗中对丐帮出手。手腕一翻,扣住她的脉门,脸色突变,道:“你受了伤?你……你吸了无痕的内力?”

法儿赞娜笑道:“不错,我已将他碎尸万段。”

洪凌波道:“倒也算做了件好事。”

法儿赞娜一笑,轻轻推开她的手,问道:“臭狗呢?”

洪凌波虽在南阳地道之时,听闻了她的遭遇,但总觉她神神秘秘,难以信任,只道:“师弟领兵北伐去了。”

法儿赞娜道:“我若要害他,他焉能活到现在?”

洪凌波仍是不肯多说,只让她安心养伤,便自去处理帮务。

当夜调息运功,听得更夫敲着梆子,走过三巡,自觉内伤已无大碍。

翌日,顺着白河北上,但见河中千帆竞发,惊起无数水鸟。

到了南阳城下,只见襄樊大军压境,已然将城围住。中军大纛在风中招展,宋军高声喊话,让史天泽开城投降。

史天泽虽没投降,但宋军也没攻城。

法儿赞娜掠过粮车,向旁边一个老兵打听易逐云的下落。

那老兵见她一身乞丐打扮,也不怀疑,眉飞色舞道:“易大侠么,自然是去杀鞑子了。”

话音刚落,便听得一声闷响传来,宋军齐声呐喊。

法儿赞娜啐了一口,咬碎口中草茎,足尖轻点运粮车,轻功提纵,循声而去。

但见南阳城南面城墙,竟被炸开一个大大的豁口。又是两声巨响后,那豁口两旁的城墙,尽皆坍塌。

宋军高呼,如潮水般向豁口杀去。

法儿赞娜大惊,不由停下脚步。心想:“好大的威力!这等爆炸,便是绝世高手,也被炸死了。”

但见宋军为首一人,大声呼喝,手中铁枪挥舞,纵身跃至那断壁残垣上,飞身杀进城去。

法儿赞娜一眼认出,此人正是郭靖。

宋军见郭靖身先士卒,士气大振,纷纷从炸开的豁口杀进城去。

城楼上,史天泽和银月护法相顾失色,均是惊愕不已。他们均没想到,宋军这么快就挖到城墙下,更没想到宋军炸药的威力竟如此惊人。

而城内守军不过四千,大多还是在樊城被打残的残兵。

眼见郭靖无人可挡,史天泽与银月护法只得收拾千余残兵,从北城门向北逃窜而去。

那伯颜与刘黑马尚未退至淮河北岸,南阳城破的消息便传至鄂州。

忽必烈闻报,不禁大惊失色,暗忖想:局势至此,实难继续强攻。

当下便萌退兵之念。

刘秉忠见他神色慌张,急忙进言:“四大王,依我之见,退兵之前,可倾全力猛攻汉阳,逼那贾似道前来议和!”

忽必烈眉头紧皱,问道:“此计可行?”

刘秉忠道:“近日临安传来消息,史嵩之已升任宰相。那赵昀深恐我军顺江而下,直捣临安,惶惶不可终日……”

忽必烈颔首道:“史嵩之确有治世之才,不可轻视。当年他经略襄樊,将周遭资源汇聚于两城之中,实乃明智之举。”

刘秉忠道:“然他远在临安,尚不知襄樊之兵已克南阳。”忽必烈眼睛陡然一亮,击掌赞道:“仲晦所言极是!我等须速战速决!”

当下传令,命董家兄弟为先锋,不惜伤亡,全力猛攻汉阳;又令张弘纲渡河作战,自率大军进攻阳逻堡。

此番进攻,阳逻堡虽未攻克,宋军却也伤亡惨重。

那张弘纲因父亲在黄州之战中负伤,愤恨交加,作战时勇猛异常,率兵自黄州渡河后,在南岸与宋军连番恶战,大小十余场野战下来,宋军被打得龟缩城中,再不敢轻易露头。

再说那贾似道,刚坐上京湖制置使之位,虽已收到襄樊方面的战报,得知郭靖已成功拿下南阳,但鄂州阳逻堡却被蒙军攻破,水师战船数百艘遭焚毁,南岸万余蒙军四处烧杀抢掠,如入无人之境,宋军援军又均被击退,鄂州城危在旦夕。

贾似道甚是忧虑,生怕鄂州一旦失守,自己沦为笑柄,权衡之下,便暗中派人向忽必烈求和。

再说法儿赞娜见南阳已克,并未多作停留,向北追赶史天泽与银月护法。一路上斩杀蒙古兵十数人,却始终不见易逐云现身截杀史天泽。

法儿赞娜纳闷,暗自嘀咕:“这臭狗冤家,我千里迢迢赶来助他,他究竟躲到何处去了?”

追出百余里后,见史天泽与银月护法逃入洛阳城,这才停下脚步。

法尔赞娜寻思:“臭狗不是要攻打洛阳吗?我正好混进城去,等他前来攻城便是!”

主意已定,便混入洛阳城中。

话说襄樊一役,史天泽大败而逃。

易逐云安抚莫愁,费了两日功夫,才让她展眉。恰逢耶律楚材来到襄阳。

耶律齐、耶律燕久未得见父亲,自是喜出望外,一家人团聚。阖家欢聚之后,耶律楚材便与易逐云相商要事。

二人于室内对坐,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光影。

耶律楚材端起茶杯,轻抿一口,透过袅袅升腾的茶香,目光温和,缓缓说道:“贤婿,自你我相识以来,历经诸多患难。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易逐云道:“岳父大人但说无妨,小婿洗耳恭听。”

耶律楚材放下茶杯,手指轻轻叩击桌面,沉吟道:“如今天下大乱,蒙古铁骑纵横肆虐,大宋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贤婿身为元真教教主,麾下高手如云,教众无数,实力不容小觑。我心中好奇,贤婿究竟有何志向?”

易逐云微微一怔,坦诚道:“实不相瞒,小婿对权力并无太大**。治理国家,千头万绪,军事、官僚、政治、民生,桩桩件件皆极为繁杂,要想妥善处理,实在是劳心费力。小婿本意,不过是想在这乱世之中,护好身边之人,让元真教的兄弟姐妹们能有个安稳的容身之所。”

耶律楚材微微颔首,说道:“贤婿所言,我深以为然。正因你对权力并无炽热追求,又深知其中艰难,方是能成就大事的明主之选。纵观历史,那些一心只为权力的君主,往往迷失本心,做出诸多昏庸之事。而贤婿能洞察其中艰难,又心怀仁爱,若能上位,必能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成就一番千古伟业。”

易逐云苦笑着摇头道:“岳父大人过誉了,小婿何德何能,敢担此重任?”

耶律楚材一正,说道:“贤婿切莫妄自菲薄。自你救我那日起,我便知你绝非池中之物。你见识不凡,待人宽厚仁和,我坚信你有改天换地的能力。如今这乱世,百姓所盼,不过是一位能让他们安居乐业的贤主。贤婿若能挺身而出,必能一呼百应。”

易逐云见耶律楚材言辞恳切,神色愈发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纵观历史,诸多王朝覆灭,多源于地主土豪的压迫和土地兼并。百姓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活困苦,自会揭竿而起,王朝也随之摇摇欲坠。如此看来,谁登上那位置,似乎也难以改变这一局面。”

耶律楚材轻抚长须,微微摇头道:“此论虽有几分道理,但略显片面。古往今来,土地兼并之事,并非如你所想那般严重。依我之见,并非土地被兼并导致百姓逃亡,而是百姓先逃亡,土地才被兼并。”

易逐云微微一愣,疑惑道:“此话怎讲?”

耶律楚材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不紧不慢地说道:“其中关键,在于赋税。王朝统治日久,官僚体系愈发庞大,为维持这一体系的运转,赋税便会日益加重。百姓不堪重负,只能背井离乡,四处逃亡。而那些被百姓遗弃的土地,便被地主土豪趁机兼并。所以说,真正压迫百姓的,并非地主土豪,而是皇权和官僚阶层。”

易逐云若有所思,道:“但那些地主土豪平日里也没少欺压百姓,这又作何解释?”

耶律楚材闻言大笑,说道:“贤婿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在皇权和官僚的压迫下,地主土豪同样难以幸免。他们虽拥有一定的土地和财富,但也需向朝廷缴纳赋税,还要应对官僚的各种盘剥。一旦遇上苛政,他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你看历史上的诸多起义,百姓所杀者,大多是各级官吏和皇室成员,而非普通的地主土豪。”易逐云沉吟道:“如此说来,若想改变这天下,关键在于整顿皇权和官僚体系。”

耶律楚材点头,“正是。而这天下之主,正需心怀仁爱之人。若你能上位,以你的见识和胸怀,必能建立一个清明的政治体系,减轻百姓负担,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太平日子。”

易逐云面露难色,道:“此事谈何容易?稍有差池,引发各方势力反弹,恐将祸及子孙后代。”

耶律楚材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此事虽难,但并非不可为之。只要你有决心,必能成功。对了,贤婿对蒙古怎么看?”

易逐云道:“如今蒙古政治清明,军事强盛,反观大宋朝廷,**不堪。”

耶律楚材道:“贤婿此看法,恐怕有失偏颇。蒙古当真政治清明?”

他冷笑一声,继续道:“贤婿只看到了表面。蒙古乃外来政权,入主中原不久,根基未稳。为稳固统治,他们自然会对官员严加约束,一旦发现贪污**之事,便严惩不贷。这并非他们本性清廉,而是形势所迫。而且,他们对中原地区的管理尚不够深入,尚未形成如大宋那般盘根错节的官僚关系网,故而看似政治清明。但假以时日,待其统治稳固,官僚体系逐渐庞大,与大宋又有何区别?”

易逐云细细思量,觉得耶律楚材所言甚是,于是问道:“依岳父大人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局势?”

耶律楚材道:“不管是大宋还是蒙古的统治者,如今看来,皆为草芥之伍。他们只知争权夺利,全然不顾百姓死活。贤婿只需找准时机,除掉最上层的班子,再笼络下层官吏和军官,便能迅速稳定局面。”

易逐云听后,忽生一计,想道:“忽必烈将诸多高手带在身边,我何不去偷袭他的老巢!”

当下召集麾下草台班子筹谋此事,众人都称此计甚妙,只有莫愁满脸不悦。

易逐云雷厉风行,将莫愁和绿萼送至绝情谷妥善安顿后,便带着裘千仞、彭连虎、耶律燕、完颜萍以及倒戈的汉将孙冀,乔装成蒙军模样,快马加鞭,直奔中都而去。

那彭连虎本是河北、山西一带恶名昭彰的悍匪,麾下喽啰成群,势力颇为浩大。其人行事狠辣,杀人如麻,江湖上送他一个外号,叫做“千手人屠”。

再说孙冀,他曾是史天泽麾下干将。当年武仙叛乱杀了史天倪,史天泽承袭兄长之职,成功收复真定。彼时,大宋大名总管彭义斌联合武仙,意图夺回真定。

史天泽扼守赞皇,令武仙难以进军。彭义斌势单力薄,无奈之下,只得焚山自守。

孙冀亲率五十精锐之士为先锋,史天泽则自领铁骑随后掩杀,二人合力攻杀彭义斌。此役过后,史天泽声名大噪,威震四方,大宋也因此尽失河朔之地。

孙冀因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色,深受史天泽重用。只可惜,在此次进攻襄樊的战事中,他马失前蹄,被易逐云率领的倒戈汉军所俘。

忽必烈在鄂州城下猛攻之时,易逐云一行人已然抵达中都城外十余里处。

众人勒马停下,完颜萍远远望见中都城,当年蒙古大军入城时,血腥屠杀的惨状在脑海中浮现,她神色悲戚,眼眶泛红。

耶律燕却兴致勃勃,手指中都,笑道:“咱们五人若能一举夺下此城,那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

易逐云笑道:“此城必定拿下!正所谓他打他的,我打我的,各施手段!”

彭连虎抱拳道:“教主,快下令吧!咱们该如何行事?”

裘千仞取下头盔,随手一扔。

易逐云眼疾手快,伸手接住,又扔了回去,笑骂道:“老登,可别坏了我的大事!否则,你就别想得到《九阴真经》。”

裘千仞接住头盔,冷哼一声。

易逐云兴致勃勃,吩咐道:“老登、彭连虎,还有萍儿、燕儿,你们四人前去搜罗江湖门派和江湖人士,行事之时,就以萍儿大金公主的名义。五日后,咱们在城中崇文观会合。”

言罢,纵马而去。

孙冀不敢怠慢,急忙跟上,二人朝着中都城飞驰而入,直奔向史天泽府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